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85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包括上颌架和下颌架,上颌架和下颌架间连接有左右两个颊粘膜支撑架,上颌架、下颌架与两个颊粘膜支撑架间通过四个第一连接件相连,且上颌架与下颌架间、两个颊粘膜支撑架间的距离可调节。利用该开口装置能够有效暴露啮齿类动物口腔内部结构,确保啮齿类动物口腔操作安全、高效、准确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
本技术涉及开口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
技术介绍
在口腔疾病研究中,啮齿类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等)常常需要在动物口腔内进行操作,如拔牙手术、颌骨牙种植术、构建牙周炎模型等,另外如灌药、洗胃、舌下区域手术等操作,都需要良好的视野来保证操作的准确度,以免导致实验失败或损伤动物口腔黏膜,因此常常需要开口装置辅助来保持其嘴巴张开状态;同时啮齿类动物口腔内手术通常需要长时间撑开上下颌,过度长时间撑开上下颌容易造成啮齿类动物颞下颌关节不适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啮齿类动物口腔内手术常常并发出血,由于口腔内空间狭小,麻醉状态下的啮齿类动物经常误吸血液进入肺部而导致窒息死亡,因此需要及时有效处理口腔内出血。目前公开的相关专利文献中,有一种钳型大鼠口腔侧向开口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2875527U),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体型较大,占据了较多口腔内空间而不利于实验操作,手术过程中不易根据操作空间的需要轻易调改安放位置。另外一种鼠兔类实验动物唇形开口装置(公开号为CN101396306A),尽管能够撑开鼠兔类实验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架(1)和下颌架(2),上颌架(1)和下颌架(2)间连接有左右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上颌架(1)、下颌架(2)与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间通过四个第一连接件(4)相连,且上颌架(1)与下颌架(2)间、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间的距离可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颌架(1)和下颌架(2),上颌架(1)和下颌架(2)间连接有左右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上颌架(1)、下颌架(2)与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间通过四个第一连接件(4)相连,且上颌架(1)与下颌架(2)间、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间的距离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架(1)、下颌架(2)与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均通过两根连接杆(51)和一根弧形杆(52)连接而成,弧形杆(52)两端与连接杆(51)相连,连接杆(51)远离弧形杆(5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相连,所述上颌架(1)、下颌架(2)和颊粘膜支撑架(3)相对第一连接件(4)的角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为一个多面体(41),多面体(41)上设有颌架连接孔(42)和颊粘膜支撑架连接孔(43),颌架连接孔(42)和颊粘膜支撑架连接孔(43)均为螺孔、相互间垂直但不相连通,所述连接杆(51)为螺杆,上颌架(1)和下颌架(2)的螺杆穿过颌架连接孔(42),颊粘膜支撑架(3)的螺杆穿过颊粘膜支撑架连接孔(43),上颌架(1)、下颌架(2)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上的颌架连接孔(42)螺纹方向相反,颊粘膜支撑架(3)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上的颊粘膜支撑架连接孔(43)螺纹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52)外周套设有一个弹性保护套(53),在连接杆(51)一端连接有弹性垫(54),弹性垫(54)设置于连接杆(51)远离弧形杆(5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架(1)、下颌架(2)与两个颊粘膜支撑架(3)共同围成一个口腔操作腔,口腔操作腔内设有一个舌头限位装置(6),舌头限位装置(6)可灵活调节并固定自身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啮齿类动物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头限位装置(6)包括柔性的舌套(61)和两组旋转支架(62),两组旋转支架(62)分别连接在舌套(61)开口的两侧,每组旋转支架(62)包括两根转轴(63),靠近舌套(61)的转轴(63)与舌套(61)可拆卸连接,该转轴(63)可绕另一转轴(63)末端万向旋转并固定在任意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赳沈颉飞刘飞方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