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848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包括:针管、移动板、推杆、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套筒、下固定板、上固定板、连接杆、电磁铁、推动板、引导柱、移动柄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针管套装于移动板上,所述推杆底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且顶端位于套筒内,其顶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套筒安装于下固定板底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装于套筒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安装于套筒内部,其顶端与推杆凸缘下壁面相连接,底端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安装于套筒上,所述上固定板安装于下固定板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械技术领域,该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方便拆卸与安装。

A mouse bladder empt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器械
,具体为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小鼠膀胱排空装置,需要通过人工将小鼠膀胱内的尿液或者注射液,通过静脉滞留针以及针管将其抽出体外,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因为难以将其内部液体抽取干净导致实验的可参考价值低,并且在抽取时,有可能因为实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液体泄漏等情况,如果泄露的液体接触实验人员的皮肤,有可能造成局部感染等症状,长时间的操作也容易使实验人员造成劳动强度过大等问题,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小鼠膀胱排空装置,通过静脉滞留针以及针管将其抽出体外,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因为难以将其内部液体抽取干净导致实验的可参考价值低,并且在抽取时,有可能因为实验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液体泄漏等情况。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包括:针管、移动板、推杆、压力传感器、第一弹性件、套筒、下固定板、上固定板、连接杆、电磁铁、推动板、引导柱、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包括:针管(1)、移动板(2)、推杆(3)、压力传感器(4)、第一弹性件(5)、套筒(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连接杆(9)、电磁铁(10)、推动板(11)、引导柱(12)、移动柄(13)以及第二弹性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套装于移动板(2)上,所述推杆(3)底端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且顶端位于套筒(6)内,其顶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套筒(6)安装于下固定板(7)底端,所述压力传感器(4)嵌装于套筒(6)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5)安装于套筒(6)内部,其顶端与推杆(3)凸缘下壁面相连接,底端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所述下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膀胱排空装置,包括:针管(1)、移动板(2)、推杆(3)、压力传感器(4)、第一弹性件(5)、套筒(6)、下固定板(7)、上固定板(8)、连接杆(9)、电磁铁(10)、推动板(11)、引导柱(12)、移动柄(13)以及第二弹性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1)套装于移动板(2)上,所述推杆(3)底端与移动板(2)固定连接,且顶端位于套筒(6)内,其顶端设置有凸缘,所述套筒(6)安装于下固定板(7)底端,所述压力传感器(4)嵌装于套筒(6)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5)安装于套筒(6)内部,其顶端与推杆(3)凸缘下壁面相连接,底端与压力传感器(4)相连接,所述下固定板(7)安装于套筒(6)上,所述上固定板(8)安装于下固定板(7)上方,所述引导柱(12)安装于上固定板(8)与下固定板(7)之间,且分布于四个角落,所述移动柄(13)嵌装于上固定板(8)内,且贯穿上固定板(8),其顶端设有凸缘,所述推动板(11)安装于移动柄(13)上,且位于其底端,所述连接杆(9)安装于推动板(11)与套筒(6)之间,且贯穿于套筒(6)顶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林天歆何志华王博于浩范新祥杨美华钟文龙侯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