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38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接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活体定位机构用于在被接种的活体上进行固定,便于接种目的地的准确性;限位机构便于活体定位机构上面的纵限位杆和横限位杆之间进行定位后进固定,接种机构的推入针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与圆形穿孔的大小一致便于插入限位机构中进行;2、纵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横向滑轨上,横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纵限位杆,便于纵限位杆以及横限位杆之间重叠的部分可以随滑块位置改变,便于在固定在被接种物体的各个位置;3、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增加活体定位机构和被接种物体之间的缓冲程度,增加被接种物体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肿瘤实验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动物实验经常会用到移植瘤组织块接种的实验方法,该方法能较有效地构建批量移植瘤动物模型,但目前缺少有效的工具,传统的接种方法易造成瘤体挤压、脱落,且需两名熟练的实验者配合操作,即一名固定住受体,另一名进行接种。接种质量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依赖性强,由于操作者接种技术的差异,难以形成稳定、统一的动物模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一致性,且需两名实验人员配合,耗时长,不利于大规模的动物模型构建。因此获得一种便于施力、便于受体的固定、组织块推送的接种装置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体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包括主体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下的横向滑轨、设置在主体框架左右的纵向滑轨、两个所述横向滑轨之间设置有纵限位杆、两个所述纵向滑轨之间设置有横限位杆;所述纵限位杆、横限位杆上均开设有长条状穿孔;所述限位机构上开设有圆形穿孔,所述限位机构四角上设置有卡脚;所述接种机构包括接种针和推入针,所述接种针内部设有组织块通道,组织块通道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最后形成圆柱状,所述推入针包括推入部和施力部,二者一体成型,且推入部与圆柱状形状大小一致。其中推入针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体定位机构用于在被接种的活体上进行固定,便于接种目的地的准确性;限位机构便于活体定位机构上面的纵限位杆和横限位杆之间进行定位后进固定,接种机构的推入针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与圆形穿孔的大小一致便于插入限位机构中进行。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横向滑轨上,所述横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纵限位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纵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横向滑轨上,横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纵限位杆,便于纵限位杆以及横限位杆之间重叠的部分可以随滑块位置改变,便于在固定在被接种物体的各个位置。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两个所述长条状穿孔之间叠加形成正方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内切于正方形穿孔。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相邻两个卡脚之间的距离与纵限位杆、横限位杆之间叠加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一致。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增加活体定位机构和被接种物体之间的缓冲程度,增加被接种物体的舒适度,缓冲垫与活体定位机构底部四角胶接。其中卡脚底部也胶接有缓冲垫。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活体定位机构用于在被接种的活体上进行固定,便于接种目的地的准确性;限位机构便于活体定位机构上面的纵限位杆和横限位杆之间进行定位后进固定,接种机构的推入针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与圆形穿孔的大小一致便于插入限位机构中进行;2、纵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横向滑轨上,横限位杆通过滑块设置在纵限位杆,便于纵限位杆以及横限位杆之间重叠的部分可以随滑块位置改变,便于在固定在被接种物体的各个位置;3、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增加活体定位机构和被接种物体之间的缓冲程度,增加被接种物体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活体定位机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活体定位机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限位机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机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接种机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接种机构投入使用截面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2-横向滑轨;3-纵向滑轨;4-纵限位杆;5-横限位杆;6-长条状穿孔;7-圆形穿孔;8-卡脚;9-接种针;10-组织块通道;11-推入部;12-施力部;13-滑块;14-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体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下的横向滑轨2、设置在主体框架1左右的纵向滑轨3、两个所述横向滑轨2之间设置有纵限位杆4、两个所述纵向滑轨3之间设置有横限位杆5;所述纵限位杆4、横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长条状穿孔6;所述限位机构上开设有圆形穿孔7,所述限位机构四角上设置有卡脚8,卡脚8与之一体成型;所述接种机构包括接种针9和推入针10,所述接种针9内部设有组织块通道11,组织块通道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最后形成圆柱状,所述推入针包括推入部11和施力部12,二者一体成型,且推入部11与圆柱状形状大小一致。其中推入部11的长度应大于接种针内部的组织块通道10的长度。横向滑轨2以及纵向滑轨3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在主体框架1上。其中推入部11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活体定位机构用于在被接种的活体上进行固定,便于接种目的地的准确性;限位机构便于活体定位机构上面的纵限位杆4和横限位杆5之间进行定位后进固定,接种机构的推入针的最宽处的截面与圆形穿孔的截面一致与圆形穿孔的大小一致便于插入限位机构中进行。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限位杆4通过滑块13设置在横向滑轨2上,所述横限位杆5通过滑块13设置在纵限位杆4上;便于纵限位杆4以及横限位杆5之间重叠的部分可以随滑块13位置改变,便于在固定在被接种物体的各个位置。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两个所述长条状穿孔6之间叠加形成正方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7内切于正方形穿孔。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相邻两个所述卡脚8之间的距离与纵限位杆4、横限位杆5之间叠加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一致。作为上述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底部设置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与活体定位机构胶接,缓冲垫14的设置能够增加活体定位机构和被接种物体之间的缓冲程度,增加被接种物体的舒适度。其中施力部为环状,缓冲垫14与活体定位机构底部四角胶接。其中卡脚8底部也胶接有缓冲垫14。本实施例在投入使用时为:将主体框架1放入被接种物体上需要接种的位置,通过滑块13移动纵限位杆4和横限位杆5,使其之间重叠的位置正好位于被接种位置的正上方,随后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对于该位置的纵限位杆4和横限位杆5进行固定,最后接种针穿9过圆形穿孔7进入被接种的位置,其中组织块通道10放有要接种的组织块,随后通过推入部11推入即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从而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技术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技术,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构思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体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下的横向滑轨(2)、设置在主体框架(1)左右的纵向滑轨(3)、两个所述横向滑轨(2)之间设置有纵限位杆(4)、两个所述纵向滑轨(3)之间设置有横限位杆(5);所述纵限位杆(4)、横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长条状穿孔(6);/n所述限位机构上开设有圆形穿孔(7),所述限位机构四角上设置有卡脚(8);/n所述接种机构包括接种针(9)和推入针,所述接种针(9)内部设有组织块通道(10),组织块通道(10)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最后形成圆柱状,所述推入针包括推入部(11)和施力部(12),二者一体成型,且推入部(11)与圆柱状形状大小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皮下肿瘤组织块接种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接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体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活体定位机构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上下的横向滑轨(2)、设置在主体框架(1)左右的纵向滑轨(3)、两个所述横向滑轨(2)之间设置有纵限位杆(4)、两个所述纵向滑轨(3)之间设置有横限位杆(5);所述纵限位杆(4)、横限位杆(5)上均开设有长条状穿孔(6);
所述限位机构上开设有圆形穿孔(7),所述限位机构四角上设置有卡脚(8);
所述接种机构包括接种针(9)和推入针,所述接种针(9)内部设有组织块通道(10),组织块通道(10)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最后形成圆柱状,所述推入针包括推入部(11)和施力部(12),二者一体成型,且推入部(11)与圆柱状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丽人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