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颖专利>正文

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7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包括炒菜锅本体和导热容器;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锅胆,所述锅胆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热容器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导热容器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导热容器可拆卸的设置在锅胆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容器容纳,炒制标准化生鲜半成品净菜,使得中餐标准化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以解决现有的电加热炒菜锅在食物炒熟倒出后,需要对锅胆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复杂,浪费人工的问题。

An embedded frying 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炒菜锅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炒菜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自动旋转的电加热炒菜锅,锅底部设置电加热结构,锅体内是铁制的锅锅胆,并设置有不粘锅涂层,整个锅体可调节倾斜角度,从锅胆口朝上到倾斜向下,可调节角度。锅胆朝上时候,倒入生鲜菜品,启动后,锅胆旋转,并受电磁加热,可炒熟菜品,但是,现有技术还是停留在锅胆直接与食物接触,然后在炒熟后将食物倒出并装盘食用,现有的电加热炒菜锅主要用于家庭或者传统餐厅,其在炒菜现场仍然需要进行多环节的人工操作,比如将食物倒入锅胆中,食物炒熟倒出后,在重新进行实物炒制时,需要对锅胆进行清洗;但是,为了避免污水落入到电加热结构上,常常需要将锅胆拆下,此过程会大大增加厨卫人员的工作量,而不拆锅胆时,其锅胆又难以被彻底清洗干净,从而影响下次食物的炒制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炒菜锅,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加热炒菜锅在食物炒熟倒出后,需要对锅胆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复杂,浪费人工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包括炒菜锅本体和导热容器;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锅胆,所述锅胆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热容器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导热容器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导热容器可拆卸的设置在锅胆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锅胆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数个呈锥体状的凸棱,每个所述凸棱由下向上其厚度渐变变小,所述导热容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数个与所述凸棱相配合的凹槽,当数个所述凸棱与数个所述凹槽对应配合时,所述导热容器与所述锅胆紧密贴合。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裙边部,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裙边部,所述第二裙边部可搭接于第一裙边部上。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裙边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方形槽,所述第二裙边上对称设有与两个方形槽相配合的提耳。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支架和隔热外壳,所述支架呈凵字形,支架的侧端对称设有两个转动孔,所述隔热外壳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隔热外壳的下端具有让位口,隔热外壳用于包裹所述锅胆,所述隔热外壳的外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对应插装在两个转动孔内。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炒菜锅本体还包括加热底盘,所述加热底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正对所述锅胆的下端设置。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炒菜锅本体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底壳的上端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隔热外壳的下端相抵接,所述加热底盘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隔热外壳之间。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炒菜锅本体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壳内,所述加热底盘与锅胆之间设有转动座,并且锅胆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座相配合。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与所述加热底盘之间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座的下端设有插柱,其中一滚动轴承设置在限位座和转动座之间,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插柱相配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依次从所述限位座和滚动轴承穿出并伸入到所述插柱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容器的材质为铝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炒菜锅本体和导热容器,导热容器作为盛装食物的容器,又作为炒菜锅本体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将标准化生鲜菜品在导热容器内受热炒熟,方便食用.从而也减少了整个餐饮操作过程中对锅胆的清洗环节,实现餐饮终端的去厨师化,零售化,降低了人工成本,让新鲜现炒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的爆炸图。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1、炒菜锅本体;11、锅胆;111、凸棱;112、第一裙边部;113、方形槽;12、支架;121、转动孔;13、隔热外壳;131、转轴;14、加热底盘;15、底壳;16、电机;17、转动座;18、限位座;19、滚动轴承;2、导热容器;21、凹槽;22、第二裙边部;23、提耳。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包括炒菜锅本体1和导热容器2;所述炒菜锅本体1包括锅胆11,所述锅胆11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热容器2的形状与所述锅胆11相适配,导热容器2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导热容器2可拆卸的设置在锅胆11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炒菜锅本体1和导热容器2,这里导热容器2替代了传动的炒菜锅本体1中的锅胆11,用户在使用时,直接将食物倒在导热容器2内,通过炒菜锅本体1加热,使热量从锅胆11传递到导热容器2内,在食物炒熟后,即可将导热容器2从锅胆11中取出,或者继续将导热容器2放在锅胆11上对食物进行保温,相比于传统的炒菜锅,本装置无需对锅胆11进行清洗,也就避免了对锅胆11的拆装,炒菜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在一个导热容器2拆下后,可以通过安装另一个导热容器2,对另,一个导热容器2内的食物进行炒制,方便快捷,即降低了人工成本,又让新鲜现炒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请参阅图4,所述锅胆11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四个呈锥体状的凸棱111,每个所述凸棱111由下向上其厚度渐变变小,所述导热容器2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四个与所述凸棱111相配合的凹槽21,当四个所述凸棱111与四个所述凹槽21对应配合时,所述导热容器2与所述锅胆11紧密贴合。通过将凸棱111与凹槽21进行配合,使得导热容器2插接在锅胆11上,此时导热容器2与锅胆11紧密贴合,保证了导热容器2与锅胆11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另外,在锅胆11转动的过程中,导热容器2可以跟随锅胆11一起转动而不脱离。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裙边部112,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裙边部22,所述第二裙边部22可搭接于第一裙边部112上。通过将第二裙边部22搭接于第一裙边部112上,可以使导热容器2被锅胆11托住,同时也方便用户安装导热容器2。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裙边部112上对称设有两个方形槽113,所述第二裙边上对称设有与两个方形槽113相配合的提耳23。用户通过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包括炒菜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容器;/n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锅胆,所述锅胆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n所述导热容器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导热容器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导热容器可拆卸的设置在锅胆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包括炒菜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容器;
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锅胆,所述锅胆的上端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导热容器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导热容器的上端设有第二开口,导热容器可拆卸的设置在锅胆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胆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数个呈锥体状的凸棱,每个所述凸棱由下向上其厚度渐变变小,所述导热容器的外侧壁上间隔设有数个与所述凸棱相配合的凹槽,当数个所述凸棱与数个所述凹槽对应配合时,所述导热容器与所述锅胆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裙边部,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裙边部,所述第二裙边部可搭接于第一裙边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裙边部上对称设有两个方形槽,所述第二裙边上对称设有与两个方形槽相配合的提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锅本体包括支架和隔热外壳,所述支架呈凵字形,支架的侧端对称设有两个转动孔,所述隔热外壳的形状与所述锅胆相适配,隔热外壳的下端具有让位口,隔热外壳用于包裹所述锅胆,所述隔热外壳的外侧壁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颖
申请(专利权)人:于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