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72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包括主体、炒干锅、发热管、固定块、电机、支架、固定杆、加长杆、锅铲头、支撑板、底座、电连接线。主体呈矩形桶状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支撑板位于主体内部下端相应位置。电机设置在主体上端右边相应位置,与主体连接在一起。电机上端设置有支架。支架端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下端设置有加长杆;加长杆下端端部设置有锅铲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藤茶自动炒干装置,通过将炒干锅下端发热管设置与炒干锅底板一致,使得藤茶在炒干过程中受热均匀,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对藤茶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藤茶炒干后产品质量,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

An automatic frying and drying device for rattan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藤茶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
技术介绍
藤茶又名“莓茶”、茅岩酶茶、长寿藤、灵芝草、观音草、藤婆茶、龙须茶等;藤茶炒干是藤茶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有的藤茶炒干装置,在对藤茶炒干过程中,需要手工对其搅拌均匀;同时,炒干锅下端发热管设置在锅底部下端,使得炒干锅内受热不均,进而影响加工完毕藤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将炒干锅下端发热管设置与炒干锅底板一致,使得藤茶在炒干过程中受热均匀的藤茶自动炒干装置。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包括主体、炒干锅、发热管、固定块、电机、支架、固定杆、加长杆、锅铲头、支撑板、底座、电连接线。主体呈矩形桶状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炒干锅位于主体上端。发热管位于主体内部炒干锅下端相应位置,通过支撑板支撑固定。固定块设置在发热管左右两边主体内侧面相应位置,用于发热管的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位于主体内部下端相应位置。电机设置在主体上端右边相应位置,与主体连接在一起。电机上端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呈拱形结构。支架端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套装在支架端部相应位置。所述的固定杆下端设置有加长杆,固定杆可随支架移动而移动;所述的加长杆卡接在固定杆内,可随固定杆移动在固定杆内上下来回移动。加长杆下端端部设置有锅铲头,所述的锅铲头与加长杆固定连接。底座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电连接线设置在主体左边侧面下端相应位置。优选地,所述的发热管呈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锅铲头成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加长杆呈椎状结构。本技术藤茶自动炒干装置,通过将炒干锅下端发热管设置与炒干锅底板一致,使得藤茶在炒干过程中受热均匀,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对藤茶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藤茶炒干后产品质量,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藤茶自动炒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的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包括主体1、炒干锅2、发热管3、固定块4、电机5、支架6、固定杆7、加长杆8、锅铲头9、支撑板10、底座11、电连接线12。主体1呈矩形桶状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炒干锅2位于主体1上端。发热管3位于主体1内部炒干锅2下端相应位置,通过支撑板10支撑固定。固定块4设置在发热管3左右两边主体1内侧面相应位置,用于发热管3的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板10位于主体1内部下端相应位置。电机5设置在主体1上端右边相应位置,与主体1连接在一起。电机5上端设置有支架6,所述的支架6呈拱形结构。支架6端部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杆7套装在支架6端部相应位置。所述的固定杆7下端设置有加长杆8,固定杆7可随支架6移动而移动;所述的加长杆8卡接在固定杆7内,可随固定杆7移动在固定杆7内上下来回移动。加长杆8下端端部设置有锅铲头9,所述的锅铲头9与加长杆8固定连接。底座11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电连接线12设置在主体1左边侧面下端相应位置。优选地,为使得炒干锅2内受热均匀,所述的发热管3呈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锅铲头9成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加长杆8呈椎状结构。本技术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在使用时:将需要炒干的藤茶添加进入炒干锅3内,将电连接线12与外部电源连接,启动电机5,此时,设置在电机5上端的支架6振动,即可带动套装在支架6端部的固定杆7转动,从而设置在固定杆7下端的加长杆8即可带动锅铲头9在炒干锅3内移动,即可将藤茶进行搅拌,从而达到使用效果。本技术藤茶自动炒干装置,通过将炒干锅下端发热管设置与炒干锅底板一致,使得藤茶在炒干过程中受热均匀,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对藤茶进行搅拌,进一步,提高藤茶炒干后产品质量,非常适合批量生产的需要。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炒干锅(2)、发热管(3)、固定块(4)、电机(5)、支架(6)、固定杆(7)、加长杆(8)、锅铲头(9)、支撑板(10)、底座(11)、电连接线(12);主体(1)呈矩形桶状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炒干锅(2)位于主体(1)上端;发热管(3)位于主体(1)内部炒干锅(2)下端相应位置,通过支撑板(10)支撑固定;固定块(4)设置在发热管(3)左右两边主体(1)内侧面相应位置;所述的支撑板(10)位于主体(1)内部下端相应位置;电机(5)设置在主体(1)上端右边相应位置,与主体(1)连接在一起;电机(5)上端设置有支架(6),所述的支架(6)呈拱形结构;支架(6)端部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杆(7)套装在支架(6)端部相应位置;所述的固定杆(7)下端设置有加长杆(8),固定杆(7)可随支架(6)移动而移动;所述的加长杆(8)卡接在固定杆(7)内,可随固定杆(7)移动在固定杆(7)内上下来回移动;加长杆(8)下端端部设置有锅铲头(9),所述的锅铲头(9)与加长杆(8)固定连接;底座(11)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电连接线(12)设置在主体(1)左边侧面下端相应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茶自动炒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炒干锅(2)、发热管(3)、固定块(4)、电机(5)、支架(6)、固定杆(7)、加长杆(8)、锅铲头(9)、支撑板(10)、底座(11)、电连接线(12);主体(1)呈矩形桶状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炒干锅(2)位于主体(1)上端;发热管(3)位于主体(1)内部炒干锅(2)下端相应位置,通过支撑板(10)支撑固定;固定块(4)设置在发热管(3)左右两边主体(1)内侧面相应位置;所述的支撑板(10)位于主体(1)内部下端相应位置;电机(5)设置在主体(1)上端右边相应位置,与主体(1)连接在一起;电机(5)上端设置有支架(6),所述的支架(6)呈拱形结构;支架(6)端部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的固定杆(7)套装在支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玲周说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益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