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辜太城专利>正文

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71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斜坡和上沿板,所述混凝土池体的上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上端设置有上沿板,所述混凝土池体的内部浇筑有纵向分隔板,所述纵向分隔板的底端与混凝土池体的一侧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分隔网盘,所述分隔网盘将混凝土池体分隔成上养殖区和下养殖区,所述上沿板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定位柱,四个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围设有防护网,所述抽水管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沿板一侧的抽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纵向分隔板、分隔网盘、上养殖区、下养殖区、增氧机、溶氧传感器和PLC控制器,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养殖生态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精细化养殖,养殖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龙虾养殖
,具体为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但是,现有的小龙虾生态养殖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小龙虾养殖主要是通过天然水塘养殖或是人工水池养殖,饲料以水草为主,配合营养饵料,但是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水塘内仅用来养殖小龙虾,无法对其它水产品进行养殖,水池的利用率低,生态环保效果差。2、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无法对池塘内的溶解氧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无法提供给小龙虾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由于养殖水池往往跨度较大,人员播撒饲料极为不便,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小龙虾生长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养殖生态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精细化养殖,养殖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斜坡和上沿板,所述混凝土池体的上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上端设置有上沿板,所述混凝土池体的内部浇筑有纵向分隔板,所述纵向分隔板的底端与混凝土池体的一侧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分隔网盘,所述分隔网盘将混凝土池体分隔成上养殖区和下养殖区,所述上沿板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定位柱,四个所述定位柱的内侧围设有防护网,所述混凝土池体上插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沿板一侧的抽水泵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一端与设置在上沿板另一侧的蓄水泵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的上方设置有桥架,所述混凝土池体的中间设置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的周围设置有漂盘,所述桥架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设置在混凝土池体内的溶氧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桥架包括架板和护栏,所述护栏安装在架板的上端两侧位置。优选的,所述桥架上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抽水泵的输入端、蓄水泵的输入端和增氧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分隔网盘的孔径均为圆孔,并且孔径直径为8mm。优选的,所述抽水管插入到下养殖区内。(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纵向分隔板、分隔网盘、上养殖区和下养殖区,使用时,通过纵向分隔板与分隔网盘相连将混凝土池体分隔成上养殖区和下养殖区,上养殖区用来养殖小龙虾,下养殖区用来养殖鲢鱼,小龙虾吃剩的饵料以及产生的粪便在通过分隔网盘的孔径后落至下养殖区,下养殖区养殖的鲢鱼可以净化清理小龙虾吃剩的饵料和粪便,从而可实现生态化、环保化养殖,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2)本技术通过设置增氧机、溶氧传感器和PLC控制器,使用时,溶氧传感器可将监测到的水体溶氧信息实时发送至PLC控制器内,当水体容氧量低于PLC控制器内设定的最低阈值时,PLC控制器便会自动控制增氧机工作,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直至水体含氧量处于PLC控制器内设定的合理范围值内为止,从而可保持水体内的溶氧量出处在适宜养殖的状态,保持小龙虾的活性,提高小龙虾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混凝土池体;2、斜坡;3、上沿板;4、纵向分隔板;5、分隔网盘;6、上养殖区;7、下养殖区;8、防护网;9、定位柱;10、抽水管;11、抽水泵;12、蓄水管;13、蓄水泵;14、桥架;15、架板;16、护栏;17、增氧机;18、溶氧传感器;19、PLC控制器;20、漂盘;21、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1、斜坡2和上沿板3,混凝土池体1的上端设置有斜坡2,斜坡2的上端设置有上沿板3,混凝土池体1的内部浇筑有纵向分隔板4,纵向分隔板4的底端与混凝土池体1的一侧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分隔网盘5,分隔网盘5将混凝土池体1分隔成上养殖区6和下养殖区7,上沿板3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定位柱9,四个定位柱9的内侧围设有防护网8,混凝土池体1上插接有抽水管10,抽水管10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一侧的抽水泵11连接,混凝土池体1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管12,蓄水管12的一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另一侧的蓄水泵13连接,混凝土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桥架14,混凝土池体1的中间设置有增氧机17,增氧机17的周围设置有漂盘20,桥架14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9,PLC控制器19与设置在混凝土池体1内的溶氧传感器18通过导线连接,溶氧传感器18型号为RYIS-1501,桥架14包括架板15和护栏16,护栏16安装在架板15的上端两侧位置,桥架14上设置有电源21,电源21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9的输出端与抽水泵11的输入端、蓄水泵13的输入端和增氧机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9型号为S7-200,为现有的技术,分隔网盘5的孔径均为圆孔,并且孔径直径为8mm,可将小龙虾与鲢鱼完全分隔开养殖,便于管理和捕捞,抽水管10插入到下养殖区7内。使用时,将小龙虾幼苗和鲢鱼幼苗分别倒入上养殖区6和下养殖区7内,饲养时,工作人员可跨过防护网8,站立在桥架14上播撒饲料给小龙虾喂食,小龙虾吃剩的饵料以及产生的粪便在通过分隔网盘5的孔径后落至下养殖区7,下养殖区7养殖的鲢鱼可以净化清理小龙虾吃剩的饵料和粪便,当溶氧传感器18监测到水体容氧量低于PLC控制器19内设定的最低阈值时,PLC控制器19便会自动控制增氧机17工作,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直至水体含氧量处于PLC控制器19内设定的合理范围值内为止,夏季时,将漂盘20放置在水面上培养蔬菜,为小龙虾创造阴凉的环境。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纵向分隔板4、分隔网盘5、上养殖区6、下养殖区7、增氧机17、溶氧传感器18和PLC控制器19,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养殖生态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精细化养殖,养殖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1)、斜坡(2)和上沿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端设置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上端设置有上沿板(3),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内部浇筑有纵向分隔板(4),所述纵向分隔板(4)的底端与混凝土池体(1)的一侧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分隔网盘(5),所述分隔网盘(5)将混凝土池体(1)分隔成上养殖区(6)和下养殖区(7),所述上沿板(3)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定位柱(9),四个所述定位柱(9)的内侧围设有防护网(8),所述混凝土池体(1)上插接有抽水管(10),所述抽水管(10)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一侧的抽水泵(11)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管(12),所述蓄水管(12)的一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另一侧的蓄水泵(13)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桥架(14),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中间设置有增氧机(17),所述增氧机(17)的周围设置有漂盘(20),所述桥架(14)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9),所述PLC控制器(19)与设置在混凝土池体(1)内的溶氧传感器(18)通过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包括混凝土池体(1)、斜坡(2)和上沿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端设置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上端设置有上沿板(3),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内部浇筑有纵向分隔板(4),所述纵向分隔板(4)的底端与混凝土池体(1)的一侧内壁之间水平安装有分隔网盘(5),所述分隔网盘(5)将混凝土池体(1)分隔成上养殖区(6)和下养殖区(7),所述上沿板(3)的四角位置安装有四个定位柱(9),四个所述定位柱(9)的内侧围设有防护网(8),所述混凝土池体(1)上插接有抽水管(10),所述抽水管(10)的上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一侧的抽水泵(11)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蓄水管(12),所述蓄水管(12)的一端与设置在上沿板(3)另一侧的蓄水泵(13)连接,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上方设置有桥架(14),所述混凝土池体(1)的中间设置有增氧机(17),所述增氧机(17)的周围设置有漂盘(20),所述桥架(14)的底端安装有PLC控制器(19),所述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太城
申请(专利权)人:辜太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