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包健康检测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为随着电池的损耗,电池包的健康值会下降,续航能力也会降低。而随着车载BMS的老化,其检测出的PACK参数(即电池包的最大容量)也会存在偏差(例如,动力电池汽车已经电量不足,但车载BMS仍显示有剩余电量),如果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PACK参数,将会造成对动力电池汽车的续航能力预估错误,并影响使用;因此,需要通过PACK检测设备来对车载PACK模块(具体是指带有放电功能的电动汽车或PACK电池包)进行检测。当前,市面上已有少部分的充电桩具备一体式储能功能,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体式充电桩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对电池包的检测也会越发苛刻。同时,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需求量的持续走高,车载PACK模块的容量越来越大,使用寿命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一个移动式的储能设备。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PACK模块、一体式充电桩、负载模块、内部电网、电表以及外部电网;/n所述车载PACK模块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车载PACK模块对所述一体式充电桩进行放电或者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对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n所述外部电网通过所述电表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来检测所述外部电网对内部电网的供电;所述外部电网通过所述电表与所述内部电网相连接,以通过所述外部电网向所述内部电网进行供电;所述内部电网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内部电网对所述一体式充电桩进行充电或者通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装置包括车载PACK模块、一体式充电桩、负载模块、内部电网、电表以及外部电网;
所述车载PACK模块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车载PACK模块对所述一体式充电桩进行放电或者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对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
所述外部电网通过所述电表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来检测所述外部电网对内部电网的供电;所述外部电网通过所述电表与所述内部电网相连接,以通过所述外部电网向所述内部电网进行供电;所述内部电网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相连接,以通过所述内部电网对所述一体式充电桩进行充电或者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对所述内部电网进行放电;所述内部电网与所述负载模块相连接,以通过所述内部电网向所述负载模块进行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充电桩包括MCU、电池组、第一DC/DC转换模块、第二DC/DC转换模块以及AC/DC双向转换模块;
所述MCU通过所述电表与所述外部电网相连接,以通过所述MCU对所述外部电网的供电进行检测;所述第一DC/DC转换模块与所述车载PACK模块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DC/DC转换模块转换所述车载PACK模块的电流输入和输出;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第二DC/DC转换模块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DC/DC转换模块转换所述电池组的电流输出和输入;
所述第一DC/DC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DC/DC转换模块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DC/DC转换模块将所述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输送到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或者通过所述第一DC/DC转换模块将所述车载PACK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输送到所述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AC/DC双向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模块相连接,以通过所述AC/DC双向转换模块将所述内部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所述第二DC/DC转换模块与所述AC/DC双向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AC/DC双向转换模块与所述内部电网相连接,以通过所述AC/DC双向转换模块将所述电池组或者所述车载PACK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向所述内部电网进行放电。
3.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需使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体化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一体化装置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及相关参数设定;
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与内部电网配合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直至所述车载PACK模块电量饱和;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与车载PACK模块配合向所述内部电网进行放电,并通过内部电网向所述负载模块进行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车载PACK模块先充满电量,再将所述车载PACK模块的电量放完,以对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检测,之后再将所述车载PACK模块的电量充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一体化装置进行初始化参数配置及相关参数设定具体包括:
配置车载PACK模块允许放电的额定电流Iset;配置车载PACK模块允许放电的额定电压Vset;配置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实时允许输入内部电网电量与内部负载用电量的百分比PCP;配置峰段时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的临界点电量百分比PC峰;配置谷段时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的临界点电量百分比PC谷;配置停电模式下电量保护百分比PC保;配置车载PACK模块允许放电的额定功率Pset;
设定一体式充电桩允许输出电池组的电流为ICellOut;设定一体式充电桩允许输入电池组的电流为ICellIn;设定一体式充电桩实时允许输入内部电网的功率为PPdischarge;设定车载PACK模块的电压为Vpack;设定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的电压为Vcell;设定内部电网消耗的功率为P负载;设定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输出功率为Pcellout;设定外部电网通过电表对内部电网的输入电压为Vex;设定外部电网通过电表对内部电网的输入电流为Iex。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储能充电一体化装置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与内部电网配合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直至所述车载PACK模块电量饱和具体为:
当处于用电峰段时,判断所述车载PACK模块的电量是否饱和,如果饱和,则不进行充电;如果不饱和,则实时判断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的电量是否大于PC峰,且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内部电网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
当处于用电谷段时,判断所述车载PACK模块的电量是否饱和,如果饱和,则不进行充电;如果不饱和,则实时判断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的电量是否大于PC谷,如果是,则控制所述一体式充电桩的电池组向所述车载PACK模块进行充电;如果否,则控制所述内部电网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平,熊刚,卢煜东,高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