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30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其中防伪系统包括:用于写入防伪信息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表面的无影UV胶;其中,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信息识别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标签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标签中所携带的防伪信息的信息量,并提高了标签中防伪信息的安全性。

An anti-counterfeiting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的大部分产品,例如医药、食品和烟酒产品等均使用了防伪技术,但是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为伪造、假冒等非法手段提供了便利,这导致防伪技术需要不断的进行更新,以防产品被伪造假冒。目前市场上主导的防伪技术主要包括刮涂层防伪标签技术、滴水消失防伪标签技术、二维码防伪标签技术和不干胶电子标签技术等。上述防伪技术虽然具有成本低廉和易于流通的优点,但是却存在易被复制、防伪信息量较小以及误识别率较高的问题,防伪标签安全性较低。此外,目前市场上的防伪识别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扫描技术,但是由于不法分子能够通过伪造、克隆等途径对通信系统进行非法入侵,导致现有防伪识别系统也存在容易被仿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伪系统存在的防伪信息量较少以及安全性较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系统,所述防伪系统包括:用于写入防伪信息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表面的无影UV胶;其中,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信息识别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标签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方法,所述防伪方法包括:<br>获取防伪信息;根据所述防伪信息,获取待照射至标签中无影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按照待照射至标签中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照射UV胶,调制标签中谐振体阵列芯片内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中;通过信息识别装置获取所述标签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防伪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防伪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伪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谐振体阵列芯片表面的UV胶的标签,且使得能够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实现将防伪信息写入述标签中,这样,基于标签中每个谐振体具有较多的参数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标签中能够存储较多的防伪信息量,从而避免了标签中防伪信息容易被仿制的问题,提高了标签的安全性;此外,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在标签中写入防伪信息,提高了在标签中写入防伪信息的灵活性,并使得能够通过绿色激光对已写入的防伪信息进行擦除,从而实现了标签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伪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信息识别装置的模块框图;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模块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伪系统的模块框图,该防伪系统包括:用于写入防伪信息的标签11,所述标签11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111和覆盖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111表面的无影UV胶112;其中,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112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111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11;信息识别装置12,用于获取所述标签11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标签11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谐振体阵列芯片111表面的UV胶112。其中,谐振体阵列芯片中的每个谐振体均对应一个信息位,且能够通过调制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在对应信息位中写入信息。此外,UV胶112在紫外光照射下折射率会减小,且不同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对应不同的折射率,此时由于不同的折射率能够对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产生调制作用,即通过控制紫外光对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能够调制UV胶所覆盖的谐振体阵列芯片中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从而实现在标签中写入防伪信息。这样,由于谐振体阵列芯片中的谐振体,具有较多的参数(例如谐振体的晶格常数、晶格间距离、缺陷尺寸、谐振模式的波长、相位和幅值等)能够调节,从而增加了标签中能够写入的信息量,使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二维码标签中的信息量提高了6至7个数量级,避免了标签中由于信息量较少而容易被仿制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标签的安全性;此外,标签中谐振体的谐振模式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从而增加了每个信息位的信噪比性能;且标签中每个谐振体所对应信息位的信号均为垂直分布,从而避免了干扰现象的发生;另外,通过控制紫外光对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的谐振模式,将防伪信息写入标签中,实现了标签中的防伪信息能够通过激光进行多次写入和擦除,具有可循环利用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信息位的制作方法导致芯片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防伪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信息识别装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相连接,用于将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的识别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识别结果进行显示。这样,防伪系统中的信息识别装置将标签中所携带的防伪信息的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对识别结果进行显示,方便了用户对标签中所携带的防伪信息的辨认。此外,进一步地,谐振体阵列芯片可以为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等离子谐振体阵列芯片或者法布里-珀罗(简称F-P)谐振腔阵列芯片。下面分别对上述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等离子谐振体阵列芯片或者F-P谐振腔阵列芯片进行说明。其一,下面对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进行介绍,具体的,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可以为光子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其中,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在全反射效应和布拉格散射的共同作用下可将光场聚集在微纳尺度范围,形成谐振模式。具体的,不同的结构参数(例如晶格常数、晶格间距、材料折射率和薄层厚度等)对应谐振模式中不同的波长、相位和幅值。此外,在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一个谐振体可对应一个信息位。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系统包括:/n用于写入防伪信息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表面的无影UV胶;其中,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n信息识别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标签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系统包括:
用于写入防伪信息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谐振体阵列芯片和覆盖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表面的无影UV胶;其中,通过控制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的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调制谐振体阵列芯片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以将所述防伪信息写入所述标签;
信息识别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标签中的防伪信息,并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系统还包括终端设备,所述信息识别装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相连接,用于将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的识别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识别结果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体阵列芯片为晶体谐振体阵列芯片、等离子谐振体阵列芯片或者法布里-珀罗F-P谐振腔阵列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识别装置包括:光源发射模块、谐振信息获取模块、光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结果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光源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激光,以用于激射标签中每个谐振体的谐振模式;
所述谐振信息获取模块分别与所述光源发射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射模块所发射的激光进行过滤处理,并接收经过过滤处理后的光线照射所述标签时,所述标签反射出的谐振信息,并将所述谐振信息传输至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
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谐振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结果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得到防伪信息,并将对所述防伪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的识别结果传输至所述结果显示模块,以使所述结果显示模块显示所述识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安青青薛云山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