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21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和显示装置。该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用于安装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分,框架主体上设置有从第一端面贯穿到第二端面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用于第一部件的驱动电路板和第一连接部分穿过,第一连接部分用于连接第一主体部分和驱动电路板,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从第一开口沿远离第一端面的方向向外扩展延伸的倾斜面,倾斜面用于安装驱动电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框架和显示装置,能够减小产品的尺寸,同时也方便了其他部件与驱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插拔操作。

A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普通液晶显示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即液晶屏100、前框200、中框300、驱动电路和软排线400、光学组件500(包括光学膜、导光板、LED灯条等)、背板600。通常前框200和中框300是分开的,驱动电路板通过软排线翻到背板600背面,这不利于减小产品的厚度,或者在另一种显示器中,驱动电路板与背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这不利于减小产品的长度,也就是说,上述两种方案均导致产品尺寸较大,同时由于驱动电路板一般平行于背板设置,这样不方便其他部件与驱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插拔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产品尺寸较大且其他部件不方便与驱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插拔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框架,该框架能够减小产品的尺寸,同时也方便了其他部件与驱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插拔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框架的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所述框架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用于安装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分,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面贯穿到所述第二端面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驱动电路板和第一连接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开口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向外扩展延伸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与所述框架主体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分,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包括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台阶,用于安装第二部件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围绕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包括第二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端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部件的第三环形台阶,所述第三环形台阶围绕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台阶包括第三侧壁和与所述第三侧壁连接的用于支撑第三部件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的远离所述第三侧壁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端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面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的槽底的靠近所述框架主体的外边缘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所述第二部件的驱动板和第二连接部分穿到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和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四环形台阶,用于安装所述显示装置的光学组件,所述第四环形台阶包括第四侧壁和与所述第四侧壁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光学组件的第四支撑面;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五环形台阶,用于安装所述显示装置的背板,所述第五环形台阶围绕所述第四环形台阶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五环形台阶包括第五侧壁和与所述第五侧壁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背板的第五支撑面,所述第五支撑面的远离所述第五侧壁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四侧壁的远离所述第四支撑面的端部连接,并且所述第五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紧固件以将所述背板与所述框架主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电橡胶线的环槽;和/或,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紧固件以将所述框架主体与所述显示装置的后壳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框架主体为矩形体,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矩形体的一条边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的框架;和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分、驱动电路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的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安装在所述框架的框架主体的第一端面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驱动电路板穿过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一开口且所述驱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倾斜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为液晶屏,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为软排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的第一环形台阶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第一支撑面的侧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的第二环形台阶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围绕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二部件为触摸屏的功能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在所述第二部件的远离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安装在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的第三环形台阶处,所述第三环形台阶围绕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三部件为触摸屏的盖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的第四环形台阶处;和/或,背板和第一紧固件,所述背板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的第五环形台阶处,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五环形台阶的第五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导电橡胶线,所述导电橡胶线安装在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的环槽内;和/或,后壳与第二紧固件,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框架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设置的第二安装孔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驱动电路板设置在倾斜面上,相对于驱动电路板翻到背板背面的设计,可减小产品的厚度,相对于驱动电路板与背板设置在同一平面的设计,可减小产品的长度,即本申请的框架有助于缩小产品的外形尺寸,并且将驱动电路板设置在倾斜面上,方便了第一连接部分较短时安装驱动电路板,同时设置在倾斜面上的驱动电路板也方便了其他部件与驱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进行插拔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图1为现有的显示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框架的正面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D1)和第二端面(D2),所述第一端面(D1)用于安装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分,所述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面(D1)贯穿到所述第二端面(D2)的第一开口(K1),所述第一开口(K1)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驱动电路板和第一连接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框架主体(1)的第二端面(D2)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开口(K1)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D1)的方向向外扩展延伸的倾斜面(X),所述倾斜面(X)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D1)和第二端面(D2),所述第一端面(D1)用于安装第一部件的第一主体部分,所述框架主体(1)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端面(D1)贯穿到所述第二端面(D2)的第一开口(K1),所述第一开口(K1)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驱动电路板和第一连接部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框架主体(1)的第二端面(D2)上设置有从所述第一开口(K1)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D1)的方向向外扩展延伸的倾斜面(X),所述倾斜面(X)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X)与所述框架主体(1)所在平面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D1)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台阶(H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分,所述第一环形台阶(H1)包括第一侧壁(H11)和与所述第一侧壁(H11)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第一支撑面(H12),所述第一开口(K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面(H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D1)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台阶(H2),用于安装第二部件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二环形台阶(H2)围绕所述第一环形台阶(H1)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台阶(H2)包括第二侧壁(H21)和与所述第二侧壁(H21)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第二支撑面(H22),所述第二支撑面(H22)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H21)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一侧壁(H11)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面(H12)的端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D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三部件的第三环形台阶(H3),所述第三环形台阶(H3)围绕所述第二环形台阶(H2)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台阶(H3)包括第三侧壁(H31)和与所述第三侧壁(H31)连接的用于支撑第三部件的第三支撑面(H32),所述第三支撑面(H32)的远离所述第三侧壁(H31)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二侧壁(H21)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面(H22)的端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面(H32)上设置有槽体(C),所述槽体(C)的槽底的靠近所述框架主体(1)的外边缘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二开口(K2),所述第二开口(K2)用于所述第二部件的驱动板和第二连接部分穿到所述第二端面(D2),所述第二连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和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二开口(K2)位于所述倾斜面(X)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主体(1)的所述第二端面(D2)上设置有第四环形台阶(H4),用于安装显示装置的光学组件,所述第四环形台阶(H4)包括第四侧壁(H41)和与所述第四侧壁(H41)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光学组件的第四支撑面(H42);
所述框架主体(1)的所述第二端面(D2)上设置有第五环形台阶(H5),用于安装所述显示装置的背板,所述第五环形台阶(H5)围绕所述第四环形台阶(H4)的外部设置,所述第五环形台阶(H5)包括第五侧壁(H51)和与所述第五侧壁(H51)连接的用于支撑所述背板的第五支撑面(H52),所述第五支撑面(H52)的远离所述第五侧壁(H51)的内周边缘与所述第四侧壁(H41)的远离所述第四支撑面(H42)的端部连接,并且所述第五支撑面(H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志国赵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