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15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包括水源以及与水源连接的喷淋系统、与喷淋系统连接的监测系统,以及与监测系统连接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用以采集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还接收上位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喷淋工作单元工作的执行指令;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这N个喷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作为幕墙水密性检测的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测量装置下异形幕墙不能检测的问题。

A spray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water tightness of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幕墙安全性能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的水密性能是指幕墙可开启部分为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透的能力。GB/T15227-2007公布了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性能检测方法,其在幕墙水密性检测方面主要是检测幕墙试件在发生严重渗漏时的最大压力差值,如图1为GB/T15227-2007公布的水密性检测装置,目前本行业领域中多采用相同或类似结构进行玻璃幕墙的水密性检测;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平面玻璃幕墙愈发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出现了各种异形的玻璃幕墙,如L形、弧形、球形等异形玻璃幕墙。但是参照传统国标而制作的玻璃幕墙检测装置只能够检测平面标准尺寸的玻璃幕墙,不能检测异形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如L形、弧形、球形),采用传统的检测装置来检测异形玻璃幕墙的水密性能,会出现不符合实验要求以及实验数据出现严重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幕墙水密性检测装置不能检测异形幕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包括水源以及与水源连接的喷淋系统、与喷淋系统连接的监测系统,以及与监测系统连接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用以采集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还接收上位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喷淋工作单元工作的执行指令;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这N个喷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监测单元,这N个监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与N个监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喷淋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监测单元与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进行独立的信息交互。所述水源通过进水管路与第一喷淋单元连接,第一喷淋单元通过第一监测单元与上位控制中心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喷淋单元包括进水管路以及顺序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泵、流量控制阀、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安装在喷水管端头处的第一电控喷头,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增压泵之间的一段管路设置为可拉伸的柔性上水管。第一喷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第一增压泵与喷水管间的连接管路均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上,喷水管出水的方向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工作伸缩方向保持一致,以减少第一喷淋单元工作时的振动情况;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包括下位控制终端、用于信号接收与发送的发射器、以及用于测量第一电控喷头与待测试幕墙板之间间距的的测距传感器,所述的下位控制终端还与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第一电控喷头以及第一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的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第一电控喷头上且其测距方向与第一电控喷头的喷水方向保持一致。N个喷淋单元呈矩阵分布,N个喷淋单元中对应的N个电控喷头处于同一竖直安装面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作为幕墙水密性检测的测试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在n组喷淋系统中设置不同的实验对照组,如根据喷头喷水的距离、压力、流量等参数的不同来设置多组对照实验,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取得多组实验数据,非常方便,而且完全可以满足异形幕墙与出水喷头距离相等的实验要求,解决了现有测量装置下异形幕墙不能检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幕墙水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单一喷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中:a-压力箱,b-进气口挡板,c-空气流量计,d-压力控制装置,e-供风装置,f-差压计,g-试件,f-安装横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图2与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水源以及与水源连接的喷淋系统、与喷淋系统连接的监测系统,以及与监测系统连接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用以采集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还接收上位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喷淋工作单元工作的执行指令;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这N个喷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监测单元,这N个监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与N个监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喷淋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监测单元与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进行独立的信息交互,所述的N为大于1的正整数。图4展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工作实施例,其中水源通过进水管路与第一喷淋单元连接,第一喷淋单元通过第一监测单元与上位控制中心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喷淋单元包括进水管路以及顺序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泵、流量控制阀、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安装在喷水管端头处的第一电控喷头,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增压泵之间的一段管路设置为可拉伸的柔性上水管;第一喷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第一增压泵与喷水管间的连接管路均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上,喷水管出水的方向与第一电动推杆的工作伸缩方向保持一致,以减少第一喷淋单元工作时的振动情况;所述第一监测单元包括下位控制终端、用于信号接收与发送的发射器、以及用于测量第一电控喷头与待测试幕墙板之间间距的的测距传感器,所述的下位控制终端还与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第一电控喷头以及第一电动推杆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测距传感器选取红外测距传感器,在短程距离测量中,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灵敏度、测量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十分优秀;所述的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第一电控喷头上且其测距方向与第一电控喷头的喷水方向保持一致;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N个喷淋单元呈矩阵分布,N个喷淋单元中对应的N个电控喷头处于同一竖直安装面上,这样便于检测时电控喷头处于相同的初始位置并且在测试完成后也能及时复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源采用无脉冲压水源,优选为储水罐。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柔性上水管除了起到输送水的作用,还能起到消除水泵脉冲压的作用,进而减小水泵在泵入水流时,局部脉冲压对测试水流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如图6所示):一、将待测玻璃幕墙板安装固定;二、根据幕墙的形状确定需要启动的n组喷淋系统;三、启动步骤二中已确定的n组喷淋系统中的测距传感器,测量对应喷头与幕墙间的距离,并将测得的距离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包括水源以及与水源连接的喷淋系统、与喷淋系统连接的监测系统,以及与监测系统连接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用以采集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还接收上位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喷淋工作单元工作的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这N个喷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监测单元,这N个监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与N个监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喷淋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监测单元与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进行独立的信息交互;/n水源通过进水管路与第一喷淋单元连接,第一喷淋单元通过第一监测单元与上位控制中心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喷淋单元包括进水管路以及顺序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泵、流量控制阀、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安装在喷水管端头处的第一电控喷头,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增压泵之间的一段管路设置为可拉伸的柔性上水管;/n第一喷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的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第一增压泵与喷水管间的连接管路均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上;/n第一监测单元包括下位控制终端、用于信号接收与发送的发射器、以及用于测量第一电控喷头与待测试幕墙板之间间距的的测距传感器,所述的下位控制终端还与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第一电控喷头以及第一电动推杆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水密性检测喷淋系统,包括水源以及与水源连接的喷淋系统、与喷淋系统连接的监测系统,以及与监测系统连接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用以采集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还接收上位控制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发出驱动喷淋工作单元工作的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这N个喷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N个并行设置的监测单元,这N个监测单元结构相同并且均相对独立工作,所述N个并行设置的喷淋单元与N个监测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喷淋单元通过与其对应的监测单元与所述的上位控制中心进行独立的信息交互;
水源通过进水管路与第一喷淋单元连接,第一喷淋单元通过第一监测单元与上位控制中心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喷淋单元包括进水管路以及顺序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第一水泵、流量控制阀、第一增压泵、喷水管以及安装在喷水管端头处的第一电控喷头,所述流量控制阀与第一增压泵之间的一段管路设置为可拉伸的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腾胜郭杨郑燕燕周庆松孙雨欣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