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炉进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1134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悬浮炉进糠装置,包括环形板、底板、支撑柱、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若干根支撑柱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通孔,且通孔的下端口固定有锥形筒状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出料端口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安装板上的通孔的上端口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储料筒,储料筒的侧壁顶部分布进料孔,每个进料孔处均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储料筒的顶端敞口、并压设有顶盖,储料筒的外侧套设圆筒状的冷却罩,冷却罩内壁与储料筒外壁之间形成储存冷却液的储存腔,储料筒的壳体内设螺旋状的冷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储料筒进行降温,避免内部温度过高,糠料发生燃烧,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炉进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糠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悬浮炉进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的一个技术关键就是要将其原料的含水量降至8%~12%,而生物质普遍具有含水量高、燃料尺寸变化大和灰分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在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就是采用生质能悬浮炉对谷物或其它生物质材料进行干燥,而生质能悬浮炉中的进糠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技术中的进糠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进糠不均匀,物料容易堆积在储料筒内,且物料大的杂质如小石头易进入风机,影响风机等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2)物料在储料筒内进行搅拌时,内壁温度过高,且糠料干燥易燃,易发生安全事故。有鉴于此,怎样克服上述缺陷,如何使得进糠更加均匀顺畅,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提高装置使用的寿命,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悬浮炉进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悬浮炉进糠装置,包括环形板、底板、支撑柱、安装板,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浮炉进糠装置,包括环形板(1)、底板(2)、支撑柱(3)、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方通过若干根支撑柱(3)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中部设置通孔,且通孔的下端口固定有锥形筒状的出料斗(8),所述出料斗(8)的出料端口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10);/n所述安装板(4)上的通孔的上端口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储料筒(6),储料筒(6)的侧壁顶部分布进料孔,每个进料孔处均连接有进料管(13),所述储料筒(6)的顶端敞口、并压设有顶盖(11),储料筒(6)的外侧套设圆筒状的冷却罩(7),冷却罩(7)内壁与储料筒(6)外壁之间形成储存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浮炉进糠装置,包括环形板(1)、底板(2)、支撑柱(3)、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方通过若干根支撑柱(3)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中部设置通孔,且通孔的下端口固定有锥形筒状的出料斗(8),所述出料斗(8)的出料端口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10);
所述安装板(4)上的通孔的上端口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储料筒(6),储料筒(6)的侧壁顶部分布进料孔,每个进料孔处均连接有进料管(13),所述储料筒(6)的顶端敞口、并压设有顶盖(11),储料筒(6)的外侧套设圆筒状的冷却罩(7),冷却罩(7)内壁与储料筒(6)外壁之间形成储存冷却液的储存腔,储料筒(6)的壳体内设螺旋状的冷却通道(17),且冷却通道(17)的进液端与所述储存腔连通,所述冷却罩(7)的外壁上设置有储存腔内部连通的导管;
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用于驱动顶盖(11)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储料筒(6)内设置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内含的电机(12)固定在顶盖(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炉进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5)、环形板(1)以及固定杆(14),所述环形板(1)水平设在顶盖(11)的外侧,且环形板(1)内壁周向分布与顶盖(11)连接的固定杆(14),所述电动推杆(5)固定在安装板(4)上,且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与环形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