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特别是涉及利用高压气体制取冷热水的换热机组。
技术介绍
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里常用的制热或制冷的办法为采用锅炉或者电动制冷机,由于采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耗或者需要消耗高品位的电能导致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同时导致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工业领域,有大量的高压气体未被利用直接排放,将高压气体用作驱动能量同时制热和制冷将显著的降低制热和制冷的能耗并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利用工业场合未被使用的高压气体同时制热和制冷,该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高压气体的冷热机组,以解决目前该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压气体同时制热和制冷的机组,所述机组包括:变功装置1、压气机2、压气机3、压气机4、压气机5、再生装置6、冷凝装置7、吸收装置8、蒸发冷凝装置9、增压泵10、蒸发装置11、节流装置12、节流装置13、工质换热器14、高压气体入口15、高压气体出口16、热流体A出口17、热流体A入口18、热流体B出口19、热流体B入口20、冷流体出口21 ...
【技术保护点】
1.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变功装置1、压气机2、压气机3、压气机4、压气机5、再生装置6、冷凝装置7、吸收装置8、蒸发冷凝装置9、增压泵10、蒸发装置11、节流装置12、节流装置13、工质换热器14、高压气体入口15、高压气体出口16、热流体A出口17、热流体A入口18、热流体B出口19、热流体B入口20、冷流体出口21和冷流体入口22组成;再生装置6与变功装置1、压气机4和工质换热器14相连;工质换热器14与再生装置6、吸收装置8和增压泵10相连;吸收装置8与工质换热器14、压气机5和增压泵10相连;压气机4与再生装置6和冷凝装置7相连;压气机5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包括:变功装置1、压气机2、压气机3、压气机4、压气机5、再生装置6、冷凝装置7、吸收装置8、蒸发冷凝装置9、增压泵10、蒸发装置11、节流装置12、节流装置13、工质换热器14、高压气体入口15、高压气体出口16、热流体A出口17、热流体A入口18、热流体B出口19、热流体B入口20、冷流体出口21和冷流体入口22组成;再生装置6与变功装置1、压气机4和工质换热器14相连;工质换热器14与再生装置6、吸收装置8和增压泵10相连;吸收装置8与工质换热器14、压气机5和增压泵10相连;压气机4与再生装置6和冷凝装置7相连;压气机5与吸收装置8和蒸发冷凝装置9相连;冷凝装置7与压气机4和节流装置12相连;蒸发冷凝装置9与节流阀12、压气机5、压气机3和节流装置13相连;变功装置1与压气机2和再生装置6相连;压气机3与蒸发冷凝装置9和压气机2相连;压气机2与压气机3和蒸发装置11相连;蒸发装置11与压气机2和节流装置13相连;高压气体由高压气体入口15依次经过变功装置1和再生装置6从高压气体出口16离开;热流体A从热流体A入口18经过吸收装置8从热流体A出口17离开;热流体B从热流体B入口20经过冷凝装置7从热流体B出口19离开;冷流体从冷流体入口22经过蒸发装置11从冷流体出口21离开;内部循环介质包括介质A、介质B和介质C,介质A和介质B混合溶液在再生装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马世财,霍成,戈志华,杜小泽,杨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