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111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包括: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排渣装置和二燃室;其中,回转窑的前端设置进料口,该回转窑的窑尾与竖式烧渣室的上端入口连接;竖式烧渣室的底部设置旋转炉排,旋转炉排的下方为排渣口,排渣口下方设置排渣装置;竖式烧渣室的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与二燃室连接,二燃室的顶部设置高温烟气出口;旋转炉排的侧面下方设有助燃空气入口,该助燃空气入口经旋转炉排与竖式烧渣室内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焚烧系统,不仅能充分燃烧灰渣,而且能降低回转窑的窑尾温度,保护窑尾,且可以方便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具有环保、高效的优点。

A combined rotary kiln incineration system capable of fully burning sl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焚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
技术介绍
固废焚烧是目前热处理很成熟的工艺,但随着工业生产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废物的分类越发详尽,诸多废物已划分为危险废物。随着环保监管加强,危废处置的供需缺口日益扩大、产能错配、无害化产能严重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根据现有中国法律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管理及处理处置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在要求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的前提下,焚烧是一种比较可靠和有效的手段。我国现有危险废物处理政策指出:“危险废物的焚烧宜采用以回转窑炉为基础的焚烧技术,可根据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选用其他不同炉型,鼓励改造并采用生产水泥的旋转窑炉附烧或专烧危险废物”。目前,回转窑+二燃室+烟气净化焚烧方案配置已经成为危废热处理领域绝对主流配置,因其适应范围广,规模化处理效果好,烟气处理工艺成熟等优势,未来仍会在危废热处理领域占据绝对主流位置。因为回转窑本身的结构设计特点,窑体需要插入二燃室,因此窑尾的温度比较高,窑尾耐火材料内外皆被高温烟气包裹,导致耐火材料热腐蚀比较严重,窑尾温度太高还会造成窑尾结渣堵塞的现象,降低了窑尾通透截面积和有效空间影响产能和连续运行,太低则灰渣燃烧不充分,更多的运营厂家尽量控制窑尾温度,保证连续正常运行,减轻窑尾结渣和耐火材料过早损坏。这样行业内就形成了一个通病,灰渣热灼减率达不到国标不大于5%的要求,换言之,即废物没有被烧透,减量化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能解决现有焚烧系统在回转窑的窑尾灰渣燃烧不充分,灰渣热灼减率达不到国标要求,存在废物没有被烧透,减量化不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包括: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排渣装置和二燃室;其中,所述回转窑的前端设置进料口,该回转窑的窑尾与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端入口连接;所述竖式烧渣室的底部设置所述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的下方为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下方设置所述排渣装置;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与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顶部设置高温烟气出口;所述旋转炉排的侧面下方设有助燃空气入口,该助燃空气入口经所述旋转炉排与所述竖式烧渣室内连通。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其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回转窑的窑尾设置竖式烧渣室,并在竖式烧渣室底部设置旋转炉排,能将回转窑内燃烧产生的烟气可燃气和残渣从窑尾进入竖式烧渣室上部,残渣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至竖式烧渣室底部的旋转炉排上,炉排底部能供风,使灰渣充分燃烧后外排,实现最大减量化;在竖式烧渣室上部侧面的烟气出口连接二燃室,能使回转窑、竖式烧渣室产生的高温混合烟气在负压作用下排入二燃室,进而在二燃室富氧燃烧1100℃~1200℃,完全燃烧后送至后续工序。这种结构的焚烧系统,通过将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和二燃室有机连接组合,降低了回转窑的反应温度,增加热解气化反应,使窑尾温度降低,减轻窑尾耐火材料的热腐蚀强度,延长耐材的使用年限,同时与二燃室配合控制温度,实现热负荷的有效分配,增加能量转化效率,提取了更多的热量利用,实现更大资源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回转窑;2-回转窑的窑尾;3-竖式烧渣室;4-旋转炉排;5-斜斗;6-捞渣机;7-二燃室;A-进料口;B-助燃空气入口;C-出渣口;D-高温烟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能使回转窑的窑尾灰渣焚烧充分,并方便回收利用高温烟气,包括: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排渣装置和二燃室;其中,所述回转窑的前端设置进料口,该回转窑的窑尾与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端入口连接;所述竖式烧渣室的底部设置所述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的下方为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下方设置所述排渣装置;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与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顶部设置高温烟气出口;所述旋转炉排的侧面下方设有助燃空气入口,该助燃空气入口经所述旋转炉排与所述竖式烧渣室内连通。上述焚烧系统还包括:供风装置,与所述助燃空气入口连接。提供助燃空气,便于灰渣燃烧充分。上述焚烧系统中,旋转炉排采用偏心式旋转炉排。能以竖式烧渣室中心线偏心旋转,对从窑尾处下落的残渣进行破碎,挤压。上述焚烧系统中,所述竖式烧渣室由设在支架上的竖直筒式结构室体构成。这种结构的竖式烧渣室,能靠重力使灰渣降落到旋转炉排上,而使高温烟气漂浮在室体内上部经烟气出口排入二燃室。上述焚烧系统中,所述排渣装置包括:斜斗、液封箱和捞渣机,所述斜斗、液封箱和捞渣机在所述旋转炉排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斜斗的下端出口插设在所述液封箱内,所述捞渣机设在所述斜斗下方处于所述液封箱内,能捞出所述液封箱内灰渣,该捞渣机的侧面设置出渣口。上述焚烧系统中,所述回转窑水平设置,垂直于所述竖式烧渣室。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包括:回转窑1、竖式烧渣室2、旋转炉排3、二燃室7、斜斗5、液封箱、捞渣机6和供风装置;该焚烧系统的具体焚烧处理流程如下:焚烧处置的物料由进料系统经进料口A输送至回转窑1内,废物在回转窑1内翻动、加热、干燥、汽化和燃烧,回转窑1的窑尾2温度约为650℃~750℃,燃烧产生的烟气可燃气和残渣从回转窑的窑尾2进入竖式烧渣室3内上部,残渣在重力作用下自然落至竖式烧渣室3底部的旋转炉排4上,旋转炉排4底部经助燃空气入口C供风,灰渣充分燃烧,实现最大减量化;回转窑1和竖式烧渣室3产生的高温混合烟气经烟气出口B在负压作用下排入二燃室7,在二燃室7内富氧状态下进行1100℃~1200℃高温燃烧,完全燃烧后送经高温烟气出口D排出至后续工序。通过设置竖式烧渣室3、旋转炉排4和二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排渣装置和二燃室;其中,/n所述回转窑的前端设置进料口,该回转窑的窑尾与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端入口连接;/n所述竖式烧渣室的底部设置所述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的下方为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下方设置所述排渣装置;/n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与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顶部设置高温烟气出口;/n所述旋转炉排的侧面下方设有助燃空气入口,该助燃空气入口经所述旋转炉排与所述竖式烧渣室内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转窑、竖式烧渣室、旋转炉排、排渣装置和二燃室;其中,
所述回转窑的前端设置进料口,该回转窑的窑尾与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端入口连接;
所述竖式烧渣室的底部设置所述旋转炉排,所述旋转炉排的下方为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下方设置所述排渣装置;
所述竖式烧渣室的上部侧壁设置烟气出口,该烟气出口与所述二燃室连接,所述二燃室的顶部设置高温烟气出口;
所述旋转炉排的侧面下方设有助燃空气入口,该助燃空气入口经所述旋转炉排与所述竖式烧渣室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充分烧渣的组合回转窑焚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风装置,与所述助燃空气入口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建忠江健楚海龙赵士州李加瑞马海丽郑子于高婧张南竹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