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102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面料的织造,步骤S02面料的初检,步骤S03、清洗脱氧,步骤S04、烘干,步骤S05、强化处理,步骤S06、二次烘干,步骤S07、最终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设计合理,工艺流程简单,面料具有除菌抗菌功能以及强度高防割的性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 cutting antibacterial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让人们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纺织面料的要求也日益增强,使得现在的面料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能。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防护面料在恶劣的环境中可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具有局限性;普通防护面料一般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布料厚实、沉重,透气性能差;在恶劣的环境中使用,细菌易侵入人体皮肤,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面料的织造,其中包括:所述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选用镀银纤维和亚麻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4D/2,丝径为0.06mm;所述纬纱选用玻璃纤维和氨纶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2D/2,丝径为0.14mm,步骤S02、面料的初检,其中包括:A通过测量仪测量步骤S01中面料的长度和幅度;B再通过机械秤称量面料的重量;C观察原布料上是否存在瑕疵、污渍和破损;D检验完成后将面料上贴上标签备注,方便管理;步骤S03、清洗脱氧,其中包括:将步骤S02中初检合格的面料放入加有0.08-0.22g/L除氧酶溶液的池中,溶液温度为30-45℃,浸泡时间为8-15分钟;步骤S04、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3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20-30m/min;步骤S05、强化处理,其中包括:配置强化溶液,所述强化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比配置:1%-1.5%聚乙烯蜡、0.5%-1%PET树脂溶液、0.4-1.2%纱线平滑剂和2-5%增塑剂,调节PH在6-8,将步骤S04中处理完成的面料放置于强化溶液中浸轧10-15min,强化溶液温度保持在25℃—45℃;步骤S06、二次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5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10-15m/min;步骤S07、最终检验,其中包括:根据GB/T22849-2009和GB18401-2003标准进行检验。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1中的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密度比为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3和所述步骤S05浴比都为1: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5中强化溶液浓度为12g-18g/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工艺方法简单,制成的面料结构稳定,实用性强;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结构简单,整体结构轻便、舒适,其中经纱选用镀银纤维和亚麻纤维捻合制成使其具有抗菌除菌的性能、纬纱选用玻璃纤维和氨纶捻合制成提高面料的韧性和强度;清洗脱氧步骤提高面料的清洁度和抗氧化性能,保证面料使用的寿命;强化处理步骤,提高面料表面的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刀片、陶瓷碎片等一些尖锐锋利物的割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面料的织造,其中包括: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选用镀银纤维和亚麻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4D/2,丝径为0.06mm;纬纱选用玻璃纤维和氨纶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2D/2,丝径为0.14mm,步骤S02、面料的初检,其中包括:A通过测量仪测量步骤S01中面料的长度和幅度;B再通过机械秤称量面料的重量;C观察原布料上是否存在瑕疵、污渍和破损;D检验完成后将面料上贴上标签备注,方便管理;步骤S03、清洗脱氧,其中包括:将步骤S02中初检合格的面料放入加有0.08-0.22g/L除氧酶溶液的池中,溶液温度为30-45℃,浸泡时间为8-15分钟;步骤S04、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3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20-30m/min;步骤S05、强化处理,其中包括:配置强化溶液,强化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比配置:1%-1.5%聚乙烯蜡、0.5%-1%PET树脂溶液、0.4-1.2%纱线平滑剂和2-5%增塑剂,调节PH在6-8,将步骤S04中处理完成的面料放置于强化溶液中浸轧10-15min,强化溶液温度保持在25℃—45℃;步骤S06、二次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5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10-15m/min;步骤S07、最终检验,其中包括:根据GB/T22849-2009和GB18401-2003标准进行检验。步骤S01中的经纱与纬纱密度比为1:2;步骤S03和步骤S05浴比都为1:30;步骤S05中强化溶液浓度为12g-18g/L。步骤S01中的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密度比为1:2,使得面料结构轻便的同时,提高面料结构的强度;步骤S03和所述步骤S05浴比都为1:30,使得面料浸泡的效果最佳;步骤S05中强化溶液浓度为12g-18g/L,提高面料表面的韧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01、面料的织造,其中包括:所述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选用镀银纤维和亚麻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4D/2,丝径为0.06mm;所述纬纱选用玻璃纤维和氨纶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2D/2,丝径为0.14mm;/n步骤S02、面料的初检,其中包括:A通过测量仪测量步骤S01中面料的长度和幅度;B再通过机械秤称量面料的重量;C观察原布料上是否存在瑕疵、污渍和破损;D检验完成后将面料上贴上标签备注,方便管理;/n步骤S03、清洗脱氧,其中包括:将步骤S02中初检合格的面料放入加有0.08-0.22g/L除氧酶溶液的池中,溶液温度为30-45℃,浸泡时间为8-15分钟;/n步骤S04、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3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20-30m/min;/n步骤S05、强化处理,其中包括:配置强化溶液,所述强化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比配置:1%-1.5%聚乙烯蜡、0.5%-1%PET树脂溶液、0.4-1.2%纱线平滑剂和2-5%增塑剂,调节PH在6-8,将步骤S04中处理完成的面料放置于强化溶液中浸轧10-15min,强化溶液温度保持在25℃—45℃;/n步骤S06、二次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5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10-15m/min;/n步骤S07、最终检验,其中包括:根据GB/T22849-2009和GB18401-2003标准进行检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抗菌面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面料的织造,其中包括:所述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选用镀银纤维和亚麻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4D/2,丝径为0.06mm;所述纬纱选用玻璃纤维和氨纶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制得,捻度为12D/2,丝径为0.14mm;
步骤S02、面料的初检,其中包括:A通过测量仪测量步骤S01中面料的长度和幅度;B再通过机械秤称量面料的重量;C观察原布料上是否存在瑕疵、污渍和破损;D检验完成后将面料上贴上标签备注,方便管理;
步骤S03、清洗脱氧,其中包括:将步骤S02中初检合格的面料放入加有0.08-0.22g/L除氧酶溶液的池中,溶液温度为30-45℃,浸泡时间为8-15分钟;
步骤S04、烘干,其中包括:将经过步骤S03处理的面料放入烘干机内,烘干机温度为120℃—150℃,烘干机的速度为20-30m/min;
步骤S05、强化处理,其中包括:配置强化溶液,所述强化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娟芬吴新富施勇张赛朱婷陈晨陈建军赵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