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和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00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以及所述的引物对配合使用的探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检测试剂盒。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嗜水气单胞菌中aerA基因为检测靶点,通过恒温扩增技术,使用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组合,提高了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便捷性和特异性,同时检测时间也大大缩短。与PCR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省去了产物电泳验证过程,避免了假阳性结果出现,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与qPCR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也不需要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便于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与其他恒温扩增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所需时间更短,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Specific primer pairs, probes and detection kits for detection of Aeromonas hydrophi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和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引物、探针以及试剂盒,尤其涉及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探针和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环境的常在病原菌,它不仅能引发多种水生动物的传染病,而且还能导致爬行类、两栖类、鸟类以及哺乳类等多种动物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并常致死动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原菌常引起我国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败血症,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细菌病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嗜水气单胞菌亦可单独或与其它致病菌共同感染,引发人类的食物中毒、腹泻、败血症以及局部的伤口感染等病症,影响食品安全,并且是免疫抑制病病人和肝功能疾病患者的机会致病菌。因此,嗜水气单胞菌已成为人-兽-鱼共患病原菌。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嗜水气单胞菌属气单胞菌科、气单胞菌属,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有4种抗原和几十种血清型,常见的有10种以上,并且毒力差异较大,可分为致病菌株和非致病菌株。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嗜水气单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3或SEQ ID NO:5或SEQ ID NO: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4或SEQ IDNO:6或SEQ ID NO:8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或SEQIDNO:3或SEQIDNO:5或SEQIDNO: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或SEQIDNO:4或SEQIDNO:6或SEQIDNO:8所示。


2.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配合使用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9或SEQIDNO:10或SEQIDNO:1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为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所述荧光染料为SYTO-13,SYTO-82,FAM,FITC,SYBRGreenI,SYTO-13,SYTO-82,VIC,HEX,JOE,TAMRA,TET,Cy3,ROX,TEXAS-Red或Cy5中的一种。


4.一种嗜水气单胞菌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试剂盒包括引物对和探针;其中,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或SEQIDNO:3或SEQIDNO:5或SEQIDNO:7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或SEQIDNO:4或SEQIDNO:6或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锋刘肖汉王楠楠王晶晶刘训猛陈静袁锐于继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金陵科技学院海门水产技术指导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