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性能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PI)因其独特的芳杂环刚性结构,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力学性能、绝缘性能、耐腐蚀、耐辐照等性能特点,以其作为原料生产得到的树脂、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在电子电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和光电显示器件微型化、薄型化、多层化、高集成及特殊功能化等方向的快速发展,对PI薄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强度、高模量、高尺寸稳定性、低介电常数和耐溶剂性等。为了获得具有低介电常数的PI材料,通常可采用引入带有氟基团的单体,利用氟原子电负性高、摩尔极化率低的特点,可制备出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介电常数、高透明度的聚酰亚胺材料。然而,含氟单体的引入容易降低分子链的规整性,增加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使分子间空隙增大而导致热膨胀系数变大、力学性能下降。例如有报道通过合成多三氟甲基取代的芳族二胺12FDA和15FDA采用一步法制备高含氟化聚酰亚胺薄膜,表现出极高的溶解度,介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在溶剂存在下,使二酐、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线性聚酰胺酸溶液;/n(2)在所述缩聚反应的条件下,向所述线性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氨基化合物,得到交联型聚酰胺酸溶液,所述氨基化合物具有3个以上的氨基;/n(3)将所述交联型聚酰胺酸溶液形成聚酰胺酸薄膜;/n(4)将所述聚酰胺酸薄膜进行亚胺化反应,得到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溶剂存在下,使二酐、二胺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线性聚酰胺酸溶液;
(2)在所述缩聚反应的条件下,向所述线性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氨基化合物,得到交联型聚酰胺酸溶液,所述氨基化合物具有3个以上的氨基;
(3)将所述交联型聚酰胺酸溶液形成聚酰胺酸薄膜;
(4)将所述聚酰胺酸薄膜进行亚胺化反应,得到交联型聚酰亚胺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二胺、二酐和氨基化合物的总摩尔量为基准,所述氨基化合物的摩尔分数为0.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化合物为三氨基化合物,所述三氨基化合物选自以下式(1)至式(5)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和它们的任意取代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二酐与所述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1):1,所述线性聚酰胺酸溶液的特性粘度大于1.2dL/g,优选为1.2-2dL/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国峰,周涵,武德珍,齐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