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91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户外净水器,包括底部开口的上壳体和顶部开口的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开口端分别压设在第一分隔板的两端面上、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下壳体中设有蓄电池,上壳体中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将上壳体中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中设有两组抽水机构,上腔室中与抽水机构对应的设有两组净化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同时提高了净化效果。

An outdoor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具体涉及一种户外净水器。
技术介绍
军事人员、勘探考察人员、测绘工作者、登山及探险者、远足爱好者、摄影写生爱好者等野外活动人员由于携带饮用水不方便,经常要以野外水源作为饮用水。江、河、湖水,溪水,泉水,雨水、雪水等野外水源很容易受到野生动物、植物、土壤等的污染,必须经过净化,去除致病的病毒、细菌、氧化分解掉有害物质后才能饮用。目前,现有的净水器结构,应用于复杂的户外环境中,存在体积普遍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户外净水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同时提高了净化效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户外净水器,包括底部开口的上壳体和顶部开口的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开口端分别压设在第一分隔板的两端面上、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下壳体中设有蓄电池,上壳体中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将上壳体中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中设有两组抽水机构,上腔室中与抽水机构对应的设有两组净化机构。进一步的,下壳体上设有万向轮,上壳体上设有背带。进一步的,下腔室中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腔室位于第三腔室的上方;抽水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的抽水管组件,设置在第二腔室中的第一抽水泵和设置在第一腔室中的初滤组件,第一抽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抽水管组件和初滤组件相连接。进一步的,初滤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水平的设有初滤腔室和蓄水腔室,初滤腔室中设有卵石颗粒,卵石颗粒的填充高度小于初滤腔室的高度,卵石颗粒的上方覆盖至少一层第一不锈钢丝网;初滤腔室和蓄水腔室的底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滤水孔相连通;第一壳体的第一进水口与初滤腔室相连通、且设置于卵石颗粒的上方,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抽水泵相连接;第一壳体的第一出水口与蓄水腔室相连通、且设置在蓄水腔室的顶部,出水管的底部穿过第一出水口插入蓄水腔室中、出水管的顶部与相应的净化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初滤组件的第一壳体为圆柱体结构,两组抽水机构的初滤组件通过锁接结构固定在下腔室中;锁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壳体底部的底部支撑组件和压设在两个第一壳体上方的上压合组件,上压合组件锁紧固定在底部支撑组件上;底部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镜像设置在第一壳体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转杆,转杆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下腔室中,转杆的顶部设有上支撑平台、转杆的下方设有侧支撑平台,侧支撑平台朝向第一壳体设置;上压合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盖;上压盖包括两个圆弧形结构的压环,两个压环之间通过第一压接平台加以连接,两个压环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接平台;两个第一壳体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底部支撑组件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多个上压盖分别压设在两个第一壳体上、使压环卡接在预设在第一壳体外壁上的限位槽中,第一压接平台和第二压接平台分别压设在相应的支撑架的上支撑平台上、再通过螺栓加以锁紧固定,同时,两个支撑架的侧支撑平台分别压紧在第一壳体底部的两侧,从而将初滤组件加以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抽水管组件设置在第三腔室中的抽水软管,抽水软管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相连接,抽水软管的另一端穿过下壳体与抽水管头相连接;第三腔室中还设有用于调节抽水软管长度的调节组件。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多个上换向辊和多个下换向辊,上换向辊设置在第三腔室的上方,下换向辊均布在第三腔室的下方,相邻的两个下换向辊之间设有一个张紧辊,张紧辊的两端可移动的设置在通槽中,通槽竖直的设置在第三腔室的侧壁上、且通槽位于下换向辊的上方,张紧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螺纹插杆,外螺纹插杆穿过相应的通槽、并可通过螺帽加以锁紧固定;抽水软管经过上换向辊的换向辊后,再依次交替的绕过下换向辊和张紧辊后,自第三腔室穿出;当张紧辊固定至通槽的顶端时,抽水软管收缩于第三腔室中;当张紧辊向下移动至通槽的底部时,抽水软管可从第三腔室中抽出。进一步的,净化机构包括多个通过管道相互连接的净化组件,初滤组件的出水管与第二抽水泵连接后,再通过第二抽水泵与其中一个净化组件相连接,最末端的净化组件的第二出水口上连接净水管;净化组件包括内净化腔和外净化腔,外净化腔的高度大于内净化腔的高度;外净化腔为底部开口的圆柱体结构,内净化腔为底部开口的圆台形结构、且内净化腔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内净化腔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二滤水孔,内净化腔的底部开口端设有限位塞板,内净化腔自下而上的插入外净化腔中,预设在外净化腔内壁底部的挡环压设在限位塞板上,外净化腔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从而将限位塞板也压接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第二分隔板;净化组件的第二进水口自底部穿过限位塞板与内净化腔相连通,净化组件的第二出水口与外净化腔的底部相连通,其中一个净化组件的第二出水口与相连的净化组件的第二进水口相连接;内净化腔中上下平行的设有两层第二不锈钢丝网,两层第二不锈钢丝网之间设有管式陶瓷膜;外净化腔中上下平行的设有两侧第三不锈钢丝网,第三不锈钢丝网套设在内净化腔的外壁上,两层不第三锈钢丝网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颗粒的粒径大于第三不锈钢丝网的网径。进一步的,蓄电池为净水器的各元器件提供电力,下壳体的外部还设有用于控制各元器件的控制开关。进一步,户外净水器的净水方法为:(1)将户外净水器移动至水源附近,松开螺母并向下拨动张紧辊,向外抽出抽水软管直至抽水管体插入水源中;(2)启动第一抽水泵,从水源中抽出水,水进入初滤组件中,经过卵石颗粒的第一次过滤后进入蓄水腔中沉淀;(3)启动第二抽水泵,通过出水管将蓄水腔中的水抽入净化组件的内净化腔中,水自下而上的经过管式陶瓷膜的过滤后、自第二滤水孔进入外净化腔中,再自上而下的经过活性炭颗粒的过滤后、进入下一个净水组件进行再次过滤;(4)过滤完成后的水通过与净水组件的第二出水口相连接的净水管排出即可直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同时提高了净化效果;(2)抽水软管的长度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加以调整,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了收纳的便捷性;(3)初滤组件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4)通过净化组件的多重过滤,可以有效的提高净化效果;(5)本专利技术设置两组抽水机构和净化机构,可以分别或者同时运行,有效的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图1中抽水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抽水管组件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张紧辊轴线方向剖视图;图6为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为净化组件剖视图。附图标记:上壳体1、下壳体2、第一分隔板3、蓄电池4、第二分隔板5、抽水机构6、净化机构7、万向轮8;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第三腔室203、抽水管组件204、第一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包括底部开口的上壳体(1)和顶部开口的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开口端分别压设在第一分隔板(3)的两端面上、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n下壳体(2)中设有蓄电池(4),上壳体(1)中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5),第二分隔板(5)将上壳体(1)中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中设有两组抽水机构(6),上腔室中与抽水机构(6)对应的设有两组净化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包括底部开口的上壳体(1)和顶部开口的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开口端分别压设在第一分隔板(3)的两端面上、并通过紧固件加以锁紧固定;
下壳体(2)中设有蓄电池(4),上壳体(1)中水平的设有第二分隔板(5),第二分隔板(5)将上壳体(1)中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中设有两组抽水机构(6),上腔室中与抽水机构(6)对应的设有两组净化机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下壳体(2)上设有万向轮(8),上壳体(1)上设有背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下壳体(2)设有第一腔室(201),第一腔室(201)的一侧设有第二腔室(202)和第三腔室(203),第二腔室(202)位于第三腔室(203)的上方;
抽水机构(6)包括设置在第三腔室(203)中的抽水管组件(204),设置在第二腔室(202)中的第一抽水泵(205)和设置在第一腔室(201)中的初滤组件(206),第一抽水泵(20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抽水管组件(204)和初滤组件(206)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初滤组件(206)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水平的设有初滤腔室(207)和蓄水腔室(208),初滤腔室(207)中设有卵石颗粒(209),卵石颗粒(209)的填充高度小于初滤腔室(207)的高度,卵石颗粒(209)的上方覆盖至少一层第一不锈钢丝网(210);
初滤腔室(207)和蓄水腔室(208)的底部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滤水孔(211)相连通;第一壳体的第一进水口(212)与初滤腔室(207)相连通、且设置于卵石颗粒(209)的上方,第一进水口(212)通过管道与第一抽水泵(205)相连接;第一壳体的第一出水口(213)与蓄水腔室(208)相连通、且设置在蓄水腔室(208)的顶部,出水管(232)的底部穿过第一出水口(213)插入蓄水腔室(208)中、出水管(232)的顶部与相应的净化机构(7)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初滤组件(206)的第一壳体为圆柱体结构,两组抽水机构(6)的初滤组件(206)通过锁接结构(214)固定在下腔室中;
锁接结构(214)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壳体底部的底部支撑组件(215)和压设在两个第一壳体上方的上压合组件(216),上压合组件(216)锁紧固定在底部支撑组件(215)上;
底部支撑组件(215)包括两个镜像设置在第一壳体两侧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转杆(217),转杆(217)通过转轴(218)可转动的固定在下腔室中,转杆(217)的顶部设有上支撑平台(219)、转杆(217)的下方设有侧支撑平台(220),侧支撑平台(220)朝向第一壳体设置;
上压合组件(216)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压盖(221);上压盖(221)包括两个圆弧形结构的压环(221),两个压环(221)之间通过第一压接平台(222)加以连接,两个压环(221)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压接平台(223);
两个第一壳体分别设置在相应的底部支撑组件(215)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多个上压盖(221)分别压设在两个第一壳体上、使压环(221)卡接在预设在第一壳体外壁上的限位槽中,第一压接平台(222)和第二压接平台(223)分别压设在相应的支撑架的上支撑平台(219)上、再通过螺栓加以锁紧固定,同时,两个支撑架的侧支撑平台(220)分别压紧在第一壳体底部的两侧,从而将初滤组件(206)加以锁紧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户外净水器,其特征为,抽水管组件(204)设置在第三腔室(203)中的抽水软管(224),抽水软管(224)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205)相连接,抽水软管(224)的另一端穿过下壳体(2)与抽水管头(231)相连接;第三腔室(203)中还设有用于调节抽水软管(224)长度的调节组件。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周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