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组件和超滤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91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和超滤净水器,滤芯组件包括滤瓶、超滤膜单元、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被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超滤膜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进行过滤,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为环形结构,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产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水口导通,所述碳棒插设在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中,所述碳棒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对应导通。在满足水质安全要求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and ultrafiltration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组件和超滤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和超滤净水器。
技术介绍
为使得水质达到卫生安全要求,除了需要将水中的泥沙、悬浮颗粒和细菌杂质过滤掉外,还需要改善口感,满足消费需求。而为达到以上苛刻要求,会需要多级过滤,例如利用PP棉和碳棒等滤芯进行多级过滤。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净水器不断趋于小型化,将各级滤芯集成在一起,以减小整体净水器的体积。但是集成度太高的净水器存在滤芯更换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和超滤净水器,在满足水质安全要求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瓶、超滤膜单元、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被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超滤膜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进行过滤,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为环形结构,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产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水口导通,所述碳棒插设在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中,所述碳棒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对应导通。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在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所述超滤膜单元,用于对进入所述滤芯组件的水进行一级过滤,过滤后的水再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中进行二级过滤。具体所述二级过滤过程由所述第二腔体中的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完成。在所述超滤膜单元过滤获得的水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通路中,然后依次被所述碳棒和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过滤,最后从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产水口和第二腔体的出水口排出。所述碳棒可以吸附去除水中的余氯、异味及部分小分子有机物等,有效改善饮水口感。而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则能够对经过所述碳棒过滤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拦截水中可能滋生的细菌和病毒,使得水质达到卫生安全要求。基于一级过滤过程由所述超滤膜单元进行,能够将较小的杂质过滤掉,从而对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减小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的过滤负担,延长使用寿命。而进行一级过滤的所述超滤膜单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从而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可以对其进行清洗,重复使用。从而整体上延长所述滤芯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瓶中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分割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碳棒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抵压密封,所述碳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瓶抵压密封,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包括二级超滤膜和均为圆筒型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层壳体外,所述二级超滤膜位于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所述内层壳体套设在所述碳棒外,所述内层壳体上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间隔形成走水间隙,所述内层壳体上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碳棒之间为密封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壳体上设有二级过水孔,所述外层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外层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筋条与所述滤瓶的端面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碳棒上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碳棒上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进水通孔,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滤瓶上,所述进水通孔连通在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超滤膜单元的产水口与所述进水通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瓶中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分割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超滤膜单元包括超滤膜和超滤膜壳体,所述超滤膜安装在所述超滤膜壳体中,所述超滤膜壳体的两端分别支撑抵压在所述隔板与所述滤瓶之间,所述超滤膜壳体的侧壁与所述滤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水口导通的第一进水间隙,所述超滤膜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间隙连通的过水孔,所述超滤膜壳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出水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腔体的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滤瓶上,所述超滤膜壳体上与所述隔板抵压的部分为底壁,所述超滤膜壳体的底壁与侧壁连接的转角处设有辅助过水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过水孔为多个,多个辅助过水孔在所述超滤膜壳体的周向上间隔分布,所述辅助过水孔为拱形进水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为第一壳体,用于形成所述第二腔体的部分为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和所述超滤膜单元依次安装在所述瓶体中,所述瓶盖位于在所述超滤膜单元上远离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一侧,所述瓶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瓶体上。一种超滤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滤芯组件。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超滤净水器,通过在其中设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滤芯组件,在所述超滤膜单元、碳棒和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依次过滤下,使得水质满足卫生安全要求。同时,基于在所述碳棒和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之前先由所述超滤膜单元将较小杂质过滤掉,从而对所述碳棒和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而在过滤一段时间后,可以将所述超滤膜单元拆下进行清洗,然后再重复使用。从而从整体上延长所述超滤净水器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实施例所述滤芯组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滤芯组件;11、滤瓶;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13、第一壳体;114、第二壳体;12、超滤膜单元;121、超滤膜;122、超滤膜壳体;1221、第一进水间隙;1222、过水孔;1223、辅助过水孔;13、二级超滤单元;131、二级超滤膜;132、内层壳体;1321、走水间隙;133、外层壳体;1331、二级过水孔;14、碳棒;141、进水通路;15、隔板;16、第二端盖;161、进水通孔;17、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超滤膜单元、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被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超滤膜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进行过滤,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为环形结构,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产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水口导通,所述碳棒插设在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中,所述碳棒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对应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超滤膜单元、二级超滤单元和碳棒,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被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超滤膜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腔体中的水进行过滤,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为环形结构,所述二级超滤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二级超滤单元的产水口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出水口导通,所述碳棒插设在所述二级超滤单元中,所述碳棒中设有进水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对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中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滤瓶形成的腔体分割为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碳棒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抵压密封,所述碳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瓶抵压密封,所述二级超滤单元包括二级超滤膜和均为圆筒型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层壳体外,所述二级超滤膜位于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所述内层壳体套设在所述碳棒外,所述内层壳体上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间隔形成走水间隙,所述内层壳体上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碳棒之间为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上设有二级过水孔,所述外层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隔板抵接,所述外层壳体的另一端通过筋条与所述滤瓶的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盖设在所述碳棒上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盖设在所述碳棒上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进水通孔,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滤瓶上,所述进水通孔连通在所述进水通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水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妃李友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