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72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19:56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混料箱内部下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搅拌轴A,搅拌轴A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混料箱相对的侧壁上,搅拌轴A的一端与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A的中部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A,并在两个搅拌杆A的两侧分别对固定连接有三个搅拌杆B;下料料斗的下端伸入到混料箱上开口端的内部,并于混料箱上开口端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沿下料料斗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侧出料口;下料料斗的轴心处设置有搅拌轴B,搅拌轴B的顶端与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B在下料料斗中的部分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搅拌单元、第二搅拌单元和第三搅拌单元。该装置能提高混料的均匀性,有助于提高饲料生产的效率。

A premixing device for fee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
技术介绍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先预混合然后再进行粉碎加工。采用先混合后粉碎的加工工艺中多采用螺旋上下混料的方式进行混料,具体地,饲料从混料箱的底部由螺旋叶轮输送到顶部再落下以达到充分混匀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螺旋叶轮与混料箱的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靠近混料箱的那部分饲料很少会被螺旋叶轮卷起,这样导致混料效果十分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该装置能提高混料的均匀性,有助于提高饲料生产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中部的混料箱和下料料斗;所述混料箱上端开口,其下端呈倒置的锥台型,且下开口端设置有与卸料闸板;混料箱内部下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搅拌轴A,搅拌轴A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混料箱相对的侧壁上,且其中的一端可转动地穿出混料箱后与固定连接在混料箱外侧的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A的中部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A,并在两个搅拌杆A的两侧分别对固定连接有三个搅拌杆B,搅拌杆B的长度小于搅拌杆A的长度;搅拌杆A的外端在转动过程中与混料箱的下开口端间隙配合;所述下料料斗的下端伸入到混料箱上开口端的内部,并于混料箱上开口端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沿下料料斗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侧出料口;下料料斗的轴心处设置有搅拌轴B,搅拌轴B的底端与下料料斗下端的端板转动连接,搅拌轴B的顶端延伸到下料料斗上端上方并与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上端的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B在下料料斗中的部分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搅拌单元、第二搅拌单元和第三搅拌单元,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均由左右对称设置且开口方向相背的两个V字形搅拌杆体组成,第三搅拌单元靠近下料料斗下端地设置,其由两个外高里低倾斜设置的两个斜板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出料口的数量为8个。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电机B通过径向地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上端的横梁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的上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在下料料斗中的驱动电机B和搅拌轴B上的多个搅拌单元能对加入下料料斗中的饲料进行第一次预搅拌,下料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在其侧壁的周向上,而不是设置在下端底部,从而,能避免下料的集中,有助于下料分散地进入到混料箱中,混料箱中的搅拌轴A上设置的搅拌杆A和B能对饲料进行二次预搅拌,从而能使饲料更充分地混匀,以利于后续的破碎加工作业,有利于提高饲料加工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混料箱,3、下料料斗,4、卸料闸板,5、搅拌轴A,6、驱动电机A,7、搅拌杆A,8、搅拌杆B,9、侧出料口,10、驱动电机B,11、第一搅拌单元,12、第二搅拌单元,13、第三搅拌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包括支撑架1、设置在支撑架1中部的混料箱2和下料料斗3;所述混料箱2上端开口,其下端呈倒置的锥台型,且下开口端设置有与卸料闸板4;混料箱2内部下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搅拌轴A5,搅拌轴A5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混料箱2相对的侧壁上,且其中的一端可转动地穿出混料箱2后与固定连接在混料箱2外侧的驱动电机A6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A5的中部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A7,并在两个搅拌杆A7的两侧分别对固定连接有三个搅拌杆B8,搅拌杆B8的长度小于搅拌杆A7的长度;搅拌杆A7的外端在转动过程中与混料箱2的下开口端间隙配合,这样,能避免混料箱2下料口发生堵塞的情况。所述下料料斗3的下端伸入到混料箱2上开口端的内部,并于混料箱2上开口端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沿下料料斗3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侧出料口9;下料料斗3的轴心处设置有搅拌轴B,搅拌轴B的底端与下料料斗3下端的端板转动连接,搅拌轴B的顶端延伸到下料料斗3上端上方并与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3上端的驱动电机B10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B在下料料斗3中的部分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搅拌单元11、第二搅拌单元12和第三搅拌单元13,第一搅拌单元11和第二搅拌单元12均由左右对称设置且开口方向相背的两个V字形搅拌杆体组成,第三搅拌单元13靠近下料料斗3下端地设置,其由两个外高里低倾斜设置的两个斜板组成。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出料口9的数量为8个。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驱动电机B10通过径向地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3上端的横梁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3的上端。通过设置在下料料斗中的驱动电机B和搅拌轴B上的多个搅拌单元能对加入下料料斗中的饲料进行第一次预搅拌,下料料斗的出料口设置在其侧壁的周向上,而不是设置在下端底部,从而,能避免下料的集中,有助于下料分散地进入到混料箱中,混料箱中的搅拌轴A上设置的搅拌杆A和B能对饲料进行二次预搅拌,从而能使饲料更充分地混匀,以利于后续的破碎加工作业,有利于提高饲料加工的作业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中部的混料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料斗;/n所述混料箱上端开口,其下端呈倒置的锥台型,且下开口端设置有与卸料闸板;混料箱内部下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搅拌轴A,搅拌轴A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混料箱相对的侧壁上,且其中的一端可转动地穿出混料箱后与固定连接在混料箱外侧的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A的中部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A,并在两个搅拌杆A的两侧分别对固定连接有三个搅拌杆B,搅拌杆B的长度小于搅拌杆A的长度;搅拌杆A的外端在转动过程中与混料箱的下开口端间隙配合;/n所述下料料斗的下端伸入到混料箱上开口端的内部,并于混料箱上开口端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沿下料料斗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侧出料口;下料料斗的轴心处设置有搅拌轴B,搅拌轴B的底端与下料料斗下端的端板转动连接,搅拌轴B的顶端延伸到下料料斗上端上方并与固定连接在下料料斗上端的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B在下料料斗中的部分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搅拌单元、第二搅拌单元和第三搅拌单元,第一搅拌单元和第二搅拌单元均由左右对称设置且开口方向相背的两个V字形搅拌杆体组成,第三搅拌单元靠近下料料斗下端地设置,其由两个外高里低倾斜设置的两个斜板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饲料生产的预混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中部的混料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料斗;
所述混料箱上端开口,其下端呈倒置的锥台型,且下开口端设置有与卸料闸板;混料箱内部下方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搅拌轴A,搅拌轴A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混料箱相对的侧壁上,且其中的一端可转动地穿出混料箱后与固定连接在混料箱外侧的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A的中部左右对称地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A,并在两个搅拌杆A的两侧分别对固定连接有三个搅拌杆B,搅拌杆B的长度小于搅拌杆A的长度;搅拌杆A的外端在转动过程中与混料箱的下开口端间隙配合;
所述下料料斗的下端伸入到混料箱上开口端的内部,并于混料箱上开口端内侧的部分设置有沿下料料斗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侧出料口;下料料斗的轴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爱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