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技术

技术编号:2320700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药料;(2)炼油;(3)下丹成膏;(4)去火毒;(5)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精选多种中药材复方制备的麻痹膏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风湿疼痛和腰腿疼痛,同时制备方法简单,还可制备成方便使用的麻痹贴,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同时无毒副作用,药效持续时间长,成本低,使用方便,减少患者对口服药的厌倦感,对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背、肩膀、腿部等部位疼痛治疗总有效率平均达到97.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
技术介绍
风湿、类风湿疾病属于我国中医学痹症的范畴,其主要症状为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屈伸不利,或者关节肿大,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残率也逐年上升。腰椎、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以及肩周炎引起的颈肩腰腿疼为常见病,特别是在老年人中较为普遍。而且,随着人们看电视、操作电脑时间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风湿、类风湿疾病通常的治疗药物为非甾体消炎药和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耐受。而腰腿疼痛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一些长期服用的消炎药和活血类药物,既麻烦,又伤胃,还易造成患者不按时服药和厌倦服药,影响治疗,给患者精神上、经济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疗效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通过精选多种中药材复方制备成麻痹膏,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风湿疼痛和腰腿疼痛,同时制备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浸泡于桐油中,加热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24-72h;(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后于桐油中浸泡30-4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热至油温为190-2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热至油温为280-3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每1000g桐油加入红丹330-350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前过80-120目筛。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麻痹膏。最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麻痹贴,其包括医用敷料和药物主料,所述药物主料为上述麻痹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精选多种中药材复方制备的麻痹膏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风湿疼痛和腰腿疼痛,同时制备方法简单,还可制备成方便使用的麻痹贴,减少患者对口服药的厌倦感,有止痛快、疗效确定、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均可自常规途径购买得到。实施例1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浸泡于桐油中30min,加热至190℃,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至280℃进行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按每1000g桐油330g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24h;(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所述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前过80-120目筛。实施例2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浸泡于桐油中35min,加热至200℃,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至290℃进行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按每1000g桐油340g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48h;(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所述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前过80-120目筛。实施例3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浸泡于桐油中40min,加热至210℃,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至300℃进行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按每1000g桐油350g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72h;(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所述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前过80-120目筛。制备例1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麻痹膏,按50g量涂于裱褙材料上,即得所述麻痹贴。制备例2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得到麻痹膏,按50g量涂于裱褙材料上,即得所述麻痹贴。制备例3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得到麻痹膏,按50g量涂于裱褙材料上,即得所述麻痹贴。所述裱褙材料为胶布、皮纸或荷叶等医用敷料。实验例临床观察风湿疼痛病人285例,病状表现为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腰、背、肩膀、腿部等部位疼痛。其中男162例,女123例,年龄18-60岁,平均分成3组,分别使用制备例1-3制备的麻痹贴进行治疗,使用时,首先将患处皮肤清洁,然后加热膏药,使膏体均匀受热发软即可,贴于患处,7天为一个疗程。以市售某风湿膏药为对照,病人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本专利技术的麻痹贴和市售某风湿膏药治疗风湿疼痛临床疗效观察由上表数据可知,与市售某风湿膏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麻痹膏进一步制备的麻痹贴治疗总有效率平均达到97.16%,其中治疗组1和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浸泡于桐油中,加热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n(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n(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n(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24-72h;/n(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药料:将等质量的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浸泡于桐油中,加热炸至药材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色,捞去药渣;
(2)炼油:将捞去药渣的药油继续加热熬炼,至油脂滴下呈水珠状;
(3)下丹成膏:在炼好的药油中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所述药油成为有光泽的黑褐色膏状物;
(4)去火毒:将所述黑褐色膏状物浸入冷水中不断搅拌并换水至冷却,然后于冷水中静置24-72h;
(5)混合:将所述去火毒的膏状物加热融化,与血竭粉和三七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麻痹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归、独活、白芷、制川乌和制草乌切碎成长度为1-2cm的小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痹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春李太兵
申请(专利权)人:澧县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