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54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底盒,底盒顶部、底部分别有氧化锌避雷器,底盒内部设有放电间隙组件,放电间隙组件包括上、下缸体,上缸体外壁有环台、活塞,上缸体顶部有上电极柱,下缸体内底部同轴连接有内缸体,内缸体底部固定有下电极柱,内缸体侧壁还设有第一排气口;下缸体套于上缸体外,上缸体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顶部缸口中,下电极柱与上电极柱同轴相对,下缸体顶部与上缸体环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波纹管,上缸体活塞与下缸体内壁密封接触,下缸体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气口;下电极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母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放电间隙组件具备自动灭弧功能,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A three-phase combined over-voltage pro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过电压保护器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
技术介绍
三相过电压保护器是常用的电力设备,其连接于母线,用于在过电压时泄放过压,实现对负荷的保护。现有的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安装于底盒上的三相氧化锌避雷器和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以及放电间隙,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的上端分别连接母线,三相氧化锌避雷器的下端分别各自通过放电间隙与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一端连接,对地氧化锌避雷器另一端接地。其中放电间隙一般由两同轴相对并有间隙的电极柱构成,当母线产生过压时,电压击穿两电极柱之间放电间隙后通过对地氧化锌避雷器引入地。三相过电压保护器其放电间隙存在残留电弧问题,即过电压保护器在引出高压后瞬间断开时两电极柱之间会有电弧产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具有灭弧功能的放电间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过电压保护器放电间隙残留电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底盒,底盒顶部固定安装有三相氧化锌避雷器,底盒底部固定安装有对地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底盒内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位置分别设有放电间隙组件,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竖直的上、下缸体,所述上缸体顶部封闭、底部设为缸口,上缸体顶部外壁成型有环台,上缸体下部外壁环套固定有活塞,上缸体顶部固定有上电极柱,上电极柱的上端竖直穿过上缸体顶部后在底盒顶部与对应的氧化锌避雷器下端固定连接,上电极柱下端伸入上缸体内;所述下缸体底部封闭、顶部设为缸口,下缸体内底部同轴连接有内缸体,内缸体顶部设为缸口,内缸体顶部缸口口径与上缸体底部外径匹配,内缸体底部固定有下电极柱,下电极柱下端依次穿过内缸体底部、下缸体底部后穿出至下缸体下方,下电极柱上端伸入内缸体中,内缸体侧壁还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下缸体套于上缸体外,且上缸体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顶部缸口中,内缸体中下电极柱上端与上缸体中上电极柱下端同轴相对并间隔有放电间隙,所述下缸体顶部与上缸体顶部环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波纹管,第一弹性波纹管环套于上缸体外,由第一弹性波纹管、下缸体和上缸体连接的环台共同包围上缸体、内缸体,所述上缸体外壁的活塞与下缸体内壁密封接触,下缸体位于活塞上方位置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气口;放电间隙组件还包括母排,所述下电极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母排,所述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上端与母排弹性电连接。所述的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体的缸口口径大于内缸体内部直径,内缸体内部直径与上缸体内部直径一致,由此上缸体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缸口时,上缸体内部与内缸体内部组合为柱状空间。所述的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缸体侧壁的第二排气口口径大于内缸体侧壁第一排气口口径。所述的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内顶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位置分别固定有连接排,所述氧化锌避雷器下端分别穿过底盒顶部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排,所述上电极柱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排,通过连接排实现上电极柱上端与对应的氧化锌避雷器下端的电连接。所述的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排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电柱,所述底盒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电套管,导电套管上端与母排底部之间连接有环套于导电柱外的第二弹性波纹管,所述导电柱下端滑动装配在导电套管中,且导电柱侧壁与导电套管内壁电接触,所述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上端穿入底盒底部并与导电套管下端固定连接,由导电套管、导电柱、第二弹性波纹管实现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上端与母排的弹性电连接。本技术中,下缸体、上缸体的环台、第一弹性波纹管组成包围上缸体、内缸体的封闭空间,当上、下电极柱之间空隙被击穿时,首先上缸体和内缸体对合后的空间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并从内缸体侧壁的第一排气口排出至下缸体中,空气继续膨胀时,由于上缸体整体是固定不动的,同时由于上缸体外壁活塞的密封作用,膨胀空气会推动下缸体带动内缸体整体向下运动,类似于活塞缸结构中活塞固定时活塞缸运动。下缸体带动内缸体向下运动时,会使下电极柱与上电极柱之间间隙增大,进而起到灭弧作用。下缸体向下运动至下缸体侧壁的第二排气口与膨胀空气连通时,膨胀空气从第二排气口排出。当空气冷却后,通过第一弹性波纹管的弹性作用可使下缸体复位。本技术中,当下缸体向下运动时,下电极柱带动母排和母排连接的导电柱整体向下运动,导电柱在导电套管内向下滑动,当空气冷却后,通过第二弹性波纹管的弹性作用可使母排复位,配合第一弹性波纹管使整个放电间隙组件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放电间隙组件具备自动灭弧功能,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提高了过电压保护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灭弧时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底盒1,底盒1顶部固定安装有三相氧化锌避雷器2,底盒1底部固定安装有对地氧化锌避雷器3,底盒1内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2位置分别设有放电间隙组件,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竖直的上、下缸体4、5,上缸体4顶部封闭、底部设为缸口,上缸体4顶部外壁成型有环台6,上缸体4下部外壁环套固定有活塞7,上缸体4顶部固定有上电极柱8,上电极柱8的上端竖直穿过上缸体4顶部后在底盒1顶部与对应的氧化锌避雷器2下端固定连接,上电极柱8下端伸入上缸体4内;下缸体5底部封闭、顶部设为缸口,下缸体5内底部同轴连接有内缸体9,内缸体9顶部设为缸口,内缸体9顶部缸口口径与上缸体4底部外径匹配,内缸体9底部固定有下电极柱10,下电极柱10下端依次穿过内缸体9底部、下缸体5底部后穿出至下缸体5下方,下电极柱10上端伸入内缸体9中,内缸体9侧壁还设有第一排气口11;下缸体5套于上缸体4外,且上缸体4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9顶部缸口中,内缸体9中下电极柱10上端与上缸体4中上电极柱8下端同轴相对并间隔有放电间隙,下缸体5顶部与上缸体4顶部环台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波纹管12,第一弹性波纹管12环套于上缸体4外,由第一弹性波纹管12、下缸体5和上缸体4连接的环台6共同包围上缸体4、内缸体9,上缸体4外壁的活塞7与下缸体5内壁密封接触,下缸体5位于活塞7上方位置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气口13;放电间隙组件还包括母排14,下电极柱10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母排14,对地氧化锌避雷器3上端与母排14弹性电连接。内缸体9的缸口口径大于内缸体9内部直径,内缸体9内部直径与上缸体4内部直径一致,由此上缸体4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9缸口时,上缸体4内部与内缸体9内部组合为柱状空间。下缸体5侧壁的第二排气口13口径大于内缸体9侧壁第一排气口11口径。底盒1内顶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2位置分别固定有连接排15,氧化锌避雷器2下端分别穿过底盒1顶部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接排15,上电极柱8上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底盒,底盒顶部固定安装有三相氧化锌避雷器,底盒底部固定安装有对地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底盒内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位置分别设有放电间隙组件,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竖直的上、下缸体,所述上缸体顶部封闭、底部设为缸口,上缸体顶部外壁成型有环台,上缸体下部外壁环套固定有活塞,上缸体顶部固定有上电极柱,上电极柱的上端竖直穿过上缸体顶部后在底盒顶部与对应的氧化锌避雷器下端固定连接,上电极柱下端伸入上缸体内;/n所述下缸体底部封闭、顶部设为缸口,下缸体内底部同轴连接有内缸体,内缸体顶部设为缸口,内缸体顶部缸口口径与上缸体底部外径匹配,内缸体底部固定有下电极柱,下电极柱下端依次穿过内缸体底部、下缸体底部后穿出至下缸体下方,下电极柱上端伸入内缸体中,内缸体侧壁还设有第一排气口;/n所述下缸体套于上缸体外,且上缸体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顶部缸口中,内缸体中下电极柱上端与上缸体中上电极柱下端同轴相对并间隔有放电间隙,所述下缸体顶部与上缸体顶部环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波纹管,第一弹性波纹管环套于上缸体外,由第一弹性波纹管、下缸体和上缸体连接的环台共同包围上缸体、内缸体,所述上缸体外壁的活塞与下缸体内壁密封接触,下缸体位于活塞上方位置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气口;/n放电间隙组件还包括母排,所述下电极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母排,所述对地氧化锌避雷器上端与母排弹性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包括底盒,底盒顶部固定安装有三相氧化锌避雷器,底盒底部固定安装有对地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底盒内部对应每相氧化锌避雷器位置分别设有放电间隙组件,所述放电间隙组件包括竖直的上、下缸体,所述上缸体顶部封闭、底部设为缸口,上缸体顶部外壁成型有环台,上缸体下部外壁环套固定有活塞,上缸体顶部固定有上电极柱,上电极柱的上端竖直穿过上缸体顶部后在底盒顶部与对应的氧化锌避雷器下端固定连接,上电极柱下端伸入上缸体内;
所述下缸体底部封闭、顶部设为缸口,下缸体内底部同轴连接有内缸体,内缸体顶部设为缸口,内缸体顶部缸口口径与上缸体底部外径匹配,内缸体底部固定有下电极柱,下电极柱下端依次穿过内缸体底部、下缸体底部后穿出至下缸体下方,下电极柱上端伸入内缸体中,内缸体侧壁还设有第一排气口;
所述下缸体套于上缸体外,且上缸体底部对合连通于内缸体顶部缸口中,内缸体中下电极柱上端与上缸体中上电极柱下端同轴相对并间隔有放电间隙,所述下缸体顶部与上缸体顶部环台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波纹管,第一弹性波纹管环套于上缸体外,由第一弹性波纹管、下缸体和上缸体连接的环台共同包围上缸体、内缸体,所述上缸体外壁的活塞与下缸体内壁密封接触,下缸体位于活塞上方位置的侧壁还设有第二排气口;
放电间隙组件还包括母排,所述下电极柱下端分别固定连接至母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凯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