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039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属于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电源试验装置和电源监控装置,所述电源试验装置安装在交流电网变压器上,所述电源试验装置包括变压器、第一保护电阻、整流硅堆、第二保护电阻和滤波电容,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输出升压后的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串接第一保护电阻后引出所需的交流高压试验电源;所述交流高压试验电源串接整流硅堆,形成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第二保护电阻和滤波电容构成的滤波回路,向外引出所需的直流高压试验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高压电源试验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
本技术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属于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试验电源是输变电设备试验的常用装置,目前使用的试验电源一般或只能提供交流电源,或只能提供直流电源,随着大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装置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各种现场接电试验往往既需要高压交流电源也需要高压直流电源,有时需要同时接入两者,准备两套电源装置会带来运输、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不便;例如对高压绝缘子进行带电积污试验时,分别比较在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作用下绝缘子的积污差异,就同时需要一个高压交流电源、一个高压直流电源进行测试。另一方面,由于高压电源的试验均在露天环境进行,试验单元个体数量往往较多,试验周期较长,往往一次试验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对试验的数据获取,计算统计等不确定因素较多,试验效果较差,在试验单元周边设置的数据采集通信系统由于受到高压电源环境影响,信号传输受到严重干扰,影响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试验装置(1)和电源监控装置,所述电源试验装置(1)安装在交流电网变压器上,所述电源试验装置(1)包括变压器(3)、第一保护电阻(4)、整流硅堆(5)、第二保护电阻(6)和滤波电容(7),所述变压器(3)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3)的输出端输出升压后的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3)的输出端串接第一保护电阻(4)后引出所需的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n所述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串接整流硅堆(5),形成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第二保护电阻(6)和滤波电容(7)构成的滤波回路,向外引出所需的直流高压试验电源(9);/n所述交流高压试验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试验装置(1)和电源监控装置,所述电源试验装置(1)安装在交流电网变压器上,所述电源试验装置(1)包括变压器(3)、第一保护电阻(4)、整流硅堆(5)、第二保护电阻(6)和滤波电容(7),所述变压器(3)的输入端接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3)的输出端输出升压后的交流电源,所述变压器(3)的输出端串接第一保护电阻(4)后引出所需的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
所述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串接整流硅堆(5),形成脉动直流电压,再经过第二保护电阻(6)和滤波电容(7)构成的滤波回路,向外引出所需的直流高压试验电源(9);
所述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直流高压试验电源(9)可单独作为高压试验电源使用,向外部负荷供电;
所述电源监控装置安装在变压器(3)的外围,所述电源监控装置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中央控制器(10),所述中央控制器(10)通过导线分别与LED显示屏(11)、控制键盘(12)、无线通信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电源模块(15)相连;
所述电源监控装置还通过导线连接有相应的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高压试验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传感器(16)和试验开关(17),设置在被试验单元外围的摄像头(18),所述摄像头(18)用于采集被试验单元的图像视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试验单元具体为高压试验绝缘子(19),所述高压试验绝缘子(19)的钢脚分别与交流高压试验电源(8)、直流高压试验电源(9)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高压试验绝缘子(19)的铁帽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分别与手持监控终端(20)、监控服务器(21)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直流两用的高压电源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3)使用的芯片为通信芯片U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3)的电路结构为:
所述通信芯片U1的3脚并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后与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锋赵培峰曹小明张宁赵国伟罗旭赵锐李晋强郭鑫张学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