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上的中间支承由轴承及套设在轴承外部的橡胶弹性元件等组成,能够起到支撑传送轴的作用,同时能够解决传动过程中传动轴的振动问题。但是,中间支承位于底盘的下部,暴露在恶劣的使用工况中,在复杂的受力状态(不仅承受径向载荷,还承受轴向载荷)下容易造成老化、磨损、橡胶压溃以及轴承损坏等问题。而中间支承一旦损坏,则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传动轴抖动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但噪声比较大、车辆的舒适性降低,还不利于车辆性能的稳定。因而,中间支承的可靠性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必要去衡量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是通过路试去验证中间支承的耐久性,这种方式不但危险性较高,而且也会影响产品的开发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通过路试去验证中间支承的耐久性,危险性较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驱动单元、轴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1)、第二安装座(2)、驱动单元(3)、轴向加载单元(4)以及径向加载单元,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部(6),所述夹持部(6)用于固定待试验中间支承(100),所述驱动单元(3)与所述夹持部(6)连接,能够带动所述夹持部(6)以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的轴线为旋转轴转动;/n所述第二安装座(2)位于所述夹持部(6)背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所述轴向加载单元(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用于向固定在所述夹持部(6)上的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加载轴向载荷;所述径向加载单元用于向固定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1)、第二安装座(2)、驱动单元(3)、轴向加载单元(4)以及径向加载单元,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转动连接有夹持部(6),所述夹持部(6)用于固定待试验中间支承(100),所述驱动单元(3)与所述夹持部(6)连接,能够带动所述夹持部(6)以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的轴线为旋转轴转动;
所述第二安装座(2)位于所述夹持部(6)背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一侧,所述轴向加载单元(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用于向固定在所述夹持部(6)上的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加载轴向载荷;所述径向加载单元用于向固定在所述夹持部(6)上的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加载径向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载单元(4)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上的轴向加载杆(41),所述轴向加载杆(41)朝向所述夹持部(6)的一端始终能够与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紧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加载杆(41)的轴线与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轴向加载杆(41)在其自身轴线方向上与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以改变所述待试验中间支承(100)的轴向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2)包括支撑板(21),所述径向加载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1)上的径向调整板(51),所述轴向加载单元(4)还包括锁紧件(42);
所述轴向加载杆(41)包括第一螺纹段,所述径向调整板(5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板(21)上设置有供所述轴向加载杆(41)穿过的通孔,所述锁紧件(42)和所述径向调整板(51)均与所述轴向加载杆(41)的第一螺纹段螺接,且所述锁紧件(42)与所述径向调整板(51)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支承耐久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42)包括锁紧螺母。
技术研发人员:郑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