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捅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77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捅渣器,属于捅渣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捅渣管,捅渣管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风镐,捅渣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钻头,捅渣管的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其中支撑件包括相对向内设置的两个圆弧段,两圆弧段朝向内侧的端部下方连接有竖直段,两竖直段远离圆弧段的一侧端部连接有连接段;且靠近气动风镐一侧的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气缸,连接杆的顶部与捅渣管相连,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气缸上的第一伸缩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捅渣器存在捅渣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不足,其捅渣效率高,安全性能良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捅渣器
本技术涉及捅渣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捅渣器。
技术介绍
锅炉在燃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引起结渣,比如煤的灰熔点低或者煤中含有沙砾,控制料层的温度接近或者超过灰熔点而引起结渣;料层松紧不均,布风不均,局部通风过强,造成局部区域反应强烈,火层温度上升而引起结渣;饱和温度控制的较低,热备时间过长,灰在高温区的受热时间长,形成结渣等,锅炉结渣会严重影响空气的流通,从而使效率降低,所以在结渣产生时需要用专门的捅渣器将其捅散,提高燃烧效率。现有的捅渣器非常简单,一般就是数段可拆卸连接组成的捅渣杆,需要工人用手拿着捅渣杆进行捅渣,这种直杆型捅渣器的缺点在于不但捅渣费力,效率低,而且直接与手接触,捅渣人员工很容易被烧烫伤,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款效率高、安全性能良好的捅渣器是行业内一直追求的目标。经检索,关于捅渣器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5286301,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电厂锅炉的可视化电动捅渣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锅炉的可视化电动捅渣器,包括至少两节可拆卸组合的捅渣管;还包括支撑器和设置在其上的带有把手的控制杆;组合后的捅渣管上管段内固定有电机;捅渣管内置有与电机通过连接器连接的长钻头;长钻头伸出捅渣管顶部;捅渣管下管段上安装有带透明保护罩的摄像头。该方案不失为对捅渣器结构的良好探索,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行业内对于捅渣器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捅渣器存在捅渣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动捅渣器,其捅渣效率高,安全性能良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包括捅渣管,捅渣管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风镐,捅渣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钻头,捅渣管的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其中支撑件包括相对向内设置的两个圆弧段,两圆弧段朝向内侧的端部下方连接有竖直段,两竖直段远离圆弧段的一侧端部连接有连接段;且靠近气动风镐一侧的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气缸,靠近钻头一侧的支撑件的两个竖直段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与捅渣管相连,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气缸上的第一伸缩杆相连,第一气缸驱动第一伸缩杆带动连接杆沿捅渣管长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第一气缸与支撑件之间采用铰接相连。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靠近钻头一侧的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捅渣管的弧形支撑部,第二气缸驱动第二伸缩杆带动捅渣管沿高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气动风镐的出口设有连接接头,连接接头与捅渣管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捅渣管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连接杆上也对应开设有连接孔,螺栓依次穿过连接孔和通孔将连接杆固定于连接板上。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圆弧段上与捅渣管接触的内侧设有减震垫。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弧形支撑部上与捅渣管接触的内侧也设有减震垫。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竖直段为可伸缩杆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气动风镐的手柄外侧包裹有一层减震垫。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捅渣管的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便于在捅渣时给捅渣管提供支点,捅渣时,通过将支撑件放置于操作平台上,且将钻头抵靠在需要捅渣的部位,启动气动风镐即可轻松实现捅渣,而不需要人手直接将钻头抵靠在结渣部位,节省人力,且提高了捅渣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支撑件包括相对向内设置的两个圆弧段,圆弧段用于支撑上方的捅渣管,圆弧型结构设计方便更稳当地支撑住上方的捅渣管。(3)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靠近气动风镐一侧的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气缸,靠近钻头一侧的支撑件的两个竖直段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在两个竖直段之间能够自由进出,连接杆的顶部与捅渣管相连,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气缸上的第一伸缩杆相连,第一气缸驱动第一伸缩杆带动连接杆沿捅渣管长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当需要进行除渣操作时,不需要依靠人手将钻头抵靠在结渣部位,由于捅渣管较长,通常需要几个人同时配合托住捅渣管才能将钻头抵靠在结渣部位,且捅渣过程中震动较大,结渣温度较高,易对人体造成损伤,且费时费力;而本装置则是利用液压驱动带动捅渣管做直线运动直至将钻头抵靠在结渣部位进行捅渣,省时省力,提高了捅渣效率,且避免发生人员误伤等情况。(4)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靠近钻头一侧的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支撑捅渣管的弧形支撑部,弧形支撑部与支撑捅渣管搭接接触,第二气缸驱动第二伸缩杆带动捅渣管沿高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即弧形支撑部支撑捅渣管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捅渣管头部的钻头进行上下角度调节,方便对不同结渣部位进行捅渣操作。(5)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圆弧段上与捅渣管接触的内侧设有减震垫,弧形支撑部上与捅渣管接触的内侧也设有减震垫,减轻捅渣管在捅渣时由于激烈震动而发生的晃动,进一步保障了捅渣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气动捅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10、捅渣管;120、钻头;130、气动风镐;131、手柄;140、连接接头;150、气动压缩机;200、支撑件;210、圆弧段;220、竖直段;230、连接段;310、第一气缸;311、第一伸缩杆;301、连接杆;320、第二气缸;321、第二伸缩杆;302、弧形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气动捅渣器,包括捅渣管110,捅渣管110采用空心不锈钢材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捅渣管110可采用可伸缩杆结构,方便对结渣的不同位置进行捅渣。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捅渣管110的一端通过连接接头140连接有气动风镐130,其中气动风镐130的出口设有连接接头140,连接接头140与捅渣管110通过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捅渣管(110),捅渣管(110)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风镐(130),捅渣管(110)的另一端连接有钻头(120),捅渣管(110)的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200),其中支撑件(200)包括相对向内设置的两个圆弧段(210),两圆弧段(210)朝向内侧的端部下方连接有竖直段(220),两竖直段(220)远离圆弧段(210)的一侧端部连接有连接段(230);且靠近气动风镐(130)一侧的支撑件(200)上设有第一气缸(310),靠近钻头(120)一侧的支撑件(200)的两个竖直段(220)之间设有连接杆(301),连接杆(301)的顶部与捅渣管(110)相连,连接杆(301)的底部与第一气缸(310)上的第一伸缩杆(311)相连,第一气缸(310)驱动第一伸缩杆(311)带动连接杆(301)沿捅渣管(110)长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捅渣管(110),捅渣管(110)的一端连接有气动风镐(130),捅渣管(110)的另一端连接有钻头(120),捅渣管(110)的下方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件(200),其中支撑件(200)包括相对向内设置的两个圆弧段(210),两圆弧段(210)朝向内侧的端部下方连接有竖直段(220),两竖直段(220)远离圆弧段(210)的一侧端部连接有连接段(230);且靠近气动风镐(130)一侧的支撑件(200)上设有第一气缸(310),靠近钻头(120)一侧的支撑件(200)的两个竖直段(220)之间设有连接杆(301),连接杆(301)的顶部与捅渣管(110)相连,连接杆(301)的底部与第一气缸(310)上的第一伸缩杆(311)相连,第一气缸(310)驱动第一伸缩杆(311)带动连接杆(301)沿捅渣管(110)长度方向做直线往返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气缸(310)与支撑件(200)之间采用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捅渣器,其特征在于:靠近钻头(120)一侧的支撑件(200)上设有第二气缸(320),第二气缸(320)上设有第二伸缩杆(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业成耿雷王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