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6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筒灯,包括筒灯主体、连接于筒灯主体背面的横杆、分别连接于横杆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连接于第一弹片支架远离横杆的一端的第一弹片,以及连接于第二弹片支架远离横杆的一端的第二弹片;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筒灯还包括一端穿设条形通孔后固定于横杆上的第一紧固件。在调节时,不需要将第一紧固件卸下来,而只需松动一下第一紧固件,使得第一紧固件脱离与横杆的连接,然后推拉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使得第一紧固件在条形通孔内移动,就可以调节至想要的安装档位,再拧紧第一紧固件即完成调节,其操作方便且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筒灯。
技术介绍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这种嵌装于天花板内部的隐置性灯具,所有光线都向下投射,属于直接配光,可以用不同的反射器、镜片、百叶窗、灯泡来取得不同的光线效果。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如果想营造温馨的感觉,可试着装设多盏筒灯,减轻空间压迫感。筒灯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学校、大型超市、办公场所、高档住宅等作为重点照明之用,亮化、美化环境,也为生活增添色彩。目前,筒灯在安装时通常采用两侧的弹片来固定于天花板内,而为了匹配不同尺寸的安装筒,会利用弹片支架与弹片配合,如弹片支架与弹片通过螺丝连接在一起,在调节尺寸时,需要把螺丝卸下来才能调节弹片,安装费时费力,且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灯,旨在解决的目前的筒灯安装繁琐且用户体验度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筒灯,包括筒灯主体、连接于所述筒灯主体背面的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一弹片,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筒灯还包括一端穿设所述条形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横杆上的第一紧固件。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灯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夹持于其与所述横杆之间,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弹片支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弹片支架夹持于其与所述横杆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支架靠近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朝所述第一弹片支架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调节凸台,所述第一调节凸台与所述第一缺口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弹片支架靠近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弹片支架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调节凸台,所述第二调节凸台与所述第二缺口相互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凸台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调节凸台由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端部弯折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的相对两侧分别朝外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凸起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第一凸起连接的一端的两侧朝所述第一凸起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定位边,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凸起连接的一端的两侧朝所述第二凸起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定位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第三缺口,以及用于避让所述第二调节件的第四缺口,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三缺口内,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第四缺口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上,所述第二调节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凸起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杆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均连接于所述滑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灯主体包括面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面环内的散热器、光源组件、反光杯和透光罩,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面环远离所述透光罩的一端的端面上。实施本技术的一种筒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通过在筒灯主体的背面连接横杆,在横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在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分别连接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第一紧固件的一端穿设条形通孔后固定于横杆上,进而实现了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与横杆的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之间的距离以匹配不同尺寸的安装筒时,不需要将第一紧固件卸下来,而只需松动一下第一紧固件,使得第一紧固件脱离与横杆的连接,然后推拉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使得第一紧固件在条形通孔内移动,就可以调节至想要的安装档位,再拧紧第一紧固件即完成调节,其操作方便且简单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部分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一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第二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紧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第二调节件和第三紧固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横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灯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0-筒灯主体;20-横杆;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第三缺口;24-第四缺口;25-滑槽;30-第一弹片支架;31-条形通孔;32-第一缺口;40-第二弹片支架;41-第二缺口;50-第一弹片;60-第二弹片;70-第一紧固件;80-第一调节件;81-第一调节凸台;82-第一定位边;90-第二调节件;91-第二调节凸台;92-第二定位边;100-灯头组件;101-第二紧固件;102-第三紧固件;103-灯头;104-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灯主体、连接于所述筒灯主体背面的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一弹片,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筒灯还包括一端穿设所述条形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横杆上的第一紧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灯主体、连接于所述筒灯主体背面的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一弹片,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弹片支架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和第二弹片支架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筒灯还包括一端穿设所述条形通孔后固定于所述横杆上的第一紧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弹片支架夹持于其与所述横杆之间,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弹片支架配合以将所述第二弹片支架夹持于其与所述横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支架靠近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朝所述第一弹片支架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调节凸台,所述第一调节凸台与所述第一缺口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弹片支架靠近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弹片支架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调节凸台,所述第二调节凸台与所述第二缺口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凸台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端部弯折形成,所述第二调节凸台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光温晓良侯守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