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云专利>正文

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36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包括软管、一端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软管外的自旋芯以及套设在所述软管与所述自旋芯外部的螺母,所述自旋芯上设有一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所述软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自旋芯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一限位端盖限定在所述自旋芯的外挡台与所述限位端盖之间,所述限位端盖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在卫浴方面经常会用到软管,而软管接头结构则用于将软管与其他结构件连接起来,比如人们淋浴时用的花洒,如果软管接头结构的密封性能不好,则会劣化人们在淋浴时的体验感并且会使水花四溅,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包括软管、一端与所述软管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软管外的自旋芯以及套设在所述软管与所述自旋芯外部的螺母,所述自旋芯上设有一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所述软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自旋芯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一限位端盖限定在所述自旋芯的外挡台与所述限位端盖之间,所述限位端盖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上设有一内圈,所述内圈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包括软管(10)、一端与所述软管(1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软管(10)外的自旋芯(20)以及套设在所述软管(10)与所述自旋芯(20)外部的螺母(30),所述自旋芯(20)上设有一通水孔(201),所述通水孔(201)与所述软管(10)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芯(2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所述第一密封圈(1)被一限位端盖(40)限定在所述自旋芯(20)的外挡台(202)与所述限位端盖(40)之间,所述限位端盖(40)与所述螺母(3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包括软管(10)、一端与所述软管(10)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软管(10)外的自旋芯(20)以及套设在所述软管(10)与所述自旋芯(20)外部的螺母(30),所述自旋芯(20)上设有一通水孔(201),所述通水孔(201)与所述软管(10)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芯(2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母(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所述第一密封圈(1)被一限位端盖(40)限定在所述自旋芯(20)的外挡台(202)与所述限位端盖(40)之间,所述限位端盖(40)与所述螺母(3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的内壁上设有一内圈(11),所述内圈(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环形凸起(12)和第二环形凸起(1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2)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3)的顶部均抵压在所述自旋芯(20)的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接头自旋盖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1)的内壁面为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