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226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阀腔(13),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阀腔(22),所述第一阀腔(13)和所述第二阀腔(22)均为直筒型结构,所述第一阀腔(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22)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确保阀门打开时,第一阀腔内的流体能够完全流入第二阀腔内并流出流体出口,实现第一阀体完全排净,避免阀门内细菌和微生物的滋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级止回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卫生级止回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食品、制药、乳制品以及饮料等领域,通常会需要以管件输送流体介质,止回阀作为一种常见的阀门被广泛安装在管件之间。食品、制药、乳制品以及饮料等领域对微生物和细菌有着严格的限制,现有的止回阀虽然能基本满足工况,但是流体实际输送过程中,止回阀内存在死角,流通过程中会有残留,长久以往容易滋养微生物,在清洗时也不容易清洗干净。现有的止回阀主要分为挡片式止回阀和普通弹簧式止回阀。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挡片式止回阀,该阀门是通过在进口处设置可转动的转轴4和连接在转轴4处的挡片3实现单向流通,但是该阀门只能水平式安装,局限性大,也不能对阀门腔体底部的流体完全排净。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普通弹簧式止回阀,通过弹簧推动滑杆5上的密封板6密封本体来实现单向流通,但是普通弹簧式止回阀水平安装时,当要对阀门腔体内的流体排出时,部分流体积累在阀门底部,不能做到完全排净,容易滋养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卫生级止回阀,阀体可拆卸连接,阀门流通方向上无死角,确保阀门打开时流体不会滞留在阀腔内。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包括第一阀腔,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二阀腔,所述第一阀腔和所述第二阀腔均为直筒型结构,所述第一阀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的内径。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阀体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相连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为台阶结构。所述连接端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螺纹连接的第一台面和与所述第二阀体端面抵接的立面。所述立面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阀腔设有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阀体出口处的弹簧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板上的弹簧以及固定在所述弹簧上的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第一阀体相抵接。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固定杆、密封板和滑块,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板相连,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且其中一侧与所述弹簧相连。所述连接端设有延伸出所述第一阀腔的延伸部,所述滑块另一侧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与所述延伸部相抵接。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密封板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滑块另一侧同时抵接在所述密封板上。所述弹簧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供流体流通的通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止回阀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均为直筒结构,且其第一阀腔内径小于第二阀腔内径,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连接结构无死角,确保阀门打开时,第一阀腔内的流体能够完全流入第二阀腔内并流出流体出口,避免阀门内细菌和微生物的滋养;2.本技术止回阀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方便阀门拆装,并对其内部进行深度清洁,使阀体内不会滋生细菌和微生物;3.本技术止回阀采用新型的止回装置,顺流时流通量大,反向流动时密封性高,阻隔效果更好;4.本技术止回阀能够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安装,且均能排净第一阀腔内的流体,适应性佳。附图说明图1是挡片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普通弹簧式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止回阀打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止回阀关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第一阀体1设有流体入口11,第二阀体2设有流体出口21,流体经流体入口11流向流体出口21。进一步参照图3至图5,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阀体1包括与第二阀体2螺纹连接的连接端12。连接端12为台阶结构,其包括与第二阀体2内壁螺纹连接的第一台面121和与第二阀体2端面抵接的立面122。立面122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垫123。进一步地,第一阀体1还包括第一阀腔13和延伸出连接端12的延伸部14,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阀腔22,第一阀腔13与第二阀腔22相连通,延伸部14延伸至第二阀腔22内。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22均为直筒型结构,第一阀腔13的内径小于第二阀腔22的内径,确保流体流通方向无死角,使流体能够沿第一阀腔13完全流入第二阀腔22。第二阀体2包括设置在第二阀腔22内的止回装置23,止回装置23包括固定在第二阀体2出口处的弹簧固定板232、滑块组件以及固定在弹簧固定板232和滑块组件之间的弹簧231。滑块组件包括固定杆233、密封板234和滑块235。弹簧固定板232固定安装在流体出口21处,弹簧固定板23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方便流体流出流体出口21。优选的,部分通孔可开设在低于第二阀腔22底部位置处,能够确保流体沿第二阀腔22底部完全流出流体出口21,不受弹簧固定板232阻隔。弹簧231一端固定在弹簧固定板232上,另一端与滑块235相接,具体的,弹簧固定板232和滑块235上均开设有凹槽238,弹簧231两端卡设在凹槽238处。固定杆233一端固定穿设在弹簧固定板中心位置,另一端与密封板234相连。滑块235套设在固定杆233上,且可沿着固定杆233左右滑动,通过连接在固定杆233两端的弹簧固定板232和密封板234能够限制滑块235的极限滑动位置。优选的,滑块235上开设有供流体流通的通孔237。滑块235上设有第二密封垫236,第二密封垫236为半圆形的密封垫,且与延伸部端面141相抵接。优选的,滑块235面向流体入口11的一面为平面2351,面向流体出口21的一面为斜面2352,密封板234的密封端面2341与延伸部14的延伸部端面141处于同一平面,在无流体流动时,滑块235在弹簧231的弹力作用下向右滑动,第二密封垫236同时抵接在延伸部端面141以及密封端面2341上,当流体逆流时,第二密封垫236能够阻隔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22的流通。进一步地,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以及止回装置23均采用卫生级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第一密封垫123和第二密封垫236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氟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等卫生材质的材料。本技术止回阀使用时,流体经流体入口11进入到第一阀腔13内,在流体的作用下,滑块235向左滑动,第二密封垫236脱离延伸部端面141和密封板234,流体经第二密封垫236与延伸部端面141间的缝隙以及滑块235的通孔237流入第二阀腔22内。由于第一阀腔13和第二阀腔22为直筒结构,阀门打开时,流体沿着延伸部14流向流体出口21时无死角,能够做到第一阀腔13内的流体无滞留,完全排净。无流体作用时,滑块235在弹簧231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第二密封垫236分别与延伸部端面141和密封板234相抵接,当流体逆流时,第二密封垫236能够阻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阀腔(13),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阀腔(22),所述第一阀腔(13)和所述第二阀腔(22)均为直筒型结构,所述第一阀腔(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22)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阀体(1)和第二阀体(2),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第一阀腔(13),所述第二阀体(2)包括第二阀腔(22),所述第一阀腔(13)和所述第二阀腔(22)均为直筒型结构,所述第一阀腔(1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腔(22)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2)相连的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为台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12)包括与所述第二阀体(2)螺纹连接的第一台面(121)和与所述第二阀体(2)端面抵接的立面(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122)上安装有第一密封垫(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级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22)设有止回装置(23),所述止回装置(2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阀体(2)出口处的弹簧固定板(232)、固定在所述弹簧固定板(232)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正峰
申请(专利权)人:柏康洁净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