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13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女儿墙顶面设置有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层,防水卷材一端与女儿墙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外侧的保温板并与保温板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内侧面抵紧;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阻止雨水沿接缝进入女儿墙体的保温层,解决了女儿墙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墙体防渗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外墙保温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规模的实施,目前使用的以胶粉聚苯颗粒砂浆和外贴聚苯挤塑板较多,而基于经济技术等方面原因,更趋向与使用外贴聚苯挤塑板;但是该类外墙渗漏问题逐渐成为焦点,由此产生的质量纠纷在不断上升,所以外墙保温板渗漏问题的解决和防治措施显得极为重要。在现有的保温施工中,女儿墙与压顶的细部节点部位容易出现处理不当的情况,一般做法都是先做压顶后点粘保温板,而做完保温层后,在女儿墙与压顶相交处的保温板处留有施工缝隙,施工缝隙随便一封堵或者接缝处一直不密封处理,也没有遮挡措施,遇到下雨天,雨水沿此缝隙进入保温层出不来,时间一长,积存的雨水就慢慢渗入墙体,同时降低保温层与墙体的粘结力,夏天存水蒸发撑坏保温层,冬天存水冻涨,导致保温层空鼓,从而导致此处的室内墙体漏水,墙体腻子掉皮、发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有效阻止雨水沿接缝进入女儿墙体的保温层,解决了女儿墙渗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包括女儿墙,女儿墙顶面设置有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每块保温板内侧面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女儿墙外侧面,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层,防水卷材一端与女儿墙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外侧的保温板并与保温板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有沿女儿墙长度方向的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内侧面抵紧且水平部距压顶底面的距离小于单块保温板的宽度;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在本防水结构中,首先在女儿墙的外侧面先用水泥钉固定L型卡槽,然后粘贴保温板,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不涂抹粘接剂,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后浇带的缝隙,缝隙内注入弹性防水材料,之后在女儿墙的顶面依次铺粘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板施工,最后进行压顶的施工。通过本技术,在压顶与女儿墙之间设置有防水卷材,先在女儿墙顶面施工防水卷材,再布置压顶可以避免压顶与女儿墙之间容易出现缝隙的情况,防水卷材可防止外界的水经过压顶与女儿墙之间的接缝进入到保温层内,避免水浸透至女儿墙甚至外墙的现象发生;其次由于保温板为泡沫材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征,因此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保温板热胀冷缩过程中,保温板会使上方的防水卷材开裂影响其防水效果,通过将位于L型卡槽上方保温板部分内侧面填充弹性防水材料,由于保温板粘贴为点粘法施工,L型卡槽可防止弹性防水材料流入到下方保温板与粘接剂之间的空隙中;弹性防水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和粘接性能,在保证粘接性的情况下给保温板提供了二次防水的作用,并且当保温板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形变时,弹性防水材料可以通过自身发生收缩或膨胀来对保温板发生的形变进行弥补,从而使保温板不会向外侧膨胀或向内收缩,使保温板顶侧的防水卷材不会发生拉裂的现象,从而可以有效阻止雨水进入女儿墙内的保温板。作为优化,所述L型卡槽的水平部宽度等于涂抹在保温板内侧面粘接剂的厚度。通过将L型卡槽的宽度设置为等于粘接剂厚度,可以使保温板粘接在女儿墙的外侧面时,保温板在竖向上保持竖直,不仅不会影响保温板的在女儿墙上粘贴的美观性,而且也不会影响保温板在女儿墙面上的稳定性。作为优化,位于压顶下方L型卡槽外侧的相邻保温板之间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填充在相邻保温板之间的缝隙内。在相邻保温板之间的密封条可以防止保温板的内侧面在填充弹性防水材料的过程中,弹性防水材料从相邻保温板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影响施工和防水效果。作为优化,所述L型卡槽距压顶底部的距离等于保温板宽度的三分之一。由于粘接剂的粘接性能优于弹性防水材料的粘接性能,通过将L型卡槽距压顶底部的距离等于保温板宽度的三分之一,既可以保证L型卡槽上方保温板内侧的弹性防水材料满足其防水性能所需要的最优量,又可以在不影响保温板粘贴在女儿墙上的粘接性能。作为优化,所述压顶的上表面自女儿墙外侧向内侧倾斜的角度为3~5°。将压顶设置为外侧向内侧倾斜,可以使压顶上的雨水向女儿墙内侧排出,避免压顶顶面的雨水从压顶外侧流出,从而增大压顶外侧的水顺流进入到压顶下方的保温层内的概率,女儿墙发生渗水的现象;倾斜的角度设置为3~5°,既能保证压顶的正常排水,又不会影响压顶的美观和正常结构功能。作为优化,所述L型卡槽通过水泥钉固定在女儿墙的外侧墙面上。通过水泥钉对L型卡槽进行固定处理,使得L型卡槽即使女儿墙老化失效后依旧保持固定,不影响L型卡槽上方的弹性防水材料的使用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压顶与女儿墙之间设置有防水卷材,避免了压顶和女儿墙之间存在施工缝隙,而且防水卷材可防止外界的水经过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的接缝进入到保温层内,避免女儿墙甚至外墙渗水的现象发生;保温板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弹性防水材料可以通过自身发生收缩或膨胀来对保温板发生的形变进行弥补,从而使保温板不会向外侧膨胀或向内收缩,使保温板顶侧的防水卷材不会发生拉裂,有效阻止雨水渗透进入女儿墙的保温板内。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平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压顶1、女儿墙2、抹灰底层3、防水卷材4、防水保护层5、弹性防水材料6、L型卡槽7、保温板8、粘接剂9。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女儿墙2,女儿墙2顶面设置有压顶1,压顶1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2,女儿墙2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8,每块保温板8内侧面采用点粘法涂抹粘接剂9施工粘接在女儿墙2外侧面,女儿墙2与压顶1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3、防水卷材4和防水保护层5,防水卷材4一端与女儿墙2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4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2外侧的保温板8并与保温板8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2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有沿女儿墙2长度方向的L型卡槽7;L型卡槽7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2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8内侧面抵紧且水平部距压顶1底面的距离小于单块保温板8的宽度;位于L型卡槽7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8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2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6。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高弹性防水材料6为市面上所售卖的水无忧高弹性防水涂料。实施过程:在本防水结构中,首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包括女儿墙,女儿墙顶面设置有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每块保温板内侧面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女儿墙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层,防水卷材一端与女儿墙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外侧的保温板并与保温板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有沿女儿墙长度方向的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内侧面抵紧且水平部距压顶底面的距离小于单块保温板的宽度;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女儿墙压顶的保温防渗结构,包括女儿墙,女儿墙顶面设置有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外侧墙面铺粘有保温板,每块保温板内侧面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女儿墙外侧面,其特征在于:女儿墙与压顶之间由下往上还依次铺粘有抹灰底层、防水卷材和防水保护层,防水卷材一端与女儿墙内侧墙面的防水卷材相搭接为一体,另一端向外延伸至女儿墙外侧的保温板并与保温板外侧在竖向上齐平;女儿墙外侧墙面还水平设置有沿女儿墙长度方向的L型卡槽;L型卡槽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与女儿墙外侧墙面紧贴并固定,水平部外端与保温板内侧面抵紧且水平部距压顶底面的距离小于单块保温板的宽度;位于L型卡槽水平部上方的保温板部分的内侧面与女儿墙外侧面形成的缝隙填充有弹性防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女儿墙压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润石李将刘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