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淑娴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滴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05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滴滤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储存农村污水的蓄水池、污水处理塔以及用于将所述蓄水池中的农村污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塔的上方的水泵,所述水泵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好氧段、缺氧段以及除磷段,农村污水依次流经所述好氧段、所述缺氧段和所述除磷段,并由与所述除磷段相连接的排水管排出,所述好氧段、所述缺氧段以及所述除磷段内均设有滤料,所述滤料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如此设置,微生物作用和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共同完成对农村污水的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能源消耗大、组装繁琐、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农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滴滤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物滴滤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对纳污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极大污染,并且会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和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而城市中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例如A2O工艺,也即"厌氧-缺氧-好氧"的污水处理工艺),能源消耗大,设备组装繁琐,占地面积大,还需日日监管维护,不适用于污水零散分布且经济水平普遍薄弱的农村。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能源消耗大、组装繁琐、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农村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滴滤池,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能源消耗大、组装繁琐、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农村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滴滤池,包括用于储存农村污水的蓄水池、污水处理塔以及用于将所述蓄水池中的农村污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塔的上方的水泵,所述水泵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好氧段、缺氧段以及除磷段,农村污水依次流经所述好氧段、所述缺氧段和所述除磷段,并由与所述除磷段相连接的排水管排出,所述好氧段、所述缺氧段以及所述除磷段内均设有滤料,所述滤料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的生物景观除磷层,所述生物景观除磷层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填料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填料层上表面、用于种植植物的耕植土层。优选地,所述好氧段的所述滤料和所述缺氧段的所述滤料的材质均为蜂窝岩。优选地,所述除磷段的所述滤料和所述填料层的材质均包括泥页岩和农业废弃物,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松树皮、秸秆、甘蔗渣、花生壳和稻壳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池。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流入所述好氧段以及流出所述除磷段的农村污水的参数的水质检测装置。优选地,所述好氧段和所述除磷段均包括呈箱体结构的第一承载体,所述滤料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体内,所述第一承载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下端设有至少两根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一承载体的侧壁为网状结构。优选地,所述除磷段包括呈箱体结构的第二承载体,所述滤料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体内,所述第二承载体的上端设有开口,下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二承载体的侧壁为封闭板。优选地,所述好氧段、所述缺氧段和所述除磷段的高度比为3:4:4。优选地,所述参数包括氨氮含量、总磷含量、总氮含量、酸碱度和化学需氧量。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生物滴滤池包括蓄水池、污水处理塔和水泵,污水处理塔包括好氧段、缺氧段和除磷段,并且好氧段、缺氧段和除磷段由上至下依次排布,好氧段、缺氧段和除磷段内均设有滤料,滤料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水泵将蓄水池中储存的农村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塔的上方,农村污水由好氧段的上方向下喷淋,依次经过好氧段、缺氧段和除磷段进行除氮除磷。除氮除磷的过程包括生物挂膜中微生物的异化作用,还包括滤料对氮磷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如此设置,污水处理塔内的好氧段、缺氧段和除磷段由上至下依次排布,节省占地面积,农村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不需挖设大型水池以及连接管路,设备组装更加简便、能耗较小,适用于污水零散且经济水平薄弱的农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物滴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污水处理塔,21-好氧段,22-缺氧段,23-除磷段,3-水泵,4-生物景观除磷层,41-填料层,42-耕植土层,5-滤料,6-太阳能电池,7-格栅井,8-第一承载体,9-第二承载体,10-洒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滴滤池,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能源消耗大、组装繁琐、占地面积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农村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生物滴滤池包括蓄水池1、污水处理塔2和水泵3,农村中零散的生活污水汇集在蓄水池1中,通过水泵3将蓄水池1中的农村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塔2的上方,具体地,水泵3可以但不限于为潜水泵3,水泵3与电源相连接、以为水泵3提供电能,水泵3的入水口与蓄水池1相连通,水泵3的出水口连通水管,水管远离水泵3的一端连接有洒水器10,洒水器10设置在污水处理塔2的上方,污水处理塔2包括好氧段21、缺氧段22和除磷段23,而且,好氧段21、缺氧段22和除磷段23由上至下依次排布,除磷段23的末端连接有排水管,农村污水从洒水器10中喷洒出来,呈滴滤状的农村污水依次经由好氧段21、缺氧段22、除磷段23进行除氮除磷,处理之后的水经由排水管排出。好氧段21、缺氧段22和除磷段23内均设有滤料5,滤料5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生物挂膜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需要说明的是,在好氧段21中,滤料5表面存在大量的硝化细菌,硝化细菌为好氧性细菌,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使农村污水中的氨最终转化为硝酸盐;在缺氧段22中,滤料5表面存在大量的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为兼性厌氧细菌,其反硝化作用将硝酸根最终转化为氮气;在除磷段23中,存在聚磷微生物,其在氧气较为充足的条件超量吸磷。滤料5不仅是生物膜的载体,还对NH4+、NO3-、PO43-具有吸附作用。如此设置,污水处理塔2内的好氧段21、缺氧段22和除磷段23由上至下依次排布,节省占地面积,农村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不需挖设大型水池以及连接管路,设备组装更加简便、能耗较小,适用于污水零散且经济水平薄弱的农村。优选地,蓄水池1的入水口设有格栅井7,格栅井7起到过滤农村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作用,避免漂浮物和悬浮物影响水泵3的正常工作、以及造成污水处理塔2中的滤料5堵塞。生物挂膜的形成过程通过在滤料5表面进行微生物接种,具体的,微生物的供体采用活性污泥,在滤料5表面进行驯化和挂膜,驯化和挂膜的过程各用两天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农村污水的蓄水池(1)、污水处理塔(2)以及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中的农村污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塔(2)的上方的水泵(3),所述水泵(3)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塔(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好氧段(21)、缺氧段(22)以及除磷段(23),农村污水依次流经所述好氧段(21)、所述缺氧段(22)和所述除磷段(23),并由与所述除磷段(23)相连接的排水管排出,所述好氧段(21)、所述缺氧段(22)以及所述除磷段(23)内均设有滤料(5),所述滤料(5)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农村污水的蓄水池(1)、污水处理塔(2)以及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中的农村污水泵至所述污水处理塔(2)的上方的水泵(3),所述水泵(3)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塔(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好氧段(21)、缺氧段(22)以及除磷段(23),农村污水依次流经所述好氧段(21)、所述缺氧段(22)和所述除磷段(23),并由与所述除磷段(23)相连接的排水管排出,所述好氧段(21)、所述缺氧段(22)以及所述除磷段(23)内均设有滤料(5),所述滤料(5)的表面设有生物挂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排水管相连通的生物景观除磷层(4),所述生物景观除磷层(4)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填料层(41)以及设置在所述填料层(41)上表面、用于种植植物的耕植土层(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段(21)的所述滤料(5)和所述缺氧段(22)的所述滤料(5)的材质均为蜂窝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滴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段(23)的所述滤料(5)和所述填料层(41)的材质均包括泥页岩和农业废弃物,所述农业废弃物包括松树皮、秸秆、甘蔗渣、花生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淑娴
申请(专利权)人:温淑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