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映贞专利>正文

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005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进水管、鼓风机、出水管,所述处理罐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处理罐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管,所述处理罐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处理罐内设置有调节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处理罐内,首先经过过滤格栅初步过滤水中大颗粒杂质进入调节池内,通过厌氧池处理后进入反应池内,鼓风机为反应池内提供反应氧气,通过喷头均匀喷出,充分与反应池内水液反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污泥沉淀在下方通过污泥泵将污泥输送出去,自吸泵将通过膜化过滤筒过滤后的净水送入净水池内通过出水管排出,通过一体设计,降低了处理污水占地面积,整体运行稳定顺畅,提高了污水排放质量。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with zero sludge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质量,特别是水资源问题,所以人们在水使用后会为其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目前污水处理装置设备较大,占地面积较多,且处理效率和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进水管、鼓风机、出水管,所述处理罐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处理罐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管,所述处理罐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处理罐内设置有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上方靠近所述进水管处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调节池一侧设置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远离所述调节池一侧设置有反应池,所述反应池远离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净水池,所述处理罐上位于所述反应池上方设置有所述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一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下端连接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环形管、喷头,所述环形管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喷头,所述环形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环形管、所述连接管为圆形通管,所述曝气机构一侧设置有吸力泵,所述吸力泵上方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曝气机构另一侧设置有膜化过滤筒,所述膜化过滤筒远离所述曝气机构一侧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上设置有污泥管,所述膜化过滤筒上方设置有自吸泵,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反应池之间、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净水池之间设置有隔板。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在所述处理罐下方均匀设置有四处,所述底座与所述处理罐焊接,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处理罐焊接。如此设置,所述底座支撑所述处理罐放置稳定性,焊接提高所述底座、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处理罐的连接牢固性。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水管穿过所述处理罐,分别与所述调节池、所述厌氧池连通。如此设置,方便所述吸力泵将所述反应池内水通过所述输水管进行调节。进一步设置:所述过滤箱与所述处理罐焊接,所述过滤格栅与所述过滤箱呈45度夹角。如此设置,焊接提高所述过滤箱与所述处理罐的连接强度,45度夹角使过滤效果提高。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连接管焊接,所述喷头与所述环形管螺纹连接。如此设置,焊接使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牢固,螺纹连接方便所述喷头在所述环形管上安装固定。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的所述隔板缺口高度高于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反应池之间的所述隔板上的通孔。如此设置,保证所述厌氧池内水液处于厌氧状态,并且所述调节池内的水不能直接进入所述反应池。进一步设置:所述污泥泵与所述污泥管之间通过管箍连接,所述污泥管穿过所述处理罐。如此设置,方便所述污泥泵与所述污泥管的连接固定,便于污泥排出所述处理罐。进一步设置:所述膜化过滤筒上包覆有聚乙烯或聚丙烯膜材料,所述鼓风机与所述进气管管箍连接。如此设置,过滤效果好及使用寿命长,管箍便于所述鼓风机与所述进气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处理罐内,首先经过过滤格栅初步过滤水中大颗粒杂质进入调节池内,通过厌氧池处理后进入反应池内,鼓风机为反应池内提供反应氧气,通过喷头均匀喷出,充分与反应池内水液反应,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污泥沉淀在下方通过污泥泵将污泥输送出去,自吸泵将通过膜化过滤筒过滤后的净水送入净水池内通过出水管排出,通过一体设计,降低了处理污水占地面积,整体运行稳定顺畅,提高了污水排放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曝气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箱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膜化过滤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处理罐;2、底座;3、进水管;4、输水管;5、鼓风机;6、进气管;7、出水管;8、过滤箱;9、过滤格栅;10、调节池;11、厌氧池;12、吸力泵;13、曝气机构;14、膜化过滤筒;15、污泥泵;16、净水池;17、污泥管;18、环形管;19、喷头;20、连接管;21、自吸泵;22、隔板;23、反应池。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进水管3、鼓风机5、出水管7,处理罐1下端连接有底座2,支撑装置稳定性,处理罐1一侧设置有进水管3,污水进入通道,处理罐1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7,处理后水排出通道,处理罐1内设置有调节池10,调节池10上方靠近进水管3处设置有过滤箱8,过滤箱8上设置有过滤格栅9,初步过滤污水中杂质,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厌氧池11,厌氧池11远离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反应池23,反应池23远离厌氧池11一侧设置有净水池16,处理罐1上位于反应池23上方设置有鼓风机5,提高反应池23内气体,鼓风机5一侧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下端连接有曝气机构13,使气体均匀喷入水液内,曝气机构13包括环形管18、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1)、进水管(3)、鼓风机(5)、出水管(7),所述处理罐(1)下端连接有底座(2),所述处理罐(1)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管(3),所述处理罐(1)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水管(7),所述处理罐(1)内设置有调节池(10),所述调节池(10)上方靠近所述进水管(3)处设置有过滤箱(8),所述过滤箱(8)上设置有过滤格栅(9),所述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厌氧池(11),所述厌氧池(11)远离所述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反应池(23),所述反应池(23)远离所述厌氧池(11)一侧设置有净水池(16),所述处理罐(1)上位于所述反应池(23)上方设置有所述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一侧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下端连接有曝气机构(13),所述曝气机构(13)包括环形管(18)、喷头(19),所述环形管(18)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喷头(19),所述环形管(1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环形管(18)、所述连接管(20)为圆形通管,所述曝气机构(13)一侧设置有吸力泵(12),所述吸力泵(12)上方连接有输水管(4),所述曝气机构(13)另一侧设置有膜化过滤筒(14),所述膜化过滤筒(14)远离所述曝气机构(13)一侧设置有污泥泵(15),所述污泥泵(15)上设置有污泥管(17),所述膜化过滤筒(14)上方设置有自吸泵(21),所述调节池(10)与所述厌氧池(11)之间、所述厌氧池(11)与所述反应池(23)之间、所述反应池(23)与所述净水池(16)之间设置有隔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1)、进水管(3)、鼓风机(5)、出水管(7),所述处理罐(1)下端连接有底座(2),所述处理罐(1)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水管(3),所述处理罐(1)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水管(7),所述处理罐(1)内设置有调节池(10),所述调节池(10)上方靠近所述进水管(3)处设置有过滤箱(8),所述过滤箱(8)上设置有过滤格栅(9),所述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厌氧池(11),所述厌氧池(11)远离所述调节池(10)一侧设置有反应池(23),所述反应池(23)远离所述厌氧池(11)一侧设置有净水池(16),所述处理罐(1)上位于所述反应池(23)上方设置有所述鼓风机(5),所述鼓风机(5)一侧连接有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下端连接有曝气机构(13),所述曝气机构(13)包括环形管(18)、喷头(19),所述环形管(18)上均匀设置有所述喷头(19),所述环形管(18)之间设置有连接管(20),所述环形管(18)、所述连接管(20)为圆形通管,所述曝气机构(13)一侧设置有吸力泵(12),所述吸力泵(12)上方连接有输水管(4),所述曝气机构(13)另一侧设置有膜化过滤筒(14),所述膜化过滤筒(14)远离所述曝气机构(13)一侧设置有污泥泵(15),所述污泥泵(15)上设置有污泥管(17),所述膜化过滤筒(14)上方设置有自吸泵(21),所述调节池(10)与所述厌氧池(11)之间、所述厌氧池(11)与所述反应池(23)之间、所述反应池(23)与所述净水池(16)之间设置有隔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映贞
申请(专利权)人:吴映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