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76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包括气缸、框架、拨叉机构、凹凸杆、底板、挡板、通孔和导向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内壁一侧开设有两通孔,且与其相对应的框架的底部内壁另一侧也开设有两通孔,所述通孔内均配合安装有导向杆,且相邻两个导向杆的另一端均与拨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拨叉机构的数目有两个,且两个拨叉机构竖直并列设置,所述拨叉机构由静拨叉、上滚轮、下滚轮和动拨叉组成;该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采用两组拨叉机构,分别适用于上下电极帽的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旋转摩擦式具有拆卸成功率高,不存在打滑和无法拆卸的现象。

An electrode cap chan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电阻焊枪的电极帽拆卸机构
,具体为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电极帽的拆卸原理都是旋转式拔脱,拆卸电极帽时,电极帽深入旋转卡槽内,外部电机旋转带动卡槽加紧,电机帽随即被夹紧;卡槽上下两侧由夹紧机构,机构内由滚珠、渐变式导向沟槽,随着滚珠在在沟槽内滚动,提供向上作用力;此时电极帽在卡槽的轴向周圈抱紧力和径向拨力使电极帽脱落。缺点是现有技术完全靠卡槽的摩擦力进行拆卸,存在摩擦打滑的现象,即无法拆卸。因此设计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包括气缸、框架、拨叉机构、凹凸杆、底板、挡板、通孔和导向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内壁一侧开设有两通孔,且与其相对应的框架的底部内壁另一侧也开设有两通孔,所述通孔内均配合安装有导向杆,且相邻两个导向杆的另一端均与拨叉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拨叉机构的数目有两个,且两个拨叉机构竖直并列设置,所述拨叉机构由静拨叉、上滚轮、下滚轮和动拨叉组成,所述静拨叉和动拨叉竖直配合设置,所述静拨叉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动拨叉均与导向杆上的弹簧固定连接,且两动拨叉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一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凹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凹凸杆水平竖直,所述凹凸杆的凹侧和凸侧分别与上滚轮的底部和下滚轮的顶部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气缸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进一步的,所述气缸的两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通过螺栓竖直安装在框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静拨叉与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采用两组拨叉机构,分别适用于上下电极帽的拆卸,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旋转摩擦式具有拆卸成功率高,不存在打滑和无法拆卸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和图2均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框架;3、拨叉机构;4、静拨叉;5、上滚轮;6、凹凸杆;7、底板;8、挡板;9、下滚轮;10、动拨叉;11、通孔;12、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包括气缸1、框架2、拨叉机构3、凹凸杆6、底板7、挡板8、通孔11和导向杆12,底板7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框架2,框架2与底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框架2的顶部内壁一侧开设有两通孔11,且与其相对应的框架2的底部内壁另一侧也开设有两通孔11,通孔11内均配合安装有导向杆12,且相邻两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均与拨叉机构3固定连接,导向杆12上均套接有弹簧,拨叉机构3的数目有两个,且两个拨叉机构3竖直并列设置,拨叉机构3由静拨叉4、上滚轮5、下滚轮9和动拨叉10组成,静拨叉4和动拨叉10竖直配合设置,静拨叉4与框架2通过螺栓固定固定连接,动拨叉10均与导向杆12上的弹簧固定连接,且两动拨叉10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上滚轮5和下滚轮9,气缸1固定安装在底板7的顶部一侧,气缸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8,且挡板8通过螺栓竖直安装在框架2上,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使得气缸1不易移位,气缸1与底板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且气缸1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气缸1的输出端与凹凸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凹凸杆6水平竖直,凹凸杆6的凹侧和凸侧分别与上滚轮5的底部和下滚轮9的顶部接触;电极帽拆卸时,将动拨叉10和静拨叉4在作业时插入电极帽与电极杆之间的缝隙,此时上滚轮5在凹凸杆6的凹处,动拨叉10不动,当气缸1的输出轴伸出时,驱动凹凸杆6水平运动,凹凸杆6的凸侧推到动拨叉10的上滚轮5上,此时上滚轮5在凹凸杆6凸处,动拨叉10向上运动,上滚轮5带动动拨叉10整体向凹凸杆6的凸侧方向移动,动拨叉10随即相对移动,动拨叉10和静拨叉4相对上下移动,进而使电极帽与电极杆脱离,适用于上下电极帽的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包括气缸(1)、框架(2)、拨叉机构(3)、凹凸杆(6)、底板(7)、挡板(8)、通孔(11)和导向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部内壁一侧开设有两通孔(11),且与其相对应的框架(2)的底部内壁另一侧也开设有两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均配合安装有导向杆(12),且相邻两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均与拨叉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2)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拨叉机构(3)的数目有两个,且两个拨叉机构(3)竖直并列设置,所述拨叉机构(3)由静拨叉(4)、上滚轮(5)、下滚轮(9)和动拨叉(10)组成,所述静拨叉(4)和动拨叉(10)竖直配合设置,所述静拨叉(4)与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动拨叉(10)均与导向杆(12)上的弹簧固定连接,且两动拨叉(10)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上滚轮(5)和下滚轮(9),所述气缸(1)固定安装在底板(7)的顶部一侧,所述气缸(1)的输出端与凹凸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凹凸杆(6)水平竖直,所述凹凸杆(6)的凹侧和凸侧分别与上滚轮(5)的底部和下滚轮(9)的顶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脱式电极帽换帽机,包括气缸(1)、框架(2)、拨叉机构(3)、凹凸杆(6)、底板(7)、挡板(8)、通孔(11)和导向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框架(2),所述框架(2)的顶部内壁一侧开设有两通孔(11),且与其相对应的框架(2)的底部内壁另一侧也开设有两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均配合安装有导向杆(12),且相邻两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均与拨叉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12)上均套接有弹簧,所述拨叉机构(3)的数目有两个,且两个拨叉机构(3)竖直并列设置,所述拨叉机构(3)由静拨叉(4)、上滚轮(5)、下滚轮(9)和动拨叉(10)组成,所述静拨叉(4)和动拨叉(10)竖直配合设置,所述静拨叉(4)与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动拨叉(10)均与导向杆(12)上的弹簧固定连接,且两动拨叉(10)的一侧分别安装有上滚轮(5)和下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瑶瑶关亮马少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邺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