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732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阻焊电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上电极及下电极的结构形式相同,均设有电极本体、电极头和电极套。电极头与电极本体之间通过电极套连接,并可进行轴向调节,用以补尝损耗;电极头的外侧表面与电极套的内腔表面通过锥面或者柱面固定连接,电极套的外侧表面与电极本体的内腔表面通过锥面连接,并可利用焊机提供的电阻热与压力共同作用进行热压合预处理,提高了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小了电极本体到电极头之间的电阻和热阻,给电极头提供良好并且稳定的导电、散热作用。电极头及电极套的工作面为平面、锥面、曲面或其组合,适用于多种焊接需要。

A combined electrode for resistance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阻焊电极
,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薄板金属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采用电阻焊进行焊接装配,但由于电极损耗快,尤其是镀层钢板表面的镀层及部分有色金属,在电阻焊接的过程中易粘附电极或形成合金,对电极的寿命及其焊接质量稳定性影响很大。以往焊接上述金属薄板零件的电极通常采用铬锆铜、氧化铝铜等一些铜合金,虽然这些铜合金导电性优良,导热性能较好,但是耐高温软化和抗熔焊、抗粘附性能较差,电极头部易变形镦粗,需频繁修磨,电极损耗大,影响焊接效率。尤其焊接镀层钢板等零件时极易在电极与工件镀层结合面上生成铜与镀层材料的合金,电极损耗比焊接普通钢板更快,不能满足高效率、低消耗生产的需要和质量稳定性要求。在焊接镀层钢板和部分有色金属薄板时,所形成的铜与有色金属的合金,还使电极头与工件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大,进一步增加电极与工件表面的电阻热,产生高温,在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电极端部易被镦粗变形,使电极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焊接区域电流密度降低。因此导致焊接不牢固或是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电极包括上电极及下电极,并且上电极及下电极的结构形式一致;所述的上/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3)、电极套(2)及电极头(1),电极本体(3)内设有电极头(1)和电极套(2),电极头(1)与电极本体(3)之间通过电极套(2)连接,并可进行轴向调节;所述的电极头的外侧表面(101)与电极套的内腔表面(201)通过锥面或者柱面固定连接,电极套的外侧表面(203)与电极本体的内腔表面(303)通过锥面连接;所述的电极头的工作面(102)为平面、锥面、曲面或其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电极包括上电极及下电极,并且上电极及下电极的结构形式一致;所述的上/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3)、电极套(2)及电极头(1),电极本体(3)内设有电极头(1)和电极套(2),电极头(1)与电极本体(3)之间通过电极套(2)连接,并可进行轴向调节;所述的电极头的外侧表面(101)与电极套的内腔表面(201)通过锥面或者柱面固定连接,电极套的外侧表面(203)与电极本体的内腔表面(303)通过锥面连接;所述的电极头的工作面(102)为平面、锥面、曲面或其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套(2)的侧壁上位于轴向平面设有伸缩槽一(204)及伸缩槽二(205),伸缩槽一(204)与伸缩槽二(205)的数量相等并沿周向和轴向交错分布,伸缩槽一(204)及伸缩槽二(205)的宽度为0.05~1mm,当电极套的工作面(202)作为第二焊接面时,伸缩槽一(204)及伸缩槽二(205)的宽度应取上述数值的较小值,并且小于等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套的外侧表面(203)的锥度为1:10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阻焊的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头的外侧表面(101)与电极套的内腔表面(201)通过锥面或者柱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锥面连接的锥度为1:30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飞徐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云飞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