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携能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的增量中继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无线通信
,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携能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的增量中继方法。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大都是能量有限节点,在很多情况下给节点充电或者更换电池是很不方便或者要花费很大代价的,所以如何延长通信系统的使用寿命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此外,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如何降低能源消耗也是通信行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于是,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WirelessInformationandPowerTransfer,SWIPT)技术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类型,无线携能通信可以同时传输信号和能量,即在与无线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同时,为无线设备提供能量。从而延长无线网络的寿命并且提高能量利用率。另一方面,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MultipleAccess,OMA)技术将不能满足未来无线网络在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新需求,于是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MultipleAcces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携能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的增量中继方法,将传输帧划分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时间间隔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中继方法包括:/n在第一个时隙前,信源向远端用户以及近端用户发送探测信号;/n远端用户根据探测信号判断直达路径是否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根据判断结果,向信源广播第一反馈信号;/n信源接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采用直接非正交多址方式进行信息传输;/n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不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则判断近端用户的能量采集状况;/n如果近端用户采集的能量小于预设门限值,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携能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的增量中继方法,将传输帧划分为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时间间隔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中继方法包括:
在第一个时隙前,信源向远端用户以及近端用户发送探测信号;
远端用户根据探测信号判断直达路径是否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根据判断结果,向信源广播第一反馈信号;
信源接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采用直接非正交多址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不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则判断近端用户的能量采集状况;
如果近端用户采集的能量小于预设门限值,则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采用直接非正交多址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量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信源广播第一反馈信号之后,还包括:
近端用户接收所述远端用户广播的第一反馈信号;
若所述反馈信号为不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且采集的能量小于预设门限值,则所述近端用户向源节点和远端用户广播第二反馈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量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用户采集的能量小于预设门限值包括:
若接收到近端用户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则判断近端用户采集的能量小于预设门限。
4.如权利要求值1所述的增量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为不支持目标速率的传输,则判断近端用户的能量采集状况之后,还包括:
若近端用户采集的能量大于等于预设门限,此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挺,高风,张鑫,吴坛坤,王冠华,沈建梅,肖如意,邓翔宇,杨鸿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