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八木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27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在天线轴向杆上依次设置反射器、有源振子和引向器,反射器由长金属件构成,有源振子由L型金属件构成并连接至反射器,引向器由若干长金属件构成,同时将两个单极化单元天线结构正交组合成双极化天线,有效提高了天线增益系数,同时双极化还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的极化损失,准确接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八木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设备与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专利技术以来,八木天线以其强方向性和易制造性在雷达、测向、通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带宽较窄、增益较低、单极化的劣势严重限制了八木天线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包括天线轴向杆、双极化反射器、双极化有源振子和双极化引向器,其中:所述双极化反射器、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和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一端,所述双极化引向器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二端;所述双极化引向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所述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包括若干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各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每一金属件的长度比与其相邻并靠近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的金属件短,且所述第一引向器和所述第二引向器正交组成所述双极化引向器时,每两根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都保持正交并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双极化反射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分别包括一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金属件,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且所述第一反射器与所述第一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长度长于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任意一根金属件的长度;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单极化有源振子即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所述第一有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分别由两根对称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L型金属件组成,L型金属件的其中一臂为连接臂,贴合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且连接臂的端口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连接,另一臂为功能臂,所述功能臂的长度长于所述引向器的长度,短于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二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还包括天线罩,所述天线罩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空腔结构,且开口端固定于所述反射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上的馈电结构,各所述馈电结构包括:金属凸块,设置于一所述功能臂上,用于接受馈电;同轴线,一端端口与所述金属凸块连接,用于将电流传输至所在的单极化有源振子以驱动天线工作;支撑件,包覆于所述同轴线外,用于将所述同轴线与外界环境隔离;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外,同时金属外壳的一部分嵌入未设置所述金属凸块的功能臂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欧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轴向杆的形状包括方杆型或圆杆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型金属件的功能臂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为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50欧姆同轴线进行馈电。上述双极化八木天线,通过设计新型反射器与有源振子,并采用双极化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天线增益系数,同时双极化还可以减少信号传输的极化损失,准确接收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八木天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八木天线正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有源振子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双极化八木天线侧视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馈电结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馈电结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参见图1和图2,本公开的双极化八木天线100包括天线轴向杆(图中未示出)、双极化引向器110、双极化有源振子120和双极化反射器130,其中天线轴向杆为金属制支撑杆,形状可以是圆杆形、方杆形、轨道形等,用于搭载天线各组成部件。双极化引向器110、双极化有源振子120和双极化反射器130相对独立,依次设置在天线轴向杆上,为方便描述,不妨将天线轴向杆的两端分别称作A端和B端,双极化引向器110设置于A端,双极化反射器130设置于B端。双极化引向器110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相同,由若干根设置在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组成,这里的金属件可以是金属棒或金属长条,金属件与天线轴向杆垂直,且垂足与金属件的中点重合,以使金属件两端对称地设置于天线轴向杆上。同时若干根金属件之间的长度关系是:金属件的长度都不同,每一金属件的长度比与其相邻的并靠近双极化有源振子的金属件短,即沿着B端至A端的方向,金属件的长度依次变短;或者还可以是沿着B端至A端的方向,金属件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内的若干根金属件的长度都相同,但每一组金属件的长度都比与之相邻的靠近B端的那一组金属件长度短。同时,当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正交组合成双极化引向器时,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之间也保持正交并处于同一平面内,即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组成如图所示的十字形并设置于天线轴向杆上。双极化反射器130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第一反射器与第二反射器相同,分别由一根设置在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组成,金属件与天线轴向杆垂直,且垂足与金属件的中点重合,以使金属件两端对称地设置于天线轴向杆上,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双极化反射器130的金属件的长度长于双极化引向器110任一金属件的长度。如图3所示,双极化有源振子120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相同的单极化有源振子,即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分别由两根对称设置在天线轴向杆两侧的L型金属件组成,L型金属件的其中一臂为连接臂121,贴合在天线轴向杆上,且连接臂121上的端口122与双极化反射器130的相应金属件连接,即第一有源振子的一根L型金属件与第一反射器的一侧金属件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轴向杆、双极化反射器、双极化有源振子和双极化引向器,其中:/n所述双极化反射器、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和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一端,所述双极化引向器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二端;/n所述双极化引向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所述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包括若干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各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每一金属件的长度比与其相邻并靠近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的金属件短,且所述第一引向器和所述第二引向器正交组成所述双极化引向器时,每两根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都保持正交并处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双极化反射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分别包括一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金属件,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且所述第一反射器与所述第一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长度长于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任意一根金属件的长度;/n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单极化有源振子即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所述第一有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分别由两根对称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L型金属件组成,L型金属件的其中一臂为连接臂,贴合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且连接臂的端口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连接,另一臂为功能臂,所述功能臂的长度长于所述引向器的长度,短于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二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八木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轴向杆、双极化反射器、双极化有源振子和双极化引向器,其中:
所述双极化反射器、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和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设置于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一端,所述双极化引向器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的第二端;
所述双极化引向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所述第一引向器和第二引向器包括若干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的金属件,各所述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每一金属件的长度比与其相邻并靠近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的金属件短,且所述第一引向器和所述第二引向器正交组成所述双极化引向器时,每两根具有相同长度的金属件都保持正交并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双极化反射器包括正交设置的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分别包括一根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金属件,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与所述天线轴向杆垂直,垂足与金属件中点重合,且所述第一反射器与所述第一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引向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双极化反射器的金属件长度长于所述双极化引向器任意一根金属件的长度;
所述双极化有源振子包括正交设置的两个单极化有源振子即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所述第一有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有源振子分别由两根对称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两侧的L型金属件组成,L型金属件的其中一臂为连接臂,贴合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且连接臂的端口与所述双极化反射器连接,另一臂为功能臂,所述功能臂的长度长于所述引向器的长度,短于所述反射器的长度;同时所述第一有源振子与所述第一反射器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崔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