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延迟线外壳及光纤延迟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027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及光纤延迟线,该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住壳体开口的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和激光器匹配板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探测器和探测器匹配板的第二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和光纤环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探测器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源接口安装孔、第一信号接口安装孔和第二信号接口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个腔室将器件分隔放置,且将激光器和探测器放置到相应的较小的容纳槽中,在高速运动中限制各器件在惯性作用下发送位移,避免碰撞,从而增强光纤延迟线的抗冲击性。

Optical fiber delay line shell and optical fiber delay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延迟线外壳及光纤延迟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及光纤延迟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纤延迟线大都安装在固定设备上,而且各器件大都集中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电路板置于外壳内,因此抗冲击能力较弱。对于高速运动载体,要求光纤延迟线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及光纤延迟线,解决现有技术的光纤延迟线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住壳体开口的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和激光器匹配板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探测器和探测器匹配板的第二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和光纤环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探测器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源接口安装孔、第一信号接口安装孔和第二信号接口安装孔。其中,所述壳体为筒状,包括两个所述开口,分别位于壳体两端,壳体中部设有垂直于筒状壳体轴线的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位于第一隔板一侧还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住壳体开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和激光器匹配板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探测器和探测器匹配板的第二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和光纤环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探测器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源接口安装孔、第一信号接口安装孔和第二信号接口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延迟线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住壳体开口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和激光器匹配板的第一腔室、用于容纳探测器和探测器匹配板的第二腔室以及用于容纳电源电路板和光纤环的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分别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激光器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用于容纳探测器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盖板上设有电源接口安装孔、第一信号接口安装孔和第二信号接口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筒状,包括两个所述开口,分别位于壳体两端,壳体中部设有垂直于筒状壳体轴线的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位于第一隔板一侧还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隔板,以将壳体划分为位于第一隔板一侧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第一隔板另一侧的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上对应第一腔室的区域分别设有第一光纤过孔、第一导线过孔和第二导线过孔,所述第一隔板上对应第二腔室的区域分别设有第二光纤过孔和第三导线过孔;所述盖板包括:分别用于盖住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接口安装孔和第二信号接口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上和第二盖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电源接口安装孔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和第三盖板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延迟线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一侧与其对应侧开口边缘齐平,所述第一腔室边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良汪昌林张鸿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麦普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博众通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