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Ti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99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基于N‑Ti

Based on N-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及其比率荧光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
,具体涉及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及其比率荧光检测方法,尤其是用于H2O2或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生命过程中,过氧化氢(H2O2)通过有氧呼吸产生,并作为信号通路的信使。过度生成的H2O2的积累导致氧化应激和相应的病理变化,这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因此,H2O2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诊断标志物。然而,由于H2O2浓度较低,其在这些神经元功能障碍中的确切作用及其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尚未阐明。另外,作为氧化酶的一般产物,H2O2可以作为一个通用的信号分子来探测特定氧化酶或其底物的表达,在生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黄嘌呤是嘌呤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催化下产生H2O2。血浆中黄嘌呤水平可用于痛风、黄嘌呤尿、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多用途适应性和安全性,荧光是现代传感器中最常见的信号输出方式之一。然而,大多数荧光传感器都是根据单一波长的发射数据进行检测,容易受到激发源的波动、检测探针数量的不准确以及微环境的干扰。这些不稳定因素会导致很高的系统误差,导致不准确和不可复制的结果。综上所述,实现快速准确、灵敏检测H2O2和黄嘌呤是现在研究的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N掺杂的Ti3C2QDs(N-Ti3C2QDs)与邻苯二胺的氧化物2,3-二氨基吩嗪(2,3-diaminophenazine,DAP)构建的N-Ti3C2QDs@DAP复合纳米探针,并提供了其用于H2O2和黄嘌呤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首次应用MXene二维材料合成的量子点建立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效应(PET)的H2O2的双发射反向比率荧光传感平台。并且,基于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特异性催化下产生H2O2的作用,实现了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该方法基于荧光检测,但与已有的荧光检测的传感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准确性的特点。此外,N-Ti3C2QDs的应用使得该传感平台具有免标记、低成本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了N-Ti3C2QDs高荧光产率、高稳定性的优势和DAP引起的PET致荧光猝灭,合成了N-Ti3C2QDs@DAP复合纳米探针,成功构建了可以实现H2O2及黄嘌呤的传感平台。能够克服现有检测方法灵敏度低,检测耗时,成本过高以及步骤繁琐的缺点。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该探针N-Ti3C2QDs@DAP是由N-Ti3C2QDs与DAP通过π-π共轭和氢键结合形成的用于H2O2或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本专利技术所述N-Ti3C2QDs是以Ti3C2MXene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的量子点,DAP是邻苯二胺在H2O2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氧化产物。上述N-Ti3C2QDs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将Ti3C2MXene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两者重量体积比(mg/ml)为1:1,N2保护下超声除氧20-30min,NH3·H2O调节pH至9.0,再于N2保护下迅速转移至反应釜115-125℃下反应5-6h,冷却至室温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制得。所述的微孔滤膜优选孔径为0.22μ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用于H2O2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1)将H2O2溶液与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在PB缓冲液中混合,其中,H2O2溶液、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和PB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9:1:5,36-38℃下避光孵育50-55min,形成DAP,所述H2O2溶液为H2O2经PB缓冲液稀释的H2O2溶液,浓度范围是2μM-50μM;(2)将N-Ti3C2QDs加入按照步骤(1)方法合成的DAP中,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其中,N-Ti3C2QDs与DAP的体积比为4: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用于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1)将黄嘌呤溶液与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100μg/mL黄嘌呤氧化酶在PB缓冲液中混合,其中,黄嘌呤溶液、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100μg/mL黄嘌呤氧化酶和PB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5:19:1:1:20,36-38℃下避光孵育50-55min,形成DAP,所述黄嘌呤溶液为黄嘌呤经PB缓冲液稀释的黄嘌呤溶液,浓度范围是1μM-50μM;(2)将N-Ti3C2QDs加入按照步骤(1)合成的DAP中,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其中N-Ti3C2QDs与DAP的体积比为4:56。上述PB缓冲液的浓度为10mM,pH=7.4,所述PB缓冲液可以为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一种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用于H2O2的比率荧光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浓度范围在2μM-50μM的多个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与邻苯二胺,辣根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液中混合并孵育制得DAP;该步骤中的H2O2溶液为H2O2经PB缓冲液稀释的H2O2溶液,所述的孵育为在36-38℃下孵育50-55min;优选孵育为在37℃下孵育50min。b)将N-Ti3C2QDs与步骤a)得到的DAP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混合溶液。c)测定步骤b)得到的N-Ti3C2QDs@DAP探针混合溶液在369nm激发波长下,448nm和560nm处的荧光值;利用测得的I560与I448的值,获得H2O2浓度与荧光强度比率的线性关系;d)将待测样品根据步骤c)所得到的线性关系与待测样品获得的荧光强度比率,得到待测样品中H2O2的浓度。上述方法中步骤c)具体为:将N-Ti3C2QDs@DAP探针混合溶液在激发波长为369nm,测定448nm和560nm处的荧光值;扫描速度为1200nm/min,光电倍增管电压为600V,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宽度分别为5nm,10nm,利用测得的I560与I448的比值,获得H2O2浓度与荧光强度比率的线性关系。一种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用于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浓度范围在1μM-50μM的多个不同浓度的黄嘌呤溶液与邻苯二胺,黄嘌呤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在缓冲液中混合并孵育制得DAP,所述的孵育为在36-38℃下孵育50-55min;优选孵育为在37℃下孵育50min。b)将N-Ti3C2QDs与步骤a)得到的DAP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混合溶液。c)测定步骤b)得到的N-Ti3C2QDs@D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T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该探针N-Ti3C2QDs@DAP是由N-Ti3C2QDs与DAP通过π-π共轭和氢键结合形成的用于H2O2或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N-Ti3C2QDs是以Ti3C2MXene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的量子点,DAP是邻苯二胺在H2O2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氧化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N-Ti3C2QDs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将Ti3C2MXene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两者重量体积比为1:1,N2保护下超声除氧20-30min,NH3·H2O调节pH至9.0,再于N2保护下转移至反应釜115-125℃下反应5-6h,冷却至室温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H2O2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将H2O2溶液与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在PB缓冲液中混合,其中,H2O2溶液、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和PB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19:1:5,36-38℃下避光孵育50-55min,形成DAP,所述H2O2溶液为H2O2经PB缓冲液稀释的H2O2溶液,浓度范围是2μM-50μM;
(2)将N-Ti3C2QDs加入按照步骤(1)方法合成的DAP中,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其中,N-Ti3C2QDs与DAP的体积比为4:2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黄嘌呤的比率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探针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1)将黄嘌呤溶液与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100μg/mL黄嘌呤氧化酶在PB缓冲液中混合后,其中,黄嘌呤溶液、40mM邻苯二胺、8U/mL辣根过氧化物酶、100μg/mL黄嘌呤氧化酶和PB缓冲液的体积比为15:19:1:1:20,36-38℃下避光孵育50-55min,形成DAP,所述黄嘌呤溶液为黄嘌呤经PB缓冲液稀释的黄嘌呤溶液,浓度范围是1μM-50μM;
(2)将N-Ti3C2QDs加入按照步骤(1)合成的DAP中,混合形成N-Ti3C2QDs@DAP探针;其中N-Ti3C2QDs与DAP的体积比为4:5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N-Ti3C2QDs与邻苯二胺氧化物的复合纳米探针,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敏朱婉莹卢巧云王晶李昺之翁晨园李晓芸杨威严孝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