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及同轴度降维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度校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及同轴度降维调整方法。安装在试验机上对加载链的同轴度进行调整。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试验机行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用途的试验机不断涌现,试验机可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缺陷和校验旋转零部件动态不平衡量等方面,并在机械工业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试验机同轴度调整方式是人工调配,但人工调配效率低,而且标准不一,调整量有限,易造成试验机损坏、精度不达标、稳定性差等结果,由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及同轴度降维调整方法,解决了现有试验机加载链同轴度需要拆卸加载链,不能实时调整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本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其他种类的试验机例如压缩试验机、扭转试验机、弯曲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等;可匹配夹具种类多样,空间占用小,操作简单,可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安装在立式拉伸试验机上,包括主轴加载链、同轴度调整装置、检测及反馈装置、机架,所述同轴度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加载链上,主轴加载链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及反馈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和控制调整量;/n所述的主轴加载链是:电动作动缸(1)安装在上顶盖(11)上,电缸连接轴(2)安装在电动作动缸(1)的输出轴上,力传感器(3)安装在电缸连接轴(2)上,所述力传感器(3)通过圆柱销在电缸连接轴(2)上定位;夹具连接轴(4)安装在力传感器(3)下,上夹具(14)安装在夹具连接轴(4)上,对中传感器由盖板(6)压紧安装在上夹具(14)内,下夹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整体安装在立式拉伸试验机上,包括主轴加载链、同轴度调整装置、检测及反馈装置、机架,所述同轴度调整装置安装在主轴加载链上,主轴加载链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及反馈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检测和控制调整量;
所述的主轴加载链是:电动作动缸(1)安装在上顶盖(11)上,电缸连接轴(2)安装在电动作动缸(1)的输出轴上,力传感器(3)安装在电缸连接轴(2)上,所述力传感器(3)通过圆柱销在电缸连接轴(2)上定位;夹具连接轴(4)安装在力传感器(3)下,上夹具(14)安装在夹具连接轴(4)上,对中传感器由盖板(6)压紧安装在上夹具(14)内,下夹具(16)通过法兰安装在支撑座(7)上,所述支撑座(7)通过夹具支撑座连接螺栓(17)安装在同轴度调整装置的对中角度调整盘(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度调整装置是:对中装置母体(9)通过母体连接螺栓(24)安装在下平台(20)上,对中同轴调整盘(8)通过角度调整螺栓(23)安装在对中装置母体(9)内,对中角度调整盘(18)通过角度调整螺栓(23)安装在对中角度调整盘(18)上,同轴度调整螺栓(19)安装在对中同轴调整盘(8)上,支撑座(7)安装在对中装置母体(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及反馈系统是:力传感器(3)安装在主轴加载链上,主机及处理器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力传感器(3),并分别安装在机架上,电动作动缸(1)输出位移信息传输给主机,对中传感器(5)安装在上夹具(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传感器(5)为二维对中传感器(25)、四维对中传感器(26)或五维对中传感器(2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作动缸(1)采用折返式电缸CDJ2D16-100Z-M9B-B,电缸的行程为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应变片的同轴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是:上顶盖(11)通过上顶盖锁紧螺母(10)安装在四根导柱(12)上,所述导柱(12)安装在下平台(20)上,所述下平台(20)安装在隔振台(21)上。
7.一种同轴度降维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导柱(12)安装在下平台(20)上,下平台(20)安装在隔振台(21)上,将上顶盖(11)安装在四根导柱(12)上,利用锁紧螺母(10)拧紧导柱(12),电动作动缸(1)安装到机架上顶盖(11)上,通过电缸连接轴(2)连接力传感器(3),通过夹具连接轴(4)连接上夹具(14)与力传感器(3)、将对中传感器安装在上夹具(14)上;将对中装置母体(9)通过母体连接螺栓(24)安装在下平台(20)上,将组装好的对中装置安装在下平台(20)上,将支撑座(7)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对中角度调整盘(18)上,将上夹具(14)通过法兰连接安装在支撑座(7)上,安装上夹具的盖板(6)压紧对中传感器,完成上部加载链的安装;
步骤(2)、同轴度调整装置各组件组装:
2.1、通过六个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孟凡越,张建海,陈俊先,刘长宜,李世超,秦学志,侯伟光,石成玉,靖旭,赵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