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7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其从上往下分为立体的三层:地面层,其上布置停车场和城市休闲公园;负一层,布置污水处理操作区和垃圾卸料区;负二层,布置有位于污水处理操作区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区和位于垃圾卸料区下方的垃圾压缩转运区;各层之间通过承重楼板隔开,地面层1覆土厚度为1.5m,地面层1设计荷载范围为30~35KN/m

A land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nicipal complex with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waste transf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市政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中转站这类“环境厌恶型”市政设施的多功能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人口密度迅速增长,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传统模式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中转站一般建在地面上、单独建设,且处于敞开状态[1,2]。然而,这些市政设施所在地区有的会逐渐变成城市密集区。这种区域因为具有噪音大、恶臭浓、污水横流、景观不美观等问题,对周围环境、路过市民或周边居民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由于不愿让这些“环境厌恶型”设施建在自家小区旁,存在严重的“邻避效应”,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3-6]。目前,国内外正逐渐开发并建设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替代传统地面式污水处理厂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7-9]。由于处于地下全封闭状态,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减少噪声和臭味污染、节省占地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10,11]。而将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其他功能设施一体化建设成市政综合体,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趋势。目前,已有部分建成的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与城市公园、活水公园、小区花园、社区停车场等地面设施组合形成综合体。如广州京溪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构筑物位于地下,地上用作绿化景观,创造了优美的花园式厂区环境;深圳布吉污水处理厂是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上为一座开放的休闲城市公园;贵阳市青山污水处理厂地面主要用途为活水公园;台北迪化污水处理厂地面部分为休闲公园,同时也配备了社会停车场[12-14,9]。但这些地面设施均对环境要求较低,形成的综合体仅仅是地下与地上的简单组合,且只解决了污水处理厂自身问题,而没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公告号CN20664597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厂用多功能建筑综合体,分别包括底层污水处理系统层、中间层污水处理系统操作层和地面层地面建筑设施层。虽然该污水厂用多功能建筑综合体将污水处理厂与地面体育休闲公园、社会停车场有效结合,解决了污水处理厂脏、乱、臭和工业化特征明显的缺点,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竖向空间资源并没有充分利用;且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多级A2/O生物池和二次沉淀池,工艺占地面积较大,不能显示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节地的优势。传统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好氧/厌氧发酵,会产生刺激性或恶臭气体,如氨气、硫化氢、有机胺等。且这种臭气在夏天浓度升高、扩散面大,严重影响路过市民或附近居民的生活。恶臭气体扩散到周边空气,还会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同时,不少垃圾中转站还存在占道洗车、垃圾腐烂产生的污水横流的问题[4]。因此,垃圾中转站也不适宜设置在居民区附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其将生活垃圾中转站与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结合构建、充分利用共享地下空间资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污水处理系统区(31)、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卸料区(22)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其特征是:从上往下分为立体的三层:地面层(1),其上布置停车场(11)和城市休闲公园(12);负一层(2),布置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垃圾卸料区(22);负二层(3),布置有位于污水处理操作区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区(31)和位于垃圾卸料区下方的垃圾压缩转运区(32);所述垃圾卸料区(22)有管道连通污水处理系统区(31),污水处理系统区(31)分别有中水回用管道连通停车场(11)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所述各层之间通过承重楼板隔开,地面层(1)的覆土厚度为1.5m,地面层1设计荷载范围为30~35KN/m2。所述的垃圾卸料区(22)上方设置有消毒防尘喷雾系统(221)、吸风罩抽吸系统(222)和压实器(223),吸风罩抽吸系统收集的臭气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除臭装置(215)进行集中除臭,压实器强力循环自动压缩垃圾。所述的污水处理操作区(21)包括进水在线分析间(211)、预处理分区设备间、两套除臭装置(215-1和215-2)、生物处理分区巡视间、污泥处理分区(218)、紫外消毒分区(219)、消防水池(220)、消防泵房(221)、风机房(222)、泵房(223)及配电房(22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区(31)包括预处理分区的池体、生物处理分区的池体和进水池(311);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区(32)包括压缩容器(321),压缩容器配有真空抽吸系统,其输出至污水处理厂;所述的预处理分区由细格栅池(212)、曝气沉砂池(213)和精细格栅池(214)构成;所述的生物处理分区由改良型A2/O生化池216和MBR膜池217构成;所述的污泥处理分区(218)由污泥脱水间2181、料仓间2182和装泥间2183构成;所述的预处理分区由细格栅池212、曝气沉砂池213和精细格栅池214构成。所述的垃圾中转站为竖直压缩式中转站,作业车间为封闭式并布置有石棉吸音板,收集车的进出口设风帘,还设有使整个作业区保持微负压的负压抽风系统。所述除臭装置(215-1和215-2)均采用“活性炭生物除臭+臭氧除臭”系统,预处理分区和污泥处理分区(218)末端连通共用一套除臭装置(215-1);生物处理分区和垃圾中转站末端连通共用一套除臭装置(215-2);其进气管连通至负一层(2)和负二层(3)的各区、出气管连通至地面层(1)的土壤内。所述的两套除臭装置(215-1和215-2)处理的尾气经管道排放至地面层的土壤内,利用土壤除臭技术处理尾气:由HDPE管道布气系统和活性土壤介质系统组成,HDPE管道布气系统包括布气总管、布气干管和穿孔布气支管组成,其作用是将尾气均均地分布于整个活性土壤介质布置面积上;活性土壤介质系统包括起固定和布气作用的卵石层以及起除臭作用的土壤滤体组成。所述的预处理分区的细格栅池(212)、曝气沉砂池(213)和精细格栅池(214)各池顶部采用自然采光;所述的改良型A2/O生化池(216)由依次连通的厌氧段(2161)、缺氧段(2162)和好氧段(2163)构成;所述的污泥处理分区(218)由污泥脱水间(2181)、料仓间(2182)和装泥间(2183)构成;MBR膜池(217)分别连通污泥处理分区(218)各间;污泥处理分区和垃圾卸料区(22)相邻,通过防火墙分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污水处理厂与其他“环境厌恶型”设施如生活垃圾转运站等合并建设、共享地下资源,可共同解决噪音、臭味、景观等问题;且与环境要求较低的设施结合,如城市公园、绿化、停车场等,可进一步减少对居民生活区的干扰。一方面将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臭气进行集中收集并共享除臭装置,尾气进一步利用地面土壤除臭技术,达到彻底除臭目的;另一方面,垃圾中转站内的污废水可短距离收集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厂内处理后的中水回用至综合体的场地和车辆清洗;同时,污水处理厂内的脱水污泥与垃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污水处理系统区(31)、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卸料区(22)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其特征是:/n从上往下分为立体的三层:/n地面层(1),其上布置停车场(11)和城市休闲公园(12);/n负一层(2),布置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垃圾卸料区(22);/n负二层(3),布置有位于污水处理操作区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区(31)和位于垃圾卸料区下方的垃圾压缩转运区(32);/n所述垃圾卸料区(22)有管道连通污水处理系统区(31),污水处理系统区(31)分别有中水回用管道连通停车场(11)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所述各层之间通过承重楼板隔开,地面层(1)的覆土厚度为1.5m,地面层1设计荷载范围为30~35K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所述的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污水处理系统区(31)、垃圾中转站包括垃圾卸料区(22)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其特征是:
从上往下分为立体的三层:
地面层(1),其上布置停车场(11)和城市休闲公园(12);
负一层(2),布置污水处理操作区(21)和垃圾卸料区(22);
负二层(3),布置有位于污水处理操作区下方的污水处理系统区(31)和位于垃圾卸料区下方的垃圾压缩转运区(32);
所述垃圾卸料区(22)有管道连通污水处理系统区(31),污水处理系统区(31)分别有中水回用管道连通停车场(11)和垃圾压缩转运区(32);所述各层之间通过承重楼板隔开,地面层(1)的覆土厚度为1.5m,地面层1设计荷载范围为30~35KN/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垃圾卸料区(22)上方设置有消毒防尘喷雾系统(221)、吸风罩抽吸系统(222)和压实器(223),吸风罩抽吸系统收集的臭气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的除臭装置(215)进行集中除臭,压实器强力循环自动压缩垃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的节地环保型市政综合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水处理操作区(21)包括进水在线分析间(211)、预处理分区设备间、两套除臭装置(215-1和215-2)、生物处理分区巡视间、污泥处理分区(218)、紫外消毒分区(219)、消防水池(220)、消防泵房(221)、风机房(222)、泵房(223)及配电房(224);
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区(31)包括预处理分区的池体、生物处理分区的池体和进水池(311);
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区(32)包括压缩容器(321),压缩容器配有真空抽吸系统,其输出至污水处理厂;
所述的预处理分区由细格栅池(212)、曝气沉砂池(213)和精细格栅池(214)构成;所述的生物处理分区由改良型A2/O生化池216和MBR膜池217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艺韩琦王宏杰马航牛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