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输成品油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
技术介绍
管输成品油中一般含有机械杂质,不能满足国家油品标准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管输成品油中的机械杂质进行处理,以确保管输成品油中的杂质指标在国家油品标准要求的范围内。相关技术中,采用重力沉降法使第一油品储罐内的含机械杂质管输成品油进行沉降,然后使上层的管输成品油输出至第二油品储罐中,得到处理后的管输成品油。或者,在第二油品储罐的进口阀门处设置过滤器,以对输入的管输成品油进行过滤,得到处理后的管输成品油。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两种方法除去管输成品油中的机械杂质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所述过滤撬装装置包括: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撬装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3)和第三过滤器(4);/n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进液口通过管线与装有含机械杂质管输成品油的第一油品储罐的出液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出液口通过管线顺次与所述第二过滤器(3)、所述第三过滤器(4)连通,所述第三过滤器(4)的出液口通过管线与第二油品储罐的进液口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第一滤芯(201)为机械过滤滤芯;/n所述第二过滤器(3)的第二滤芯(301)为聚结滤芯;/n所述第三过滤器(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管输成品油中机械杂质处理的过滤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撬装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过滤器(2)、第二过滤器(3)和第三过滤器(4);
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进液口通过管线与装有含机械杂质管输成品油的第一油品储罐的出液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出液口通过管线顺次与所述第二过滤器(3)、所述第三过滤器(4)连通,所述第三过滤器(4)的出液口通过管线与第二油品储罐的进液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器(2)的第一滤芯(201)为机械过滤滤芯;
所述第二过滤器(3)的第二滤芯(301)为聚结滤芯;
所述第三过滤器(4)的第三滤芯为分离滤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201)的滤孔的孔径为18~22μm,所述第二滤芯(301)的滤孔的孔径为4~6μm,所述第三滤芯的滤孔的孔径为4~6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2)包括:由外至内顺次套设的第一外壳(202)、内挡筒(203)和过滤筒(204);
所述第一外壳(202)的侧壁与所述内挡筒(203)之间形成第一环形腔,所述内挡筒(203)与所述过滤筒(204)之间形成第二环形腔;
所述内挡筒(203)和所述过滤筒(204)的下端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环形腔和所述第二环形腔的下端均封堵,所述第一环形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环形腔的上端导通;
所述过滤筒(204)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滤芯(201),所述过滤筒(204)的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环形腔的下端、所述第二环形腔的下端、所述第一外壳(202)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滤芯(201)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
所述第一外壳(20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通所述第一环形腔的进液口,所述第一外壳(202)的侧壁上设置有导通所述第三腔体的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3)包括:第二外壳(302)、横档板(303)、进液管(304)、出液管(305);
所述横档板(303)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302)内,所述横档板(303)上设置有进液孔和内径小于所述进液孔的多个出液孔;
所述进液管(30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外壳(302)的底壁后,与所述进液孔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文,耿健,赵青,董红军,魏安河,崔秀国,李姣姣,时奔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