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
技术介绍
制作金属壳体时需要使用到模具,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下模芯的准确对位和结构稳定性是保证金属壳体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个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上模芯和下模芯对位准确,结构稳定性高。一种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的底面设置有上型腔,下模芯的顶面设置有下型腔,上模芯扣合于下模芯的上部,上型腔扣合于下型腔的上部,上型腔和下型腔构成型腔,下模芯的上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凸起,上模芯的下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缺口;上模芯的下部贴合面从左向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平面部、第一下斜降面部、第一下上升斜面部和第二下平面部,下模芯的上部贴合面从左向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平面部、第二上斜降面部、第一上上升斜面部和第二上平面部,第一下斜降面部和第二上斜降面部从左向右逐渐降低,第一下上升斜面部和第一上上升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包括上模芯(1)和下模芯(2),所述上模芯(1)的底面设置有上型腔(011),所述下模芯(2)的顶面设置有下型腔(012),所述上模芯(1)扣合于所述下模芯(2)的上部,所述上型腔(011)扣合于所述下型腔(012)的上部,所述上型腔(011)和所述下型腔(012)构成型腔(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上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凸起(21),所述上模芯(1)的下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缺口(11);/n所述上模芯(1)的下部贴合面从左向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平面部(12)、第一下斜降面部(13)、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和第二下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包括上模芯(1)和下模芯(2),所述上模芯(1)的底面设置有上型腔(011),所述下模芯(2)的顶面设置有下型腔(012),所述上模芯(1)扣合于所述下模芯(2)的上部,所述上型腔(011)扣合于所述下型腔(012)的上部,所述上型腔(011)和所述下型腔(012)构成型腔(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上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凸起(21),所述上模芯(1)的下部的四个角设置有预对位缺口(11);
所述上模芯(1)的下部贴合面从左向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平面部(12)、第一下斜降面部(13)、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和第二下平面部(15),
所述下模芯(2)的上部贴合面从左向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平面部(22)、第二上斜降面部(23)、第一上上升斜面部(24)和第二上平面部(25),
所述第一下斜降面部(13)和第二上斜降面部(23)从左向右逐渐降低,所述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和第一上上升斜面部(24)从左向右逐渐升高,
所述第一下斜降面部(13)的长度是所述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的长度的3倍以上,所述第一下斜降面部(13)的倾斜角是所述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的倾斜角的1/4以上;
所述第一下平面部(12)贴合于所述第一上平面部(22)的上部,第一下斜降面部(13)贴合于所述第二上斜降面部(23)的上部,第一下上升斜面部(14)贴合于所述第一上上升斜面部(24)的上部,第二下平面部(15)贴合于所述第二上平面部(25)的上部,
所述预对位凸起(21)和所述预对位缺口(11)之间设置有1mm以上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2)的第一上平面部(22)和第二上斜降面部(23)之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前下槽道(26)和后下槽道(27),所述上模芯(1)的第一下平面部(12)和第一下斜降面部(13)之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前上槽道(16)和后上槽道(17);
所述前上槽道(16)扣合于所述前下槽道(26)的上部,所述前下槽道(26)和前上槽道(16)组成前行位通道(31);所述后上槽道(17)扣合于所述后下槽道(27)的下部,所述后上槽道(17)和后下槽道(27)组成后行位通道(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槽道(26)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一上平面部(22)平齐,所述前下槽道(26)的右侧面为所述第二上斜降面部(23)的起始面;
所述前上槽道(16)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一下平面部(12)平齐,所述前上槽道(16)的没有右侧面,所述前上槽道(16)的顶面为所述第一下斜降面部(13)的自然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结构稳固性高的金属壳体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新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和智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