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51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灯泡37和反射板40与透镜54成偏置的关系设置,这样灯泡37发出的光束的光轴LB1和从反射板40反射的反射光的光轴LB2与透镜54的轴线CL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相交。因此,无需控制透镜54向前就可使光束向前传播。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反射表面41a和41b对称地设置在反射板40上,并按车辆的前后方向排列,还设置了一对灯泡37,一对反射板40和一对透镜54,其每对分别用于左右(两个)方向,并使用了具有相同结构的一对反射板。这样,成本可以减少,也可以防止以相反的方式安装左右反射板的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在例如汽车的门、顶板或其它部件上的内置照明灯
技术介绍
在未审的日本专利公开2000-1141中,已经披露过一种如图7所示的传统的内置照明灯的实例。这种内置照明灯安装在例如旅行车的后门上,并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通过改变照明方向,这种灯可以照亮行李箱(设置在旅行车的后部)和打开的后门下面的区域。如图7所示,这种内置照明灯100包括灯罩102,其安装在后门内壁表面的边沿101上,以及在灯罩102前端形成的圆形开口103。灯支架部分104,其具有普通球形的内表面,安装在开口103的后部(在图7的右边),以及具有部分为球形的灯体105,其安装在灯架104的内部,这样可以在预定范围内旋转360度的角度。灯泡106安装在灯体105内,用于将光线(从后面的灯泡106发出的)向前反射的反射板108安装在灯泡106的后边(在图7的右边)。透镜部分107安装在灯体的前边(在图7的左边),并从灯罩102的开口凸出。在透镜部分107和开口边缘103之间形成了间隙S,限制灯体105的转动。在上述的内置照明灯100中,灯泡106和反射板108直接设置在透镜部分107的轴线CL上,如图8所示,因此光线在轴线CL的方向射出。此外,一般地,用于后座的内置照明灯100通常仅安装在后座的上面。因此,如图8所示,当坐在后座的乘客向前旋转或扭动灯体105以便使用它时,控制灯泡106,反射板108,透镜部分107等向前,因此在一些情况下,透镜部分107的局部或其附近部分发光。这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光线通过驾驶室的镜子109进入驾驶员的视线,并影响驾驶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内置照明灯,其中当该灯用于后座时,防止光线通过驾驶室的镜子进入驾驶员的视线,这样就不会影响驾驶操作。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内置照明灯可以实现,所述照明灯包括光源,用于发出光线,反射板,用于以预定方向反射光源的光线,和透镜,用于传送由此通过的来自光源的光线和来自反射板的光线;其特征在于光源和反射板以与透镜偏置的关系设置,以便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光轴和反射板的反射光线的光轴会与透镜的轴线在车辆前—后的方向相交;其中在两个同样形状的反射表面对称地设置在反射板上并设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和提供一对光源的情况下,使用一对反射板和一对透镜,每对各自用于左右(两个)方向,这对反射板具有相同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内置照明灯中,光源和反射板以与透镜偏置的关系设置,这样,光源发出的光线的光轴和反射板反射的反射光线的光轴会与透镜的轴线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相交。因此,无需控制透镜向前就可使光束向前传播。所以当控制透镜向前的时候不会出现透镜的一部分发光的情况,由此便可防止光线通过驾驶室的镜子进入驾驶员的视线,这样即使当内置照明灯在车辆行驶时使用,也不会影响驾驶操作。在这种结构的内置照明灯中,当其中有一对光源、一对透镜分别用于左右座位时,可以共同使用相同结构的反射板用于左右座位,这种情况下使用其反射表面分别设置在相对方向的两个反射板。因此,成本可以减少。另外,这防止了左右反射板以相反的方式安装的误操作。这里,术语“对称”通常意为“关于一个平面对称”和“关于一个点对称”。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用于后座的内置照明灯发出的光线通过驾驶室的镜子进入驾驶员的视线的问题,因此实现了不会影响驾驶操作的优点。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当一对光源与一对透镜分别用于左右两个座位时,可以共同使用相同结构的反射板用于左右座位,这种情况下使用其反射表面分别设置在相对方向的两个反射板。因此,成本可以减少,此外这防止了左右反射板以相反的方式安装的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内置照明灯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方向II的内置照明灯的后视图。图3是图2所示方向III的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置照明灯安装在车体上的情况下的截面视图。图5是反射板的透视图。图6A和6B是本专利技术内置照明灯安装在车体上的情况下的截面视图。图7是传统的内置照明灯的截面视图。图8是传统的内置照明灯中的灯泡、反射板和透镜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9是传统结构的问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置照明灯10包括在车辆乘坐室(乘客室)12中露出的外观(design)部分20(参见图4),和功能部分本体30(做为灯体),功能部分本体30安装在外观部分20的内侧,且有各种电子部件安装在上面。如图4所示,通过将外观部分20安装在预先安装在车体11内部的内部元件(边沿)13上而将这种内置照明灯10安装在车体11上。内置照明灯10可以容易地与预先安装在内部元件13反面的线束W/H连接。如图1至3所示,外观部分20包括例如在其表面21a处以矩形露出在车辆乘坐室12的外壳21。开关孔22L和22R构成了穿过外壳21的中间部分,左右开关51L与51R分别通过这些开关孔22L和22R在乘坐室12中露出。灯孔23L和23R也分别构成了穿过外壳21的左右部分。左右灯50L和50R分别通过这些灯孔23L和23R在乘坐室12中露出。一般为圆柱形的安装部分24安装在每个灯孔部分23L和23R上,并从外壳21的反面21b向内延伸,功能部分本体30通过这些安装部分24安装到外壳21上。在外壳21的反面21b设置了夹子25(见图4),夹子25用于将外壳21安装到乘坐室12的顶部的内部元件13上。如图1至3所示,功能部分本体30是总体上具有伸长的椭圆形的壳体状元件,用于分别接收灯50L和50R的灯接收孔31L和31R分别形成了其左右端部。装有开关51L和51R的开关接收部分32L和32R分别设置在功能部分本体30的中心部分,功能部分本体的中心部分位于两个灯接收孔31L和31R之间。安装在线束W/H末端部分的连接器14与开关51L和51R的接线端子连接,开关51L和51R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这个连接器安装和移去。用作分别支撑灯50L和50R的支撑部分的圆形的环形元件33,分别安装在两个灯接收孔31L和31R的边缘。通常为圆柱形的引导元件38安装在每个环形元件33上,并从功能部分本体30的背面(在图1的右侧)凸出。这些左右引导元件38的相对的部分具有凹口,这样各种电子部件,包括开关51L和51R和灯泡37(做为光源),就可以安装在功能部分本体30上。引导元件38的高度大于所有这些电子元件和其它安装在功能部分本体上的元件,其功能是防止电子元件和其它元件触到车体11。灯泡37分别安装在左右引导元件38的内部。反射板40安装在每个灯泡37的后侧(在图3中的上边),可以有效地按照希望的方向反射灯泡37发出的光线。如图1所示,滑动接触元件安装凹槽35分别在每个环形元件33的内周表面的三个部分中形成,其沿圆周的距离彼此相等。滑动接触元件34分别插入到滑动接触元件安装凹槽35中以便安装在那里。滑动接触元件34是具有弹性的一般为T形的金属元件,并通常通过其自身的弹性力压靠在球型表面52a上。该弹性元件34可以用树脂制成,也可以具有不同于一般的T形的形状。如图1和3所示,引导部分36形成在每个环形元件33(分别位于灯接收孔31L和31R处)的外表面上,并从那里凸出一个台阶。当滑动接触元件34分别装配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照明灯,包括:    发出光束的光源;    用于以预定方向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反射板;和    能够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和所述反射板反射的光束从其中透过的透镜,    其中所述光源和所述反射板与所述透镜成偏置的关系设置,以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光轴和从反射板反射的光束的光轴与所述透镜的轴线在前后方向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宏幸石井公启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