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446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兽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50~70份,鹤草芽30~50份,苦豆子20~30份,绵马贯众20~40份,土大黄30~50份,香附30~50份,荜澄茄30~40份,槟榔20~40份,南瓜子20~40份,金樱花30~50份。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对蛋鸡绦虫病进行治疗试验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预防健康蛋鸡的绦虫病发病率、死亡率,有效降低养殖损失;能够有效降低绦虫病发病蛋鸡的死亡率,并提高发病蛋鸡的治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兽药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蛋鸡绦虫病系由小肠内寄生有绦虫而引起,具有多个种类,我国主要是戴文科中的戴文属和赖利属中的各种绦,临床中以赖利绦虫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绦虫的发育都需要中间宿主参加,如金龟子、家蝇、蚂蚁等,当中间宿主吞食绦虫卵后,绦虫卵即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鸡吞食此种中间宿主后便受到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绦虫病,但以14-17日龄以后的雏鸡最具易感性。25-4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最高。雏鸡感染绦虫后生长发育缓慢,容易发生急性肠炎和腹膜炎,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生产性能大幅降低,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成活率下降,蛋鸡发病后的产蛋量减少,对养鸡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该病主要症状为:排出稀薄粪便或混杂血样黏液的淡黄色粪便,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饮水增加;初期黏膜苍白,贫血,鸡冠和腿颜色发白;雏鸡患病后生长发育缓慢,蛋鸡患病后产蛋量降低,但不会产出沙壳蛋、褪色蛋、薄蛋壳以及畸形蛋;病鸡非常消瘦时,往往会发生死亡。粪便颜色往往呈特征性的红色或铁锈色“高粱样粪便”,粪便检查发现有白色“芝麻粒样”绦虫节片。药物防治方面,目前主要是采用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丙硫咪唑、吡喹酮的化药防治,但这些药物容易存在肝毒性和肠毒性,对混感有肠炎、肠毒发病鸡,这些药物是禁止使用的,其长期使用具有药物残留风险。中药具有杀虫止痢、提升免疫等多靶点调节优势,且绿色安全,副作用小、无毒副作用,近年来在防治家禽寄生虫病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实际临床中,现有兽药标准中,只有川楝陈皮散可用,但起效慢,临床效果改善不理想。也有一些研究者采用槟榔、鹤虱、使君子、贯众、鸦胆子、仙鹤草、鹤虱、烟叶等药物组合防治绦虫病,试验发现,此类单纯杀虫方剂对改善绦虫病粪便有一定作用,但治愈率和保护率不高,效果不太明显,不利于产品转化应用。因此通过研发筛选一种确实高效安全、经济方便、标本兼治的中兽药物已成为解决当下需求痛点的重要举措,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50~70份,鹤草芽30~50份,苦豆子20~30份,绵马贯众20~40份,土大黄30~50份,香附30~50份,荜澄茄30~40份,槟榔20~40份,南瓜子20~40份,金樱花30~50份。优选地,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60份,鹤草芽40份,苦豆子25份,绵马贯众30份,土大黄40份,香附40份,荜澄茄35份,槟榔30份,南瓜子30份,金樱花40份。上述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雷丸、鹤草芽、苦豆子、绵马贯众、土大黄、香附、荜澄茄、槟榔、南瓜子、金樱花按照比例混合、粉碎、过筛制得中药组合物,并将制得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分装即得。进一步地,所得中药组合物的粒径大小不超过60目,便于拌料使用。在用于对健康蛋鸡进行绦虫病预防时,按照每1Kg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拌料300Kg的比例,对健康蛋鸡连续饲喂5天;在用于对绦虫病发病蛋鸡的治疗时,按照每1Kg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拌料200Kg的比例,对健康蛋鸡连续饲喂5天。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皆采购市售品即可,所述中药组合物的组方原理如下: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PolyporusmylittaeCook.EtMass.的菌核。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胃,大肠经。功能:消积、杀虫、主治虫积腹痛、疳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的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故宜入散剂。鹤草芽:其主要为蔷薇科龙芽草属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var.Japonica(Mia.)Nakai.地下冬芽。味苦、涩,性凉。归肝、小肠、大肠经,主治绦虫病;但其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故不宜入煎剂,宜入散剂。苦豆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用于痢疾,带下,湿疹,顽癣,牙痛胃痛,疮疡等症。绵马贯众: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japonicaThunb.、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L.等的根茎。亦名凤尾草(《本草图经》)。味苦,性凉。有小毒。入肝,胃经。功能: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等。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土大黄RumexobtusifoliusL.的根。味辛、苦;性凉。归肺、脾、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通肠泄热,主治瘀滞腹痛。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根茎。味辛、微苦、甘,性平。入肝、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具有温中行气、走而不守功用。毕澄茄: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等,温中散寒止痛的同时,兼有行气作用,守而不走。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catechuL.的种子。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杀虫、破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等。南瓜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的种子。味甘,性平。入胃、大肠经。功能:杀虫。主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等。金樱花: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laevigataMichx.的花。味酸、涩;性平、无毒。归肺、肾、大肠经。功能:涩肠、固精、杀虫。主久泻久痢、绦虫,蛔虫等。《日华子本草》记载:其止冷热痢,杀寸白、蛔虫等。蛋鸡感染绦虫病后,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贫血、消瘦,鸡冠和粘膜苍白,粪便为红色或铁锈色样等,多因蛋鸡体况瘦弱,剖检常见肝脾肿大,肠黏膜发生点状出血,十二指肠到空肠段寄生有大量白色的活虫体。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症状判断该病系机体脾胃正气不足,复感湿热邪气(绦虫)的虫积证,导致胃肠湿热,腹泻、消瘦、纳呆、倦怠乏力等。结合中兽医理论,判断本病应属于虫积、积证、虫臌(虫胀、蛊胀、蛊)等证的范围,外感虫邪所致病在血分的热证。邪热在血分,重在耗血和动血。耗血则引起精血津液被耗,动血主要表现为血热破血妄行出血,红色或铁锈样粪便,津水乏竭,耗血血虚则见贫血、冠白、消瘦等。治则以解毒、杀虫为主,辅以破积、行气,故本专利技术选用雷丸为君药,名雷丸者,言如雷之速、如丸之转也,走而不留,坚者能攻,积者能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50~70份,鹤草芽30~50份,苦豆子20~30份,绵马贯众20~40份,土大黄30~50份,香附30~50份,荜澄茄30~40份,槟榔20~40份,南瓜子20~40份,金樱花30~5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50~70份,鹤草芽30~50份,苦豆子20~30份,绵马贯众20~40份,土大黄30~50份,香附30~50份,荜澄茄30~40份,槟榔20~40份,南瓜子20~40份,金樱花30~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蛋鸡绦虫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雷丸60份,鹤草芽40份,苦豆子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项朝荣张琳静惠永华苗培王梦艳王路李明张献芳逯晋忠穆伟峰关鹏王利梅王亦欣柳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