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40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其包括锅盖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上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用于穿设炒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油飞溅,密封性好,且使用灵活方便。

A lid of a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制造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盖。
技术介绍
炒菜做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兴趣爱好,但是炒菜时滚烫的油飞溅出来让人望而生畏,这也成为很多炒菜者的苦恼。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油溅锅盖,仅仅是用于将食物放入油锅内的过程中防止油飞溅,但并不能够解决炒菜过程中的飞溅。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防油溅锅盖,但结构不够严密,实用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够防止油飞溅,密封性好,且使用灵活方便的锅盖就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能够防止油飞溅,密封性好,且使用灵活方便。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盖,其包括锅盖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上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用于穿设炒勺。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结构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垂直且连通。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炒勺的自由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锅盖主体的开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锅盖主体的开口所在平面垂直。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炒勺的自由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二盖板铰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盖板的转动,实现了第二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有效增强了锅盖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垂直时,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相抵。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抵,使锅盖的密封性更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垂直时,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相互垂直且连通。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在炒勺伸入锅体中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抵时,炒勺的把手能够在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连通形成的开口结构内灵活运动,完成翻炒。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主体的边缘上设置有环形槽,锅体的边缘卡设在所述环形槽内。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锅盖主体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所述锅盖主体边缘铰接的卡扣组件,在烹饪时,所述卡扣组件能够卡接在锅体的边缘,且能够以所述锅盖主体与所述卡扣组件相铰接的位置为轴转动所述锅盖主体,以打开所述锅体。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的打开锅体。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的外侧壁上。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方便锅盖的拿取,而且在炒菜时,可以同时抓住锅盖的手柄与锅体的手柄,在不影响炒菜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防止油溅状况的发生,同时增加了整体的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投料口和投料口端盖,所述投料口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上,所述投料口端盖铰接在所述投料口的一侧上,用于所述投料口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既方便了炒菜时投料,又能够保证锅盖的密封性,同时也可以作为油烟口,实现油烟的排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上述锅盖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炒菜的情况下防止油外溅。(2)通过在锅盖主体的边缘设置环形槽,并将锅体边缘卡在环形槽内,以及投料口端盖、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设置,增强了锅盖整体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申请的锅盖的俯视图;图2是本申请的锅盖的主视图;图3是本申请的锅盖的侧视图;图4是本申请的开口结构45°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附图标记:10-锅盖;11-锅盖主体;13-开口结构,131-第一开口,133-第二开口15-盖板组件,151-第一盖板;153-第二盖板;155-第三开口,157-第四开口,17-环形槽;19-卡扣组件;21-手柄,23-投料口,25-投料口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图1-3所示,一种锅盖10,包括锅盖主体11、开口结构13和盖板组件15,开口结构13设置在锅盖主体11上,用于炒勺的自由穿过,盖板组件15设置在开口结构13上,用于遮挡开口结构13。其中,开口结构13包括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3,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3相互垂直且连通。盖板组件15包括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第一盖板151固定设置在第一开口131上,第二盖板153铰接在第二开口133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锅盖主体11为开口方向向下的半球状空腔结构,锅盖主体1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在炒菜过程中,能够透过锅盖主体11清楚看到整个炒菜过程。开口结构13设置在锅盖主体11的侧壁上,第一开口131所在平面与锅盖主体11开口所在平面平行,第二开口133所在平面与锅盖主体11开口所在平面垂直。第一开口131和第二开口133均为半圆形结构,第一开口131所在平面和第二开口13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第一开口131半圆形结构的直径端和第二开口133半圆形结构的直径端相互连通,其中,第一开口131的直径和第二开口133的直径均略大于炒勺最大端的尺寸,使炒勺能够自由穿过开口结构13,伸入锅体中。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开口131上固定有与第一开口131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一盖板151,在第二开口133上铰接有与第二开口133大小、形状相同的第二盖板153,第二盖板153的铰接端位于第二开口133远离第一开口131的一端上。在第二盖板153沿铰接轴转动至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垂直时,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相抵。在第一盖板151上设有第三开口155,在第二盖板153上设有第四开口157,在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垂直时,第三开口155和第四开口157相互垂直且连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盖板151靠近第二盖板153的一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155,在第二盖板153靠近第一盖板151的一端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第四开口157,在第一盖板151和第二盖板153相抵时,第三开口155和第四开口157相互垂直且连通形成开口结构,其中,开口结构的尺寸略大于炒勺把手的尺寸,在保证了炒勺把手能够在开口结构内灵活运动完成翻炒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油溅状况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上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用于穿设炒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锅盖主体上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用于穿设炒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结构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垂直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锅盖主体的开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锅盖主体的开口所在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二盖板铰接在所述第二开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垂直时,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斌宋德超王子晨张家琪葛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