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26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本体上设有开口及固定座,开口处设有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固定座包括位于本体左右两侧的左右部件,左右部件与本体之间设有间隙,左右部件底部均固定有弧形片;紧固机构包括壳体、限位条、齿轮及旋钮,壳体设有通孔A、通孔B,左右限位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本体上,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A与齿轮相啮合,左限位条和右限位条分别为与齿轮两侧且平行,旋钮一端穿过通孔B固定在齿轮的中心处,旋钮上设有穿孔,同一本体上的旋钮的穿孔穿置有一限位棒。该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通过可固定设置的防护套可以将固定其内的微型电机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紧固机构可实现同一防护套适用不同种型号的微型电机。

New type micro motor protectiv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
本技术涉及防护套
,尤其是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
技术介绍
通常的微型电动机外壳为柱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其固定,故常常因为晃动而影响其使用性能;还有现有微型电机防护套之对应相应型号的微型电机,即不同尺寸大小的微型电机需要不同大小尺寸的防护套,这样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及固定座,开口处设有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固定座包括位于本体左右两侧的左右部件,左右部件与本体之间设有间隙,左右部件底部均固定有弧形片,两弧形片相对设置;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壳体、限位条、齿轮及旋钮,所述壳体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通孔A,顶部设有通孔B,所述限位条包括左限位条和右限位条,左右限位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本体上,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A与置于壳体内部的齿轮相啮合,左限位条和右限位条分别为与齿轮两侧且平行,旋钮一端穿过通孔B固定在齿轮的中心处,旋钮上设有穿孔,同一本体上的旋钮的穿孔穿置有一限位棒。本体内壁设有凸条,凸条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两侧为斜面设置,斜面上设有垂直向下的固定孔。弧形片内壁设有防滑突起。限位条靠近齿轮的侧边上设有齿牙。所述限位条与本体一体成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微型电机不好固定以及其防护套必须要与之对应型号的才可以的问题,该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可固定设置的防护套可以将固定其内的微型电机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紧固机构可实现同一防护套适用不同种型号的微型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紧固机构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结合图2、图3可知,本技术: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包括本体1,本体1上设有开口11及固定座3,开口11处设有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2,固定座3包括位于本体1左右两侧的左右部件31,左右部件31与本体1之间设有间隙4,左右部件31底部均固定有弧形片33,两弧形片33相对设置;所述紧固机构2包括壳体20、限位条21、齿轮22及旋钮23,所述壳体20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通孔A5,顶部设有通孔B6,所述限位条21包括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左右限位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本体1上,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A5与置于壳体20内部的齿轮22相啮合,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分别为与齿轮22两侧且平行,旋钮23一端穿过通孔B6固定在齿轮22的中心处,旋钮23上设有穿孔231,同一本体1上的旋钮23的穿孔231穿置有一限位棒7。本体1内壁设有凸条12,凸条12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3两侧为斜面32设置,斜面32上设有垂直向下的固定孔321。当弧形片33损坏时,将其取下,优选地破坏性取下,比如切割,再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321将本体1固定在板面上。弧形片33内壁设有防滑突起331。限位条212靠近齿轮22的侧边上设有齿牙。齿牙与齿轮22啮合,如附图2所示。所述限位条21与本体1一体成型。且选用塑胶材质。装置微型电机时,首先,如附图2所示,通过旋拧旋钮23带动齿轮22顺时针旋转,左右限位条分别相对齿轮22向远离齿轮22的方向移动,即开口11可打开更大;其次,如附图1所示,将外壳为柱形的微型电机从本体1的两端塞至本体1内;然后同上,通过旋拧旋钮23带动齿轮22逆时针旋转,左右限位条分别相对齿轮22靠近齿轮22的方向移动,即开口11受限位条21的拉力变小,将微型电机紧紧包裹在本体1内部;最后通过限位棒7依次穿设在穿孔231内,如附图1所示,限位棒7用于限制旋钮23自行旋转。固定微型电机时,将装置有微型电机的防护套本体1下方的两弧形片33卡在柱型件(图中未显示)上,通过在间隙4内填置东西,将间隙4撑开,即将两弧形片33向柱形件上包覆更紧,最终两弧形片33牢牢固定在柱型件上。所述柱型件用于固定安装电机。本技术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微型电机不好固定以及其防护套必须要与之对应型号的才可以的问题,该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可固定设置的防护套可以将固定其内的微型电机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紧固机构2可实现同一防护套适用不同种型号的微型电机。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技术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想并不仅限于此技术,任何运用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设有开口(11)及固定座(3),开口(11)处设有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2),固定座(3)包括位于本体(1)左右两侧的左右部件(31),左右部件(31)与本体(1)之间设有间隙(4),左右部件(31)底部均固定有弧形片(33),两弧形片(33)相对设置;所述紧固机构(2)包括壳体(20)、限位条(21)、齿轮(22)及旋钮(23),所述壳体(20)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通孔A(5),顶部设有通孔B(6),所述限位条(21)包括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左右限位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本体(1)上,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A(5)与置于壳体(20)内部的齿轮(22)相啮合,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分别为与齿轮(22)两侧且平行,旋钮(23)一端穿过通孔B(6)固定在齿轮(22)的中心处,旋钮(23)上设有穿孔(231),同一本体(1)上的旋钮(23)的穿孔(231)穿置有一限位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型电机防护套,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本体(1)上设有开口(11)及固定座(3),开口(11)处设有有至少两个紧固机构(2),固定座(3)包括位于本体(1)左右两侧的左右部件(31),左右部件(31)与本体(1)之间设有间隙(4),左右部件(31)底部均固定有弧形片(33),两弧形片(33)相对设置;所述紧固机构(2)包括壳体(20)、限位条(21)、齿轮(22)及旋钮(23),所述壳体(20)两相对侧壁上均设有通孔A(5),顶部设有通孔B(6),所述限位条(21)包括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左右限位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本体(1)上,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A(5)与置于壳体(20)内部的齿轮(22)相啮合,左限位条(211)和右限位条(212)分别为与齿轮(22)两侧且平行,旋钮(23)一端穿过通孔B(6)固定在齿轮(22)的中心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合诚微电机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