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25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包括主机系统,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运行发电;电池组,用于存储能量和充放电;所述主机系统的壳体以及电池组的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所述主机系统/电池组与电池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上述储能发电机组,主机系统可与一组或多组储能电池快速连接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运行时间太短的缺点,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储能发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便携式发电机组一般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体积和重量都有限制。储能类发电机组优点是安静无排放污染,但由于其普遍采用锂电池或铅酸电池存储能量,受限于电池技术,组合后的电池组额定容量比较低,无法长时间运行供电(一般全功率输出的话运行时间在30-40分钟)。与便携式汽油发电机组相比运行时间少很多,用户体验不佳。而如果为了提升容量增加单个机器体积和重量的话,又失去了便携性,不适用家庭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发电机组,用于解决现有的便携式发电机组容量低无法长时间运行供电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包括主机系统,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运行发电;电池组,用于存储能量和充放电;所述主机系统的壳体以及电池组的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所述主机系统/电池组与电池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其中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适配,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适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机系统的壳体和电池组的壳体的下表面。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电池组的壳体的上表面。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主机系统的壳体的下表面、电池组的壳体的上表面、电池组的壳体的下表面的外围均相同。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固定部为固定搭扣,第一连接部为快插插头;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固定部为锁紧搭扣,第二连接部为快插插座。进一步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第一导向部为导向柱和/或导向裙边,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裙边设置于所在壳体的下表面的外沿并朝下突出于壳体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中,第二导向部为导向孔和/或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的外沿,所述导向孔设置于所在壳体的上表面并与导向柱对应,所述电池组壳体的上表面的外沿与导向裙边配合定位。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多组电池快速堆叠使用的便携式储能发电机组,其主机系统可与一组电池快速定位连接并工作,然后可以继续与下一组电池组定位连接并机工作,也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电池组叠加在一起,以此类推,理论上可以无限叠加,由此形成不同容量的电池组供用户选择。上述连接和分解可通过搭扣、导向柱/导向裙边、快插插头、快插插座快速实现,操作简单可靠,便于用户操作。本技术主机系统壳体的下表面、电池组的壳体的上表面、电池组的壳体的下表面的外围均相同,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定位,连接可靠,并且统一的表面使得用较少的模具完成上述表面的制造,有助于控制成本。在电池技术没有质的飞跃情况下,本技术的一种可以快速替换电池组或叠加电池组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续航时间短的缺陷,同时成本也不会增加,具备与便携式汽油发电机组竞争的优势。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多组电池快速堆叠使用储能发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图仅展示两组电池堆叠,多组电池依此原理在高度方向上堆叠)。图2是本技术的主机和一组电池堆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多组电池依此原理在高度方向上堆叠)。图3是本技术的两组电池堆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多组电池依此原理在高度方向上堆叠)。图4是本技术的主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主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如下:10.储能发电机组;100.主机系统;101.主机上盖;102.主机把手;103.固定搭扣;104.主机风扇罩;105.底座;105A.导向柱;105B.导向裙边;106.主机面板组件;107.主机箱体;108.快插插头;200.电池组;201.快插插座;202.电池组顶盖;202A.导向孔;203.锁紧搭扣;204.电池组风扇罩;205.电池组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如图1至3所示,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包括:主机系统100,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运行发电;电池组200,用于存储能量和充放电;所述主机系统100的壳体以及电池组200的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电池组200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所述主机系统100/电池组200与电池组20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其中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适配,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适配。如图1至图3所示,可以方便快捷地将主机系统100堆叠到一组电池组200上,然后依次可以继续堆叠到下一组电池200上;同时一组电池组200也可以和另一组电池组200快速堆叠,然后依次继续堆叠下一组电池200上;实现电池组200的快速堆叠并机或快速替换使用,提升了运行时间和便携性。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主机系统100/电池组200与电池组2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机系统100的壳体和电池组200的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电池200组的壳体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系统,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运行发电;/n电池组,用于存储能量和充放电;/n所述主机系统的壳体以及电池组的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n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n所述主机系统/电池组与电池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其中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适配,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系统,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运行发电;
电池组,用于存储能量和充放电;
所述主机系统的壳体以及电池组的壳体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
所述电池组的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导向部、第二连接部;
所述主机系统/电池组与电池组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其中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适配,所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主机系统的壳体和电池组的壳体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置于电池组的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忠王韶华王运良徐青松胡明桦吕诚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美达机电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