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7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包括壳体、电池组和水箱;所述电池组和水箱分别设置在壳体后侧内壁的中上侧和中下侧,所述电池组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部为空腔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铜制成,所述电池组前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便于在外界的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或电池组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温度传感器或贴片式温度传感器经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加热管和两个水泵或仅发送给两个水泵,在散热通道内循环水流对电池组进行升温或降温,实现液冷加热一体化,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An efficient and energy-saving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and heating lithium-ion power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pack,具体为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这种电池的负极是石墨等材料,正极用磷酸铁锂、钴酸锂、钛酸锂等,70年代进入实用化,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动力锂电池工作温度区间通常是0~40℃,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压降加大,过高的温度会产生不安全因素还会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但是目前,车载动力锂电池PACK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分别加装降温装置和散热装置,但是这会带来结构复杂、空间不够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包括壳体、电池组和水箱;所述电池组和水箱分别设置在壳体后侧内壁的中上侧和中下侧,所述电池组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部为空腔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铜制成,所述电池组前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水箱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水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水泵,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散热通道前侧的左侧上端和散热通道前侧的右侧下端;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和两个水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贯穿于水箱的顶侧且轴头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水箱内部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和转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设定值为摄氏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组与两个水泵、贴片式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转动电机和加热管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通过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便于在外界的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或电池组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温度传感器或贴片式温度传感器经微处理器发送信号给加热管和两个水泵或仅发送给两个水泵,在散热通道内循环水流对电池组进行升温或降温,实现液冷加热一体化,有效精简了动力电池Pack的结构。2.本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通过在水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便于对水体进行搅拌,从而促进水体的均匀加热。3.本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通过在水箱内部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水温传感器,便于在水温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停止加热管的运行,避免水温过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的电池组俯视图。图中:壳体1,第二温度传感器2,散热通道3,电池组4,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转动电机6,水温传感器7,加热管8,搅拌板9,微处理器10,水箱11,出水管12,水泵13,进水管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包括壳体1、电池组4和水箱11;所述电池组4和水箱11分别设置在壳体1后侧内壁的中上侧和中下侧,所述电池组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部为空腔的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由铜制成,所述电池组4前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所述水箱1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8,所述水箱11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所述水箱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上均设置有水泵13,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远离水箱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散热通道3前侧的左侧上端和散热通道3前侧的右侧下端;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8和两个水泵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便于在外界的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或电池组4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或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经微处理器10发送信号给加热管8和两个水泵10或仅发送给两个水泵10,在散热通道3内循环水流对电池组4进行升温或降温,实现液冷加热一体化,有效精简了动力电池Pack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水箱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6,所述转动电机6的电机轴贯穿于水箱11的顶侧且轴头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板9,便于对水体进行搅拌,从而促进水体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水箱11内部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水温传感器7,所述水温传感器7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8和转动电机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便于在水温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停止加热管8的运行,避免水温过高。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的温度设定值为2摄氏度,便于在水体冻结之前就对水体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电池组4与两个水泵13、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第二温度传感器2、水温传感器7、转动电机6和加热管8电性连接,便于通过电池组4给本装置供电。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包括壳体1、第二温度传感器2、散热通道3、电池组4、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转动电机6、水温传感器7、加热管8、搅拌板9、微处理器10、水箱11、出水管12、水泵13、进水管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在外界的温度低于一定程度或电池组4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或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经微处理器10发送信号给加热管8和两个水泵10或仅发送给两个水泵10,在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组(4)和水箱(11);/n所述电池组(4)和水箱(11)分别设置在壳体(1)后侧内壁的中上侧和中下侧,所述电池组(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部为空腔的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由铜制成,所述电池组(4)前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n所述水箱(1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8),所述水箱(11)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所述水箱(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上均设置有水泵(13),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远离水箱(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散热通道(3)前侧的左侧上端和散热通道(3)前侧的右侧下端;/n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8)和两个水泵(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液冷加热一体化锂离子动力电池Pack,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组(4)和水箱(11);
所述电池组(4)和水箱(11)分别设置在壳体(1)后侧内壁的中上侧和中下侧,所述电池组(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内部为空腔的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由铜制成,所述电池组(4)前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
所述水箱(11)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加热管(8),所述水箱(11)顶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10),所述水箱(1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上均设置有水泵(13),所述出水管(12)和进水管(14)远离水箱(11)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散热通道(3)前侧的左侧上端和散热通道(3)前侧的右侧下端;
所述壳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和贴片式温度传感器(5)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微处理器(1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加热管(8)和两个水泵(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祖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