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04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智能手表,包括支撑底座,手表主机和表带;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手表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端和活动端,铰接端与支撑底座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设有的铰接轴连接,活动端设有用于卡紧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使得活动端相对支撑底座固定的卡紧结构;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它的优点是当卡紧结构与支撑底座相互卡紧时,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相对固定,手表主机的显示面朝上,方便阅读或者操作显示屏;当卡紧结构与支撑底座相互脱离时,手表主机可相对支撑底座转动,方便摄像或者拍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

Flip smart W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智能手表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领域,尤其是一种翻转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通常,智能手表在佩戴状态时,显示屏的显示面朝上,这样,佩戴者可以方便地阅读显示屏上的内容、操作显示屏上的应用或观看显示屏的显示画面,随着智能手表功能越来越强大,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摄像或者拍照功能的智能手表,此时,如果显示屏的显示面依旧朝上,就不方便摄像或者拍照,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翻转智能手表,该翻转智能手表不仅可以使得显示屏的显示面朝上,方便阅读或者操作显示屏,而且还可以使得显示屏与智能手表存在一夹角,方便摄像或者拍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翻转智能手表。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翻转智能手表,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手表主机,手表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端和活动端,铰接端与支撑底座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设有的铰接轴27连接,活动端设有用于卡紧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使得活动端相对支撑底座固定的卡紧结构;表带,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一种优选方案是手表主机的活动端设有与支撑底座平行的通孔,手表主机的活动端靠近支撑底座的一侧面设有滑槽,滑槽与通孔连通;卡紧结构包括左按压杆,右按压杆以及为左按压杆和右按压杆提供回复力的弹性件,左按压杆、右按压杆相对滑动的设置在通孔内,左按压杆靠近右按压杆的一端设有沿滑槽滑动的第一卡扣,右按压杆靠近左按压杆的一端设有沿滑槽滑动的第二卡扣,支撑底座靠近手表主机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卡扣相互卡紧的第一卡槽以及与第二卡扣相互卡紧的第二卡槽;当外力按压左按压杆和右按压杆时,左按压杆、右按压杆相互靠近滑动,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相互脱离,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相互脱离;当撤掉外力时,左按压杆、右按压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滑动,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相互卡紧,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相互卡紧。一种优选方案是弹性件为弹簧,弹簧设置在通孔内,弹簧的一端与右按压杆的左端连接,另一端与左按压杆的右端连接。一种优选方案是铰接轴外套有用以增大铰接轴与第一连接部之间摩擦力的软胶垫。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卡紧结构与支撑底座相互卡紧时,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相对固定,手表主机的显示面朝上,方便阅读或者操作显示屏;当卡紧结构与支撑底座相互脱离时,手表主机可相对支撑底座转动,方便摄像或者拍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支撑底座与手表主机分解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手表主机的立体图一;图4是本技术中手表主机与卡紧结构组装时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手表主机与卡紧结构分解时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支撑底座与手表主机组装时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中手表主机的立体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翻转智能手表,包括:支撑底座10,手表主机20和表带30。如图1至图8所示,支撑底座10,支撑底座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二端12设有第二连接部121。如图1至图8所示,手表主机20,手表主机20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端21和活动端22,铰接端21与支撑底座10的第一连接部111通过设有的铰接轴27连接,活动端22可绕第一连接部111转动,活动端22设有用于卡紧手表主机20与支撑底座10使得活动端22相对支撑底座10固定的卡紧结构40,当活动端22层叠在支撑底座10表面时,卡紧结构40与支撑底座10相互卡紧,防止活动端22自由转动。如图1至图8所示,表带30,表带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1及第二连接部121,表带3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固定连接或者转动连接。如图1至图8所示,拍摄功能模块设置在靠近活动端22,当需要拍照时,卡紧结构40与支撑底座10相互脱离,此时活动端22可绕支撑底座10转动;当拍摄完后,活动端22层叠在支撑底座10表面,卡紧结构40与支撑底座10相互卡紧,防止活动端22自由转动。具体的,如图1至图8所示,手表主机20的活动端22设有与支撑底座10平行的通孔23,手表主机20的活动端22靠近支撑底座10的一侧面设有滑槽24,滑槽24与通孔23连通;卡紧结构40包括左按压杆41,右按压杆42以及为左按压杆41和右按压杆42提供回复力的弹性件43,左按压杆41、右按压杆42相对滑动的设置在通孔23内,左按压杆41靠近右按压杆42的一端设有沿滑槽24滑动的第一卡扣44,右按压杆42靠近左按压杆41的一端设有沿滑槽24滑动的第二卡扣45,支撑底座10靠近手表主机20的一面设有与第一卡扣44相互卡紧的第一卡槽13以及与第二卡扣45相互卡紧的第二卡槽14,第一卡扣44的端部伸出滑槽24并指向第一卡槽13,第二卡扣45的端部伸出滑槽24并指向第二卡槽14;当外力按压左按压杆41和右按压杆42时,左按压杆41、右按压杆42相互靠近滑动,第一卡扣44与第一卡槽13相互脱离,第二卡扣45与第二卡槽14相互脱离,此时手表主机20可相对支撑底座10转动;当撤掉外力时,左按压杆41、右按压杆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滑动,第一卡扣44与第一卡槽13相互卡紧,第二卡扣45与第二卡槽14相互卡紧,手表主机20与支撑底座10相对固定。滑槽24的中部设有隔板26,隔板26将滑槽24分为左半部和右半部,第一卡扣44位于左半部内,且在左半部内滑动;第二卡扣45位于右半部内,且在右半部内滑动。使用过程:如图1至图8所示,当手表主机20与支撑底座10层叠在一起时,使用者通过双手分别按压左按压杆41和右按压杆42,左按压杆41和右按压杆42相互靠近,此时,第一卡扣44与第一卡槽13相互脱离,第二卡扣45与第二卡槽14相互脱离,手表主机20可相对支撑底座10转动,此时可以摄像或者拍照。当手表主机20与支撑底座10层叠在一起时,左按压杆41和右按压杆42在弹性件43的作用下相互远离滑动,此时,第一卡扣44与第一卡槽13相互卡紧,第二卡扣45与第二卡槽14相互卡紧,手表主机20可相对支撑底座10固定,此时手表主机20的显示面朝上,方便阅读或者操作。优选的,如图4至图7所示,弹性件43为弹簧,弹簧设置在通孔23内,弹簧的一端与右按压杆42的左端连接,另一端与左按压杆41的右端连接。优选的,如图4至图8所示,铰接轴27外套有用以增大铰接轴27与第一连接部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n手表主机,所述手表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端和活动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设有的铰接轴连接,所述活动端设有用于卡紧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使得活动端相对支撑底座固定的卡紧结构;/n表带,所述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部;
手表主机,所述手表主机包括相对设置的铰接端和活动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一连接部通过设有的铰接轴连接,所述活动端设有用于卡紧手表主机与支撑底座使得活动端相对支撑底座固定的卡紧结构;
表带,所述表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机的活动端设有与支撑底座平行的通孔,所述手表主机的活动端靠近支撑底座的一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通孔连通;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左按压杆,右按压杆以及为左按压杆和右按压杆提供回复力的弹性件,所述左按压杆、右按压杆相对滑动的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左按压杆靠近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利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