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94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具体是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校准过程繁琐、校准周期长、适用场合受限的问题。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包括水平座板、纵向直立座板、第I调平螺栓、第II调平螺栓、第I水准泡、第II水准泡、激振器、纵向直立支撑板、调节螺栓、T形安装板、第I横向连杆、第II横向连杆、第III横向连杆、平衡弹簧、第I支撑立柱、第II支撑立柱、第I支撑横梁、第II支撑横梁、第I条形弹片、第II条形弹片、第I紧固螺栓、第II紧固螺栓、第III紧固螺栓、第IV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振动传感器的校准。

A mechanical structure for vibration calib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
本技术涉及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具体是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振动监测技术的发展,振动传感器在地震观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机械与运载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振动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需要对振动传感器进行校准。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是将振动传感器从现场拆除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校准。然而实践表明,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由于自身原理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校准过程繁琐、校准周期长。其二,在利用振动传感器进行长期监测的场合,将振动传感器从现场拆除后送往实验室会造成监测的长时间中断,由此严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不适用于上述场合。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振动传感器校准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校准过程繁琐、校准周期长、适用场合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振动传感器校准技术校准过程繁琐、校准周期长、适用场合受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包括水平座板、纵向直立座板、第I调平螺栓、第II调平螺栓、第I水准泡、第II水准泡、激振器、纵向直立支撑板、调节螺栓、T形安装板、第I横向连杆、第II横向连杆、第III横向连杆、平衡弹簧、第I支撑立柱、第II支撑立柱、第I支撑横梁、第II支撑横梁、第I条形弹片、第II条形弹片、第I紧固螺栓、第II紧固螺栓、第III紧固螺栓、第IV紧固螺栓;其中,水平座板的下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的左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的右表面下边缘与水平座板的左端面固定;第I调平螺栓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调平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调平盲螺孔内;第II调平螺栓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I调平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I调平盲螺孔内;第I水准泡固定于水平座板的上表面;第II水准泡固定于纵向直立座板的右表面;激振器的机座分别与水平座板的上表面左部和纵向直立座板的右表面下部固定,且激振器的输出轴朝右;纵向直立支撑板的下端面与水平座板的上表面右边缘固定;纵向直立支撑板的表面中部贯通开设有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孔前后对称;调节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调节螺栓分别贯穿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栓的头部均位于纵向直立支撑板的右侧;两个调节螺栓的尾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盲孔;两个圆形盲孔的孔壁左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圆环形凸台;T形安装板包括水平安装板和延伸设置于水平安装板上表面左部的纵向直立安装板;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紧固盲螺孔;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I紧固盲螺孔;第I横向连杆的左端面与激振器的输出轴端面中央固定;第I横向连杆的右端面与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中央固定;第II横向连杆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横向连杆的左端面分别与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固定;第III横向连杆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I横向连杆分别贯穿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两个第III横向连杆的侧面右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I圆环形凸台,且两个第II圆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的右端面接触;平衡弹簧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平衡弹簧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II横向连杆的右端面固定;两个平衡弹簧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第III横向连杆的左端面固定;第I支撑立柱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支撑立柱均固定于水平座板的上表面中部,且两个第I支撑立柱前后对称;第II支撑立柱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支撑立柱均固定于水平座板的上表面右部,且两个第II支撑立柱前后对称;第I支撑横梁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支撑横梁的左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支撑立柱的右侧面上端固定;两个第I支撑横梁的右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第III紧固盲螺孔;第II支撑横梁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支撑横梁的右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I支撑立柱的左侧面上端固定;两个第II支撑横梁的左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第IV紧固盲螺孔;第I条形弹片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条形弹片的表面上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紧固通孔;两个第I条形弹片的表面下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I紧固通孔;第II条形弹片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条形弹片的表面上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II紧固通孔;两个第II条形弹片的表面下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V紧固通孔;第I紧固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紧固螺栓分别贯穿两个第I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紧固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紧固盲螺孔内;第II紧固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紧固螺栓分别贯穿两个第IV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I紧固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I紧固盲螺孔内;第III紧固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I紧固螺栓分别贯穿两个第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II紧固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II紧固盲螺孔内;第IV紧固螺栓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V紧固螺栓分别贯穿两个第II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V紧固螺栓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V紧固盲螺孔内。使用时,激振器的输入端通过功率放大器与信号源连接。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具体使用过程如下:一、当对振动传感器进行X轴校准时,先将振动传感器固定于T形安装板上,并保证振动传感器的X轴与激振器的输出轴平行,再旋拧四个第I调平螺栓,使得第I水准泡中的气泡到达中心位置。然后,启动信号源、功率放大器、激振器、数据采集装置,来自信号源的驱动信号经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施加至激振器,使得激振器的输出轴沿轴向进行振动,激振器的输出轴通过第I横向连杆带动T形安装板进行振动,T形安装板一方面带动振动传感器沿X轴方向进行振动,另一方面带动两个第II横向连杆、两个平衡弹簧、两个第I条形弹片、两个第II条形弹片进行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振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由此获取振动传感器的响应特性。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使得振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发生改变,由此获取振动传感器在不同频率和不同幅度下的响应特性,从而实现振动传感器的X轴校准。二、当对振动传感器进行Y轴校准时,先将振动传感器固定于T形安装板上,并保证振动传感器的Y轴与激振器的输出轴平行,再旋拧四个第I调平螺栓,使得第I水准泡中的气泡到达中心位置。然后,启动信号源、功率放大器、激振器、数据采集装置,来自信号源的驱动信号经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后施加至激振器,使得激振器的输出轴沿轴向进行振动,激振器的输出轴通过第I横向连杆带动T形安装板进行振动,T形安装板一方面带动振动传感器沿Y轴方向进行振动,另一方面带动两个第II横向连杆、两个平衡弹簧、两个第I条形弹片、两个第II条形弹片进行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振动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由此获取振动传感器的响应特性。通过改变驱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使得振动传感器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发生改变,由此获取振动传感器在不同频率和不同幅度下的响应特性,从而实现振动传感器的Y轴校准。三、当对振动传感器进行Z轴校准时,先将纵向直立座板水平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座板(1)、纵向直立座板(2)、第I调平螺栓(3)、第II调平螺栓(4)、第I水准泡(5)、第II水准泡(6)、激振器(7)、纵向直立支撑板(8)、调节螺栓(9)、T形安装板(10)、第I横向连杆(11)、第II横向连杆(12)、第III横向连杆(13)、平衡弹簧(14)、第I支撑立柱(15)、第II支撑立柱(16)、第I支撑横梁(17)、第II支撑横梁(18)、第I条形弹片(19)、第II条形弹片(20)、第I紧固螺栓(21)、第II紧固螺栓(22)、第III紧固螺栓(23)、第IV紧固螺栓(24);/n其中,水平座板(1)的下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2)的左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下边缘与水平座板(1)的左端面固定;第I调平螺栓(3)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调平螺栓(3)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调平盲螺孔内;第II调平螺栓(4)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I调平螺栓(4)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I调平盲螺孔内;第I水准泡(5)固定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第II水准泡(6)固定于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n激振器(7)的机座分别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左部和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下部固定,且激振器(7)的输出轴朝右;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下端面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右边缘固定;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表面中部贯通开设有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孔前后对称;调节螺栓(9)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调节螺栓(9)分别贯穿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栓(9)的头部均位于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右侧;两个调节螺栓(9)的尾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盲孔;两个圆形盲孔的孔壁左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圆环形凸台;/nT形安装板(10)包括水平安装板和延伸设置于水平安装板上表面左部的纵向直立安装板;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紧固盲螺孔;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I紧固盲螺孔;第I横向连杆(11)的左端面与激振器(7)的输出轴端面中央固定;第I横向连杆(11)的右端面与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中央固定;第II横向连杆(1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横向连杆(12)的左端面分别与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固定;第III横向连杆(1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I横向连杆(13)分别贯穿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两个第III横向连杆(13)的侧面右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I圆环形凸台,且两个第II圆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的右端面接触;平衡弹簧(1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平衡弹簧(14)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II横向连杆(12)的右端面固定;两个平衡弹簧(14)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第III横向连杆(13)的左端面固定;/n第I支撑立柱(15)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支撑立柱(15)均固定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中部,且两个第I支撑立柱(15)前后对称;第II支撑立柱(1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支撑立柱(16)均固定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右部,且两个第II支撑立柱(16)前后对称;第I支撑横梁(17)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支撑横梁(17)的左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支撑立柱(15)的右侧面上端固定;两个第I支撑横梁(17)的右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第III紧固盲螺孔;第II支撑横梁(18)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支撑横梁(18)的右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I支撑立柱(16)的左侧面上端固定;两个第II支撑横梁(18)的左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第IV紧固盲螺孔;第I条形弹片(19)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条形弹片(19)的表面上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紧固通孔;两个第I条形弹片(19)的表面下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I紧固通孔;第II条形弹片(2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条形弹片(20)的表面上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II紧固通孔;两个第II条形弹片(20)的表面下端各贯通开设有一个第IV紧固通孔;/n第I紧固螺栓(2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紧固螺栓(21)分别贯穿两个第I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紧固螺栓(21)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紧固盲螺孔内;第II紧固螺栓(2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紧固螺栓(22)分别贯穿两个第IV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I紧固螺栓(22)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I紧固盲螺孔内;第III紧固螺栓(2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I紧固螺栓(23)分别贯穿两个第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II紧固螺栓(23)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II紧固盲螺孔内;第IV紧固螺栓(2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V紧固螺栓(24)分别贯穿两个第III紧固通孔,且两个第IV紧固螺栓(24)的尾端分别旋拧于两个第IV紧固盲螺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校准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座板(1)、纵向直立座板(2)、第I调平螺栓(3)、第II调平螺栓(4)、第I水准泡(5)、第II水准泡(6)、激振器(7)、纵向直立支撑板(8)、调节螺栓(9)、T形安装板(10)、第I横向连杆(11)、第II横向连杆(12)、第III横向连杆(13)、平衡弹簧(14)、第I支撑立柱(15)、第II支撑立柱(16)、第I支撑横梁(17)、第II支撑横梁(18)、第I条形弹片(19)、第II条形弹片(20)、第I紧固螺栓(21)、第II紧固螺栓(22)、第III紧固螺栓(23)、第IV紧固螺栓(24);
其中,水平座板(1)的下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2)的左表面四角各开设有一个第II调平盲螺孔;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下边缘与水平座板(1)的左端面固定;第I调平螺栓(3)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调平螺栓(3)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调平盲螺孔内;第II调平螺栓(4)的数目为四个;四个第II调平螺栓(4)的尾端分别旋拧于四个第II调平盲螺孔内;第I水准泡(5)固定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第II水准泡(6)固定于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
激振器(7)的机座分别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左部和纵向直立座板(2)的右表面下部固定,且激振器(7)的输出轴朝右;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下端面与水平座板(1)的上表面右边缘固定;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表面中部贯通开设有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孔前后对称;调节螺栓(9)的数目为两个;两个调节螺栓(9)分别贯穿两个调节螺孔,且两个调节螺栓(9)的头部均位于纵向直立支撑板(8)的右侧;两个调节螺栓(9)的尾端面中央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盲孔;两个圆形盲孔的孔壁左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圆环形凸台;
T形安装板(10)包括水平安装板和延伸设置于水平安装板上表面左部的纵向直立安装板;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前部和左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紧固盲螺孔;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各开设有一个第II紧固盲螺孔;第I横向连杆(11)的左端面与激振器(7)的输出轴端面中央固定;第I横向连杆(11)的右端面与水平安装板的左端面中央固定;第II横向连杆(1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横向连杆(12)的左端面分别与水平安装板的右端面前部和右端面后部固定;第III横向连杆(1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III横向连杆(13)分别贯穿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两个第III横向连杆(13)的侧面右端各延伸设置有一个第II圆环形凸台,且两个第II圆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分别与两个第I圆环形凸台的右端面接触;平衡弹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来宝卫璐宋晶陈淑花杨中原郑火胜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