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9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其结构包括箱体、挂钩、通风管、出料口、箱门、左箱体、控制箱、右箱体、电机、电源线、排水管、内壳、左固定座、电瓶、滚轴和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纺织烘箱,通过设置了干燥装置,放置板可以单独隔离出一个空间,不易烘干的材料可以先放置在放置板上,解决了功能分层性不够,使用不方便,容易混杂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通过控制箱进行观察并且调节内部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解决了没有办法观察到内部的一个工作情况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过滤装置,增加了异味吸附层可以很好处理异味,且留下的水渍也通过底板排出,解决了烘干机异味过重,积水不易清洗的问题的问题。

A new type of textile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纺织烘箱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属于烘箱领域。
技术介绍
烘干机的使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固定床式烘干机是近代烘干机的鼻祖,那时候洞道式烘干机的使用,标志着烘干机由间歇操作向连续操作方向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纺织烘箱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功能分层性不够,使用不方便,容易混杂,没有办法观察到内部的一个工作情况且烘干机异味过重,积水不易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纺织烘箱,以解决现有技术功能分层性不够,使用不方便,容易混杂,没有办法观察到内部的一个工作情况且烘干机异味过重,积水不易清洗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包括箱体、挂钩、通风管、出料口、箱门、左箱体、控制箱、右箱体、电机、电源线、排水管、内壳、抽风口、滤网、连接架、转轴、开关、右固定座、传送带、左固定座、电瓶、连接线、电热丝、出风口、干燥装置、温度计、湿度计、滚轴和过滤装置,所述箱体顶部左侧前端通过螺栓与挂钩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箱体左侧顶部通过洞孔与通风管左侧进行插接,所述通风管右侧焊接于干燥装置左侧,所述干燥装置底部焊接于箱体顶部中部,所述箱体前端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前端右侧通过螺栓与有箱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箱体右侧焊接于箱体左侧,所述控制箱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右侧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后端通过轴承与电机前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底部通过胶水与电源线顶部进行粘接,所述排水管右侧焊接于箱体左侧底部,所述内壳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抽风口顶部通过洞孔与箱体内部顶部进行插接,所述滤网顶部和底部焊接于内壳右侧中部,所述温度计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左侧顶部,所述湿度计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左侧中部,所述连接架顶部通过螺栓与干燥装置底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转轴中部通过轴承与连接架底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开关设置于控制箱前端底部右侧,所述右固定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右箱体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传送带外侧通过轴承与右固定座顶部外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滚轴外侧与传送带顶部外侧进行滚动连接,所述左固定座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右侧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右侧通过胶水与连接线左端进行粘接,所述连接线右端通过胶水粘接于电热丝左端,所述电热丝底部通过螺栓与内壳底部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出风口顶部焊接于内壳底部,所述过滤装置左端通过螺栓与箱体内侧左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过滤装置右端通过螺栓与箱体内侧右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干燥装置由底座、干燥罐、第一连接管、循环风机、第二连接管、加热器和放置板组成,所述底座底部焊接于箱体顶部中部,所述底座左侧焊接于通风管右侧,所述底座顶部右端焊接于干燥罐底部,所述干燥罐顶部焊接于第一连接管左侧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右侧底部焊接于循环风机顶端中部,所述循环风机底部焊接于底座顶部右侧,所述第二连接管顶部通过凹槽插接于底座右侧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右侧通过螺栓与加热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加热器后端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后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板右侧焊接于箱体内部右侧,所述放置板左侧焊接于内壳右侧,所述放置板底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架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由进水口、异味吸附层、固定夹、出水口和底板组成,所述进水口右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口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异味吸附层右侧焊接于箱体内部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所述异味吸附层左侧焊接于箱体内部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所述固定夹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出水口右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右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底板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内部左侧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源线与电瓶进行电连接,所述电瓶、电机、温度计、湿度计、电热丝、循环风机和加热器均与开关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门可通过转轴,旋转90度,烘干物品更易放进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置有四个支撑脚,均匀分布,增加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两个,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别安装在箱体两侧,且对称分布,更容易操控机器的运作及修理。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内部设置有三个连接架和六个转轴,使烘干速度加快且效率更高,烘干物体更加平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斜板,角度为二十五度倾斜角,使水渍更易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电热丝材质为铁铬铝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为铁丝材质。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纺织烘箱,通过设置了干燥装置,放置板可以单独隔离出一个空间,不易烘干的材料可以先放置在放置板上,解决了功能分层性不够,使用不方便,容易混杂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通过控制箱进行观察并且调节内部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解决了没有办法观察到内部的一个工作情况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过滤装置,增加了异味吸附层可以很好处理异味,且留下的水渍也通过底板排出,解决了烘干机异味过重,积水不易清洗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1、挂钩-2、通风管-3、干燥装置-4、出料口-5、箱门-6、左箱体-7、控制箱-8、右箱体-9、电机-10、电源线-11、排水管-12、内壳-13、抽风口-14、滤网-15、温度计-16、湿度计-17、连接架-18、转轴-19、开关-20、右固定座-21、传送带-22、滚轴-23、左固定座-24、电瓶-25、连接线-26、电热丝-27、出风口-28、过滤装置-29、底座-401、干燥罐-402、第一连接管-403、循环风机-404、第二连接管-405、加热器-406、放置板-407、进水口-2901、异味吸附层-2902、固定夹-2903、出水口-2904、底板-29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包括箱体1、挂钩2、通风管3、出料口5、箱门6、左箱体7、控制箱8、右箱体9、电机10、电源线11、排水管12、内壳13、抽风口14、滤网15、连接架18、转轴19、开关20、右固定座21、传送带22、左固定座24、电瓶25、连接线26、电热丝27、出风口28、干燥装置4、温度计16、湿度计17、滚轴23和过滤装置29,箱体1顶部左侧前端通过螺栓与挂钩2底部进行螺纹连接,箱体1左侧顶部通过洞孔与通风管3左侧进行插接,通风管3右侧焊接于干燥装置4左侧,干燥装置4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包括箱体(1)、挂钩(2)、通风管(3)、出料口(5)、箱门(6)、左箱体(7)、控制箱(8)、右箱体(9)、电机(10)、电源线(11)、排水管(12)、内壳(13)、抽风口(14)、滤网(15)、连接架(18)、转轴(19)、开关(20)、右固定座(21)、传送带(22)、左固定座(24)、电瓶(25)、连接线(26)、电热丝(27)和出风口(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装置(4)、温度计(16)、湿度计(17)、滚轴(23)和过滤装置(29),所述箱体(1)顶部左侧前端通过螺栓与挂钩(2)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箱体(1)左侧顶部通过洞孔与通风管(3)左侧进行插接,所述通风管(3)右侧焊接于干燥装置(4)左侧,所述干燥装置(4)底部焊接于箱体(1)顶部中部,所述箱体(1)前端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箱体(1)前端右侧通过螺栓与有箱门(6)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箱体(7)右侧焊接于箱体(1)左侧,所述控制箱(8)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右侧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9)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1)后端通过轴承与电机(10)前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0)底部通过胶水与电源线(1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排水管(12)右侧焊接于箱体(1)左侧底部,所述内壳(13)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抽风口(14)顶部通过洞孔与箱体(1)内部顶部进行插接,所述滤网(15)顶部和底部焊接于内壳(13)右侧中部,所述温度计(16)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8)左侧顶部,所述湿度计(17)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8)左侧中部,所述连接架(18)顶部通过螺栓与干燥装置(4)底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转轴(19)中部通过轴承与连接架(18)底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开关(20)设置于控制箱(8)前端底部右侧,所述右固定座(21)底部通过螺栓与右箱体(9)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传送带(22)外侧通过轴承与右固定座(21)顶部外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滚轴(23)外侧与传送带(22)顶部外侧进行滚动连接,所述左固定座(24)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7)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25)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7)右侧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25)右侧通过胶水与连接线(26)左端进行粘接,所述连接线(26)右端通过胶水粘接于电热丝(27)左端,所述电热丝(27)底部通过螺栓与内壳(13)底部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出风口(28)顶部焊接于内壳(13)底部,所述过滤装置(29)左端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侧左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9)右端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侧右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干燥装置(4)由底座(401)、干燥罐(402)、第一连接管(403)、循环风机(404)、第二连接管(405)、加热器(406)和放置板(407)组成,所述底座(401)底部焊接于箱体(1)顶部中部,所述底座(401)左侧焊接于通风管(3)右侧,所述底座(401)顶部右端焊接于干燥罐(402)底部,所述干燥罐(402)顶部焊接于第一连接管(403)左侧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管(403)右侧底部焊接于循环风机(404)顶端中部,所述循环风机(404)底部焊接于底座(401)顶部右侧,所述第二连接管(405)顶部通过凹槽插接于底座(401)右侧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405)右侧通过螺栓与加热器(406)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加热器(406)后端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后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放置板(407)右侧焊接于箱体(1)内部右侧,所述放置板(407)左侧焊接于内壳(13)右侧,所述放置板(407)底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架(18)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9)由进水口(2901)、异味吸附层(2902)、固定夹(2903)、出水口(2904)和底板(2905)组成,所述进水口(2901)右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进水口(2901)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异味吸附层(2902)右侧焊接于箱体(1)内部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所述异味吸附层(2902)左侧焊接于箱体(1)内部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所述固定夹(2903)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出水口(2904)右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右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底板(2905)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左侧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源线(11)与电瓶(25)进行电连接,所述电瓶(25)、电机(10)、温度计(16)、湿度计(17)、电热丝(27)、循环风机(404)和加热器(406)均与开关(20)进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纺织烘箱,包括箱体(1)、挂钩(2)、通风管(3)、出料口(5)、箱门(6)、左箱体(7)、控制箱(8)、右箱体(9)、电机(10)、电源线(11)、排水管(12)、内壳(13)、抽风口(14)、滤网(15)、连接架(18)、转轴(19)、开关(20)、右固定座(21)、传送带(22)、左固定座(24)、电瓶(25)、连接线(26)、电热丝(27)和出风口(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装置(4)、温度计(16)、湿度计(17)、滚轴(23)和过滤装置(29),所述箱体(1)顶部左侧前端通过螺栓与挂钩(2)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箱体(1)左侧顶部通过洞孔与通风管(3)左侧进行插接,所述通风管(3)右侧焊接于干燥装置(4)左侧,所述干燥装置(4)底部焊接于箱体(1)顶部中部,所述箱体(1)前端左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箱体(1)前端右侧通过螺栓与有箱门(6)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箱体(7)右侧焊接于箱体(1)左侧,所述控制箱(8)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右侧顶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9)左侧通过螺栓与箱体(1)右侧底部三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箱体(1)后端通过轴承与电机(10)前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0)底部通过胶水与电源线(1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排水管(12)右侧焊接于箱体(1)左侧底部,所述内壳(13)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抽风口(14)顶部通过洞孔与箱体(1)内部顶部进行插接,所述滤网(15)顶部和底部焊接于内壳(13)右侧中部,所述温度计(16)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8)左侧顶部,所述湿度计(17)通过胶水粘接于控制箱(8)左侧中部,所述连接架(18)顶部通过螺栓与干燥装置(4)底部左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转轴(19)中部通过轴承与连接架(18)底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开关(20)设置于控制箱(8)前端底部右侧,所述右固定座(21)底部通过螺栓与右箱体(9)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传送带(22)外侧通过轴承与右固定座(21)顶部外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滚轴(23)外侧与传送带(22)顶部外侧进行滚动连接,所述左固定座(24)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7)内部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25)底部通过螺栓与左箱体(7)右侧底部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电瓶(25)右侧通过胶水与连接线(26)左端进行粘接,所述连接线(26)右端通过胶水粘接于电热丝(27)左端,所述电热丝(27)底部通过螺栓与内壳(13)底部内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出风口(28)顶部焊接于内壳(13)底部,所述过滤装置(29)左端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侧左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过滤装置(29)右端通过螺栓与箱体(1)内侧右端四分之一处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干燥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永恒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