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双级压缩中间补气CO2三级回热冷却热泵/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7882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泵/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级压缩中间补气CO

A three-stage regenerative cooling heat pump /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级压缩中间补气CO2三级回热冷却热泵/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泵/制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CO2热泵/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制冷剂的发展史中,人工合成制冷剂因制冷性能好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利用这些制冷剂的同时,人们逐渐发现远离自然的人工合成制冷剂会对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危害。第二代制冷剂CFCs和HCFCS的氯原子或溴原子与大气上空平流层的臭氧发生反应,使得臭氧层破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并且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第三代制冷剂主要包括不含氯和溴的HFCs和其他制冷剂,其ODP为零,然而,随着第三代制冷剂的应用,人们发现其温室效应严重。研究发现,大量生产和应用HFCs必将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达成一致:发达国家将在2019年前开始逐步减少HFCs;发展中国家将在2024年起冻结HFCs的消费量,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则需在2028年冻结消费。历史的经验说明远离自然态的物质一旦大量使用,便会在自然界大量积累,破坏环境。在考虑成本和制冷性能的角度上,使用常见的自然工质CO2是非常具有竞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级压缩中间补气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压缩中间补气CO2三级回热冷却热泵/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低压压缩机(2)、中间冷却器(3)、高压压缩机(4)、气体冷却器(5)、第一回热器(6)、第一膨胀阀(7)、第二回热器(8)、第三回热器(9)、第二膨胀阀(10)、分流器(11)、三通阀(12)、第一气液分离器(13)、第二气液分离器(14)、第一油分离器(15)、第二油分离器(16);
其中,所述第一回热器(6)、第二回热器(8)、第三回热器(9)均包括蒸发侧入口、蒸发侧出口、冷却侧入口、冷却侧出口;所述分流器(11)包括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三通阀(12)包括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出口;
所述蒸发器(1)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回热器(9)的蒸发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回热器(9)的蒸发侧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3)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3)的出口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入口连接,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15)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分离器(15)的出口与所述中间冷却器(3)的入口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3)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12)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12)的出口与所述高压压缩机(4)的入口连接,所述高压压缩机(4)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分离器(16)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分离器(16)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冷却器(5)的入口连接,所述气体冷却器(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6)的冷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6)的冷却侧出口与所述分流器(11)的入口连接;
所述分流器(11)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回热器(8)的冷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8)的冷却侧出口与所述第三回热器(9)的冷却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回热器(9)的冷却侧出口与所述第二膨胀阀(10)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10)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1)的入口连接;
所述分流器(11)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一膨胀阀(7)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7)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回热器(8)的蒸发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8)的蒸发侧出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6)的蒸发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6)的蒸发侧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14)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14)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12)的第二入口连接;
所述分流器(11)将系统分为主回路和补气回路两个并联支路;所述蒸发器(1)、所述第三回热器(9)、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13)、所述低压压缩机(2)、所述第一油分离器(15)、所述中间冷却器(3)、所述三通阀(12)、所述高压压缩机(4)、所述第二油分离器(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霞王派刘雪涛关淑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